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区域位置】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地跨北纬 27°50'-,东经114°58'-。
区域南北最长处56814.56米、东西最宽处65457.93千米,县域面积1177.95平方千米。为新余市城区所在地,东与樟树、新干交界,西与分宜毗邻,南与吉安、峡江相连,北与上高、高安接壤,距省会南昌160千米。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浩吉铁路贯穿全境,樟吉高速公路、武吉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分别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穿越境内。
【地质地貌】 渝水区处于九岭、武功山、峰顶山交接地带,地跨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南部褶皱基底由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局部有多期花岗岩、基性岩、超基性岩浆侵人,构造线方向呈北北东、北东和北东东。境内多数山地,是由变质岩系花岗岩、石灰岩、砂质岩组成。北面蒙山由花岗岩组成,山峭谷深。西北边境山地为石灰岩,由北向西呈现鹄山、人和、界水等乡镇一带的山峦,南面的高丘陵区,如良山和百丈峰,均为变质岩组成。中部是新生代红土层,以红壤、砂质岩为主,因冲刷、流失的长期作用,形成地势起伏较平缓的低丘陵,河谷宽展,发育着小范围的冲积平原。袁河平原是由粉砂、粗砂、砾石堆积而成,地势低平,起伏不超过 20米。
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之称。根据江西省地貌图划分,渝水区隶属于赣西中低山与丘陵区(大区)之“萍乡一高安侵蚀剥蚀丘陵盆地(亚区)和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大区)中段,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平,袁河横贯其间,东部敞开。境内最高峰白云峰位于人和乡蒙山山脉,海拔1004.5米,最低点江仔口位于新溪乡龙尾洲村,海拔29米。地貌基本形态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岗地、阶地、平原6种类型。地貌成因类型有侵蚀构造地形、侵蚀剥蚀地形溶蚀侵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山川河流】 渝水区五山高耸,一水穿城。北面为蒙山、南面为良山、东面为百丈峰、西面为北山,以及中部耸起的仰天岗,海拔高度大多为 500-1000米,成为与邻县的边界线或分水岭。山脉走向,以由北到西南为主。由于地质结构关系,一般表现为山峰耸立、山势险峻、沟谷深壑,蒙山地下暗河、溶洞较多,地下水丰富。西北边界山地沿北向西南发展,即人和、界水一线;南面山地相对高度为120-200米。山脉由西向东延伸至百丈峰.形成与峡江、吉安、新干等县的山地边界。袁河是流经渝水区的主要河流,属赣江水系,横贯东西,在新余市境内河段长 116.9公里。袁河发源于萍乡市武功山北麓,自西向东,经萍乡、宜春两市,在分宜县洋江乡车田村进入新余市,从渝水区新溪乡龙尾洲村出境,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荷埠馆注入赣江。市内各小河溪水,大都以南北向注入袁河,整个水系呈叶脉状。袁河在渝水境内有 12条支流,分别为塔前江、界水河、周宇江(即划江)、天水江、孔目江、雷破江、安和江、白杨江、陈家江(即板桥江)、蒙河、姚家江、南安江。
【土地资源】 2022年,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17795.07公顷,其中农用地99160.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18%,其中耕地面积 36232.9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54. %;城乡建设用地15906.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50%;未利用地2727.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32%。“三区三线”划定后,渝水区耕地保有量为53.612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为48.3419万亩。2022年,全区供应土地32宗,面积2424亩,全年土地收入4.041亿元。其中完成土地出让16宗(均为工业用地),面积1934.4亩,收缴土地出让金2.63亿元;完成土地划拨16宗,面积347.6亩,收缴土地划拨价款1.411亿元。
【矿产资源】 2022年底,全区共发现各类矿产30种(含亚矿种),储量较大的有:铁、煤、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大理石、方解石、陶瓷用砂岩、建筑石料,其中硅灰石——石竹山-上高县樟木桥硅石矿为世界第一大硅灰石矿。主要分布情况为: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良山镇;硅灰石、透辉石、陶瓷用砂岩、建筑用石料等主要分布在北部人和乡、鹄山乡及下村镇;高岭土主要分布在水北镇、下村镇;煤主要分布中部的下村镇及北部的水北镇。已探明储量为:煤1288.05万吨、铁14680.66万吨、硅灰石(矿石量)6399.25万吨(包括省基金探明5833.34万吨)、透辉石700.16万吨、陶瓷土1026.01万吨、陶瓷用砂岩18862.9万吨、冶金用白云岩267.72万吨、建筑用石料类砂石7751.1万吨。同时区内灰岩地层分布广,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列入2021年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区9个(不含铀矿),占全市2021年矿产资源储量表矿区的40.06%,其中:大中型矿11处,小型矿24处,小矿5处。在矿业权设置及出让方面,全区采矿权共28个,其中省级发证矿山8个、市级发证矿山14个、区级发证矿山6个。
【森林资源】 依据第七次全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统计,全区林地总面积51195.2公顷(含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2467公顷),森林总面积30859.4公顷,林木蓄积228万立方米,乔木林蓄积2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0.2%。其中,国有森林面积2883.6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9.34%;国有林地总面积3313.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47%。国有林地中,乔木林地2840.6公顷,占国有林地总面积的85.73%;竹林地43公顷,占国有林地总面积的1.30%;灌木林地322.8公顷,占国有林地总面积的9.74%;其他林地107公顷,占国有林地总面积的3.23%。从质量情况来看,全区森林覆盖率较2015年提高1%;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活立木总蓄积从2015年139.6万立方米增加到228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7.68万立方米,年增长率达到12%以上。全区补偿公益林19905公顷,占林地面积3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6625公顷,省级公益林3280公顷;自2016年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我区完成天然林保护面积2154公顷;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从2015年的62立方米/公顷增加到73立方米/公顷,森林生态功能恢复明显。
