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八里湖新区,北临浩瀚长江、南依大美庐山,与浔阳区、濂溪区、经开区、柴桑区以及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等毗邻,辖区面积125.32平方公里(陆地68.4平方公里,水域56.92平方公里),是承载九江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板块,是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城市形象名片、经济建设的主战场。2011年7月12日成立八里湖新区管委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九江市政府正处级派出机构。2018年开始实管,辖2个街道和1个垦殖场,规划人口43万,常住人口约10万。八里湖新区依山水而居、得山水之灵,依托自然人文禀赋和区位优势,正大踏步建设“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智慧新城、品质新城”。
这是一座生态新城。从2009年市委作出中心城区“从两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的决定起,新区便确立了“打造一个生态新区,‘基础设施、公建设施’两个优先原则,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森林和绿地、三分之一房屋建筑)的规划布局,营造观山、观江、观湖、观城的‘四观’效果”的工作思路,并长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2020年新区空气优良天数329天,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空气指数全面达标;加大入湖排口污染溯源整治和蛟滩污水处理厂、沙阎路生态化改造、赛城湖大道海绵城市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八里湖、赛城湖“两湖清水”得到有效保护;全域、全面、全速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重要路口、节点实施了景观提升项目,新区基本实现“四季有花、处处是景”。
这是一座文化新城。文化来自传承,新区是浔阳古城遗址所在地,拥有2200多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通过积极推进寻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并招商引资建设寻阳古城文化产业项目,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得到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还需弘扬,新区积极融入“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在国际垂钓公园、环湖绿道、赛城湖水上游乐等项目建设中深度融合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白居易问鹤、李白望庐等九江历史典故,让悠久历史文化更加鲜活。赋予文化新内涵,2021年新区将高标准举办赛城湖国际马拉松和“千人竞技、万人垂钓”国际垂钓等两大赛事,积极打造上海翼天文旅浔阳古城、保利赛城湖艺术博览中心、江旅城·渔乐方舟文旅娱综合体、芬兰国际教育中心、国韵文化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努力构建大都市文化旅游圈。
这是一座智慧新城。加速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智慧城市平台。“雪亮工程” 实现主干道和关键节点全覆盖,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实现31个老旧小区全覆盖,实现环卫监测系统、路灯控制系统、城管服务系统与雪亮工程“四合一”,智慧新区管理平台进一步夯实。全力推进八里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围绕数字经济,打造优质企业与高端人才紧密关联的智慧新经济产业平台。全力推进深圳宝能金融科创城项目以及江苏云彩时代集团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打造集科技研发、数字金融服务、企业孵化于一体的金融科创、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这是一座品质新城。突出以人为本,建设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高标准建成了江州大道及通江大道综合管廊、环赛城湖截污管网等一批基础工程;打造高品质的中央商务区,浙江商会大厦、广东商会大厦、华侨大厦、新联会大厦、享享网络科技总部大厦等15家总部楼宇项目相继落户中央商务区并开工建设,中央商务区已成规模,成为产业的高地、财富的洼地、繁荣城市的标杆;创建高品质的教学环境,百年名校市一中、二中先后落户新区,与九江小学、九江外国语学校、市十一中等市直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多措并举推进新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的综合商贸中心,推进九方、乐盈等商贸中心运营和商圈建设,做大做强“夜经济”,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健康的配套服务;构建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以颐和·赛城湖康养中心为起点,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医养结合为支撑的覆盖广泛、品质高端养老服务体系。
【地理气候】
一、地质地貌
新区八里湖、赛城湖两湖及周边台地,位于扬子板块东南部,九江褶皱和断裂地质构造带之内,二级构造单元属中下扬子坳陷,主要为志留系上统、二叠系下统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
