[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鹰潭市月湖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月湖区成立于1983年11月,是鹰潭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因境内西南有一奇岩,“岩洞半月形,洞临白露河,河宽似湖”而得名。水陆交通网络贯通东西南北,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居北纬28.1°至28.18°、东经116.57°至117.7°之间。下辖童家镇和江边、交通、东湖、梅园、四青5个街道。辖区常住人口共有206556人,2022年全年GDP183.2亿元(不包括高新区、信江新区),同比增长4.7%。境内有4000年前的角山夏末商初古窑址,被考古学家认定为中国南方最早的大型陶瓷生产交易基地,比景德镇古窑还早出1000多年,窑址保护范围面积约30公顷, 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月湖区交通便捷,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是我国内陆腹地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要塞,素为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之地。新中国成立后,月湖区被建成铁路和公路的“双枢纽”。浙赣、鹰厦、皖赣三条铁路干线在境内纵横交汇,沟通大江南北。320国道、206国道,沪昆、济广高速公路在境内呈“双十字”型交叉,距南昌1.5小时、上海5.5小时、杭州4小时、温州5小时、福州6小时、广州8小时车程。距南昌昌北国际机场150公里。水运便捷,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信江蜿蜒穿城而过,向西流入鄱阳湖与长江水系贯通。随着2014年12月沪昆高铁的开通运营,月湖迈入高铁时代,我们的交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通过衔接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可以快速便捷通达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城市群及西南地区,至南昌40分钟,至杭州2小时,至上海3小时左右。
【自然地理】
月湖区因境内西南有一奇岩,“岩洞半月形,洞临白露河,河宽似湖”而得名。月湖区位于鹰潭市中部、信江中下游,地理位置跨北纬28.11°至28.18°、东经116.57°至117.7°,东、南邻贵溪市余家乡,北邻信江新区,西连余江县洪湖乡,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含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江新区)。区委、区政府机关驻胜利东路6号,距鹰潭市政府3公里。
月湖区境内属低丘岗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南部的岱宝山为全区最高点,海拔144.2米;最低点为白露镇纲常周家附近的低洼地,海拔23米,全境平均海拔34米。月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8℃,相对湿度76%,无霜期达262天,年降雨量1750毫米,集中在4月中旬至7月上旬,占全年降雨量的52%。信江由东北入境,蜿蜒流向西北,有童家河、白露河汇入。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建材资源,如红石、石英砂、鹅卵石等,储量达数亿吨,形成我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童家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角山商代窑址。距市区18公里处有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正一天师道祖庭所在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
【区划人口】月湖区辖区常住人口共有173733人,其中交通29187人;江边32915人;东湖32017人;梅树园28888人;四青25016人;童家25710人。
【气候环境】
月湖区属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其特点四季分明,气温偏高,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总体划分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之日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光能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太阳年总辐射量约为108.5千卡。日照平均年月照时数为1868.5小时。
气温
月湖区年平均气温为18℃,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2.7℃,年平均最低温度为14.3℃,年极端最高值达41.0℃,1991年最低所日温为-9.1℃。
地温
月湖区多年地面0厘米,年平均温度为20.6℃,比气温高2.6℃,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70.1℃,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11.0℃。
降雨量
月湖区年降雨量最多2700毫米,(1954年)最少为980毫米,(1963)相差一倍多。降水的季节分配:上半年约占全年雨量的69.7%,其中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8.3%,7-9月旱季雨量只占全年的20%。最长连雨日数13天,雨量246.2毫米。最长连续无降雨日数:46天(1979年9月27日至11月11日)。
蒸发量
月湖区年均蒸发量为1589毫米,一年中,酷暑的7-8月都达200毫米,而元月份仅有50毫米。
雹
月湖区降雹一般2至3年一遇,多在春夏之交强对流时产生。
风
月湖区常年风向以东风和东北风为主导,占各种风向的62.6%,常年风速为2.2米/秒,年均大风为1.72次,常出现于4月与6至9月间。
霜
月湖区霜期短而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为266天。最长无霜期出现于1965年2月16日至12月29日,达317天。最短无霜期出现于1953年3月23日至11月17日,为240天。初霜平均日期为11月29日,终霜平均日期为2月28日;历年平均霜期为99天。
冰
月湖区冬季出现冰冻的次数不多,较严重的冰冻发生于1969年1月29日至2月23日,1972年2月5-7日,1977年1月28日至30日。
雪
月湖区降雪期为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出现降雪的年份占63%,年平均降雪日为6.6天。最长积雪日为21天出现于1984年。
土壤
红砂岩、红色砂砾为主的砂质岩类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呈红色或紫红色,质地偏沙,土壤机械组成中物理性砂粒占60%左右,易受侵蚀,物理性质不良,保水保肥性较差,矿物养分贫乏,是广大低丘地区的主要成土母质类型,分布在童家、四青、夏埠乡等地。
第四纪红色粘土形成的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板结,养分较缺乏。土层厚度受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强弱,影响大。自然植被破坏后,水土大量流失,常形成农业利用价值极低的酸性红粘土。
近代河流冲积沉积物形成的土壤,色泽均一,棕色为主,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如下犹粘土层,保水保肥较好。主要分布在信江及支流两岸。
【政府网站】http://www.yueh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