【水资源】 2022年,全区年降水量1688.7毫米,比上年增加19.9%。地表水资源量19.21亿立方米,比2021年增加19.7%,与多年平均比较增加21.2%。地下水资源量3.63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减少14.8%。全区总供水量6.1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6.02亿立方米,占97.2%,地下水源供水量0.10亿立方米,占1.6%,其他水源供水量0.07亿立方米,占1.1%。全区总用水量为6.19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4.3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9.6%;工业用水量1.1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8.7%;城镇公共用水量0.18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2.9%;居民生活用水量0.4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7.4%;生态环境用水0.08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3%。全区耗水量为3.03亿立方米,农业耗水量2.06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0.43亿立方米,城镇公共耗水量0.07亿立方米,居民生活耗水量0.1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耗水量0.06亿立方米。全区人均用水量为667立方米,万元GDP(可比价)用水量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796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24,城镇综合人均生活用水量(包括城镇公共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每日106升。
【自然保护地情况】 全区共有自然保护地2处,为蒙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和渝水区百丈峰省级森林公园。蒙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为省级管理的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6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75公顷,实验区面积325公顷。保护对象为南方红豆杉、楠木等及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分布广泛,有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天竺兰、凹叶厚朴、闽楠、半枫荷、银鹊树、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等十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白颈长雉、雀鹰、苍鹰、白鹇、勺鸡、水鹿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和19种省级保护动物。渝水区百丈峰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新余市东南约35公里,是渝水区、新干县、峡江县三县交汇处。百丈峰省级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后面积为2352.74公顷。百丈峰主峰海拔424.2米,年均气温在16.8℃—18℃之间,年降雨量1573.6毫米左右。全区国有湿地总面积1502.2公顷,包括人工湿地面积面积358.3公顷,占23.85%;河流湿地面积1143.9公顷,占76.15%。
气候状况
【概况】 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2022年,渝水区天气显著异常,旱涝并重,气候灾害评估为较差。2022年7月20日至11月13日,全区平均降水量33.7毫米、平均气温26.4℃、无降水日数(106天)均创历史同期极值,其中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9成,平均气温偏高2℃,高温日数偏多29天。
【气温】 2022年年平均气温为18.9℃,较历年平均气温偏高0.3℃。年极端最高温39.6℃,出现在8月16日、23日,最低温零下1.3℃,出现在12月18日。其中比历年同期偏高的月份有:1月偏高0.8℃,3月偏高3.7℃,4月偏高0.5℃,7月偏高0.3℃,8月偏高2.5℃,9月偏高1.7℃,10月偏高0.1℃,11月偏高2.8℃。比历年同期偏低的月份有:2月偏低3.0℃,5月偏低2.8℃,6月偏低0.5℃,12月偏低1.9℃。
【降水】 2022年年降水量为1630.5㎜,较历年平均偏多34.6毫米,其中6月份月降水量最大,为317.6mm。其中比历年同期偏多的月份有:1月偏多30.1mm,2月偏多41.3㎜,3月偏多11.8㎜,4月偏多97.0mm,5月偏多13.5mm,6月偏多54.5mm,11月偏多66.2mm。比历年同期偏少的月份有:7月偏少41.3㎜,8月偏少112.7㎜,9月偏少62.2㎜,10月偏少46.0㎜,12月偏少24.2㎜。
【日照】 2022年日照时数为1583.0小时,较历年平均偏少18.1小时。其中比历年期偏多的月份有:4月偏多37.0小时,8月偏多92.0小时,9月偏多45.7小时, 10月偏多64.1小时,12月偏多15.3小时。比历年同期偏少的月份有:1月偏少41.1小时, 2月偏少35.7小时,3月偏少3.1小时,5月偏少63.7小时,6月偏少46.3小时,7月偏少2.2小时,11月偏少58.4小时,12月偏少10.1小时。
【气象灾害及影响】 2022年2月23日,受冷空气影响。全区出现明显降雪,平均最低温度0.6℃,部分乡镇农作物受损,特别是一些蔬菜受损严重,果苗受冻。据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2754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22公顷,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达1734万元。5月份,全区各乡镇遭遇短时强降雨,农作物受灾,西瓜大棚、蔬菜受淹,据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567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21公顷,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达866万元。6月18日起,部分乡镇遭遇短时强降雨,农作物受灾,西瓜大棚、蔬菜受淹,南安江下游水量较大,导致南安显华村委内涝,进村道路被淹,部分农户家中进水,已转移至楼上或邻居亲戚家中,据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1102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6公顷,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达1313万元。7月20日至11月13日,受持续性干旱影响,全区受灾人口约9.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5万亩,成灾面积20.1万亩,绝收3.8万亩,产量损失23.8万吨,其中粮食作物受灾14万亩,其他农作物受灾16.5万亩,此次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达2.633亿元。
【经济发展】2021年,全区164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70.3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区内板块163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2.06亿元,新钢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8.2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86.92亿元,同比增长12.5%;新增入规企业36户。
【政府网站】http://www.yushu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