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上栗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地理位置】
上栗县位于江西西部,萍乡市正北,地处北纬27°38′~28°01′、东经113°47′~114°04′之间,距省会南昌260公里,距长沙99公里。
东邻宜春市、芦溪县,南连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西接湖南省醴陵市浦口、富里两镇;北壤浏阳大瑶、文家市二镇。
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70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上栗就有百越族的一支三苗族在此定居、繁衍和生息。
西汉高后四年(前184),上栗地区属湖南醴陵县所辖。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上栗地区从醴陵析出划归豫章郡康乐县(今万载)所辖。
隋开皇九年(589),撤康乐县,置建城县,上栗地区从康乐县析出,划归萍乡县辖。
五代十国及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初期,上栗均属萍乡县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栗地区一直归属萍乡县辖。
至1971年元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萍乡下设城关、芦溪、湘东、上栗4个县级区。
199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栗撤区设县至今。
【行政区划】
上栗县为萍乡市三县二区之一的县级人民政府建制,1971年3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上栗设立县级区。199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栗撤区设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县之一。县政府位于上栗县城平安大道北路,距萍乡39公里。上栗县辖6个镇、4个乡,154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2021年全县年末总人口523618人,其中,乡村人口为404658人,占人口比例的77.28%,城镇人口118960人,占人口比例22.72%,全县总户数为144540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45人,为全省人口高密度县区之一。
【人口状况】
2022年末,上栗县总人口523887人,比2021年增加269人。其中,城镇人口123037人,乡村人口400850人。全年出生人口3944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2615人,死亡率为4.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人口密度745人/平方公里。县城面积7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万。
上栗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32928人,占总人口的99.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78人,占总人口的0.16%。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了8578人,下降了1.95%,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0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21人,增长了89.91%,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08个百分点。
【自然地理】
上栗居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1300—1700毫米,水资源充沛,森林覆盖率达55%,空气清新,是典型的生态县。
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233.7米,全县最高点是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海拔947.4米,最低处是金山镇麻石,海拔70米。
主要河流是萍水河、栗水河及其支流16条,分别注入醴陵渌水后入湘江。
【矿产资源】
上栗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床、矿点达150多处,有煤、铅、铁、金、铜、硫、锌、磷、瓷土等10余种,尤以煤、瓷土为主。
煤的储量在10000万吨以上,铅1500万吨。
石灰石、海泡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更是储量大、分布广,极具开采利用价值。
【产业结构】
上栗历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区,全县有1.27万公顷耕地。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
杉、松、毛竹和油茶是全县的主要用材林和经济林。
金山、东源、桐木和赤山的油茶,长平的山羊、生姜、板栗和赤山、福田的柑桔是本县的主要土特产品。
养殖业较为发达。
全县可资利用的水面1833.33公顷,水产养殖是全县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工业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基本形成以花炮、矿山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新材料、建材等为支柱的新型产业格局。
【经济发展】
上栗县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210.55亿元,增长5.5%,列全市第二;完成财政收入36.27亿元,增长18.2%,列全市第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68亿元,增长2.2%,列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列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和6.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的良好发展态势。
【政府网站】http://www.jxslx.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