志留系 距今4.4~4.05亿年。主要分布于境域西南,属志留系上统西坑组和夏家桥组,以紫色为主与灰绿和黄绿色相间的凝灰质细砂岩、石英砂岩和粉砂岩,向上砂质率增高,粒度趋粗,构成杂色岩系。
二叠系 距今2.85~2.3亿年。以碳酸盐沉积为主,主要分布于境内南部,属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及栖霞组,为灰黑色含沥青质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条带和含燧石结核的灰白色致密块状灰岩,底部常见有梁山系薄煤层存留。
第三系 距今6700~200万年。在两湖周边有零星小块出露,其余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出露地层主要为南华系至三叠系下统,岩性以陆表海至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夹有少量河湖相至滨海相碎屑岩。局部分布新生代近古系红色灰质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岩,属零散堆积于新元古代至中生代早期沉积盖层之上的山间盆地相亚构造层。沉积盖层的构造变形以印支期褶皱为主,轴向近东西,轴面多南倾,并伴生有规模较小的走向断裂与层间断裂。燕山期以北北东至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的强烈构造变形,对印支期褶皱改造明显,使其轴向局部也转变为北东至北北东向,区内岩浆岩不发育,偶见中酸性斑岩脉侵入沉积盖层中。
第四系 距今200万年以内。分为全新统、中更新统两个层次。全新统地层主要分布在赛城湖圩内片区,上部岩性为湖相砂砾卵石层。中更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赛湖、五丰、前湖、徽洲、青峰、石桥等湖岸丘岗地带,为第三系砂岗风化形成的黄土层和红色粘土层。
区内东西向构造属九岭东西向构造带——瑞昌东西向构造坳褶带。主要分布在北部,构造形迹主要有褶皱及断裂。主要褶皱有长岭山——城门湖背斜,新塘——赛城湖向斜。
八里湖新区,地处长江中游下段冲积平原边缘,地势低平,湖泊众多,东南部有丘陵,属江湖平原与低丘相混交连地区。地势大致东南高而西北低。东南部边界以低丘为主,中至西部地区为平原地带,河湖密布。因地质构造、气候、河流内外合力作用,逐渐演变成相对稳定的湖滨平原、垅岗、中低丘陵等三种地貌形态类型。其中,湖滨平原海拔高度14~20米,为第四纪全新统湖滨冲积地层构成;垅岗地貌海拔高度介于25~50米之间,多为第四纪更新世碳酸盐岩风化残积红土及黄土,以及第四纪更新统冲积层构成;低丘陵海拔高度介于50~300米之间。属侵蚀岩溶丘陵。主要由志留系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多分布于域境西南部等地。
二、气候
八里湖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积温在5358.7~540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2℃,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8.8℃,有记载极端最低温-10.3℃、极端最高温40.3℃;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1.3℃,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4.7℃;常年无霜期258.8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488.4毫米;全年实际日照总时数平均1983.8小时,日照率为45%。受寒潮和季风影响,春季低温阴雨,春夏季暴雨,夏秋干旱和干热风,冬季寒潮大风和冻害。
据近年气候资料统计表明,其气候要素分别如下所述:
地温 年平均19.5℃,多年平均最高32.3℃,最低13.2℃,20厘米土壤深度多年平均18.9℃。最高7月份30.4℃,最低1月份7℃。
日照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07.51千卡,有效生理辐射值为每平方厘米53.75千卡。多年平均日照1667.8小时,日照率38%。7-8月份日照最长,分别为208和186.9小时,日照率分别为48%、44%。1月份日照最短,仅88.9小时,日照率27%。
降雨 由于受季风气候与地形影响,年际降雨量变化较大,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雨量1488.4毫米,按季度分布1-3月平均降雨量10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8.03%。4-6月受长江静止风影响,雨量集中,平均降雨量635.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49.56%。7-9月受副高压和台风影响,多雷阵雨,多年平均降雨量349.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27.26%。10-12月受南下冷空气侵袭,多雨雪天,平均降雨量194.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15.15%。4-9月夏秋雨季,多为长江汛期,系降雨集中时段,雨量达985.5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76.8%,易导致洪涝灾害。
风向 多年风向多为东北风,7月偏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其中2、3、9月风力较大,风速均达2.6米/秒以上,7月风速较小,多为2.1米/秒。8级以上大风暴平均4天,多出现在4-5月份,5-7月份受强对流气候影响,偶有龙卷风和冰雹天气出现。
霜期 境内无霜期长,全年约27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5.07%,有利秋冬作物生长。霜期最多为132天,最少为60天,多年平均为91天。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0月上旬。春季回暖较早,但气候易变,乍暖乍寒。
【网址】http://blhxq.jiu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