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关于印发《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的通知(南营商〔2024〕1号)]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福建]-[营商环境],内容来源于 [南平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南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关于印发《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的通知
南营商〔2024〕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
(南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4年3月22日
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市委“增绿提质、增强支撑、增进福祉、增创特色、增固底板”目标要求,推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制定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
一、探索推出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新模式
(一)预期目标:探索实施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通关改革,推行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分类考核监管新模式,有效节省企业等待时间和节约成本。推广远程查检作业模式,进一步压缩查检作业时长,从原先的3个工作日缩短至“即报即检”,实现企业货物进出口“零延时、零等待、零接触”。
(二)具体措施:对辖区内需变更竹木草证书或者到期换证的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依据分类考核结果,对一类、二类、三类企业分别开展文件审核、远程检查、现场实地考核,提高审核效率。开展出口竹木草制品远程查检试点,并在保证作业内容不变、标准不降、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远程查检试点企业范围和业务范畴,便利企业出口通关。(牵头单位:南平海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探索推出“智慧招商大脑平台”
(一)预期目标:立足招到商、招好商、招大商,加快打造开放型、集约化、智能化的智慧招商大脑平台,推动客商投资需求与南平产业优势精准匹配,形成“精准规划产业链+靶向推荐招商图+项目撮合+精准对接”的招商服务模式,实现“商找客、客找商”双向智能化精准推荐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招商,促进“3+4+5”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二)具体措施:创设“我要招商”模块,建立全国目标招商客户库,匹配绿创平台关键产业链节点,开展招商目标智能筛选,向市县两级招商队伍精准推送靶向信息。创设“我要投资”模块,构建重点招商项目“一项目一清单”空间落图,展示项目用地、特色亮点、招商政策、产业集群优势,面对投资意向客商实现“线上看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招商服务中心、南平实业集团)
三、探索推出“同业准入承诺”改革
(一)预期目标:在全市食品经营领域试点“同业准入承诺”改革,将原来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一地一证”经承诺后,放宽为“一地多证”,着力解决“前证不注销、后证难办理”难题。
(二)具体措施:放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一地一证”场所限制,使用尚未注销许可证的同一场所经营的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可在提交申请的同时提交由经营场所所有权人和申请人共同做出的场所使用承诺书,由审批部门受理、审查、审批,并清理无效和不再具备经营条件应当注销未注销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为在同一地址从事相同行业的新经营主体办理行业许可。(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四、探索推出“证照同变、同销”改革
(一)预期目标: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深化“证照联办”,推行“证照同变、同销”改革,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市场主体变更、注销事项一次办、许可证“免申即办”,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变更注销“跑多次、进多窗”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经营主体在变更(除住所、经营场所变更外)、注销营业执照时,经申请人同意后,可免予提交许可证变更、注销申请,直接与营业执照同变同销。(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五、探索推出涉企公证服务
(一)预期目标:建立涉企公证服务中心,优化“公证+赛事活动”“公证+知识产权保护”“公证+金融”等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维权难、取证难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探索“公证+涉企类服务”新模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易出纠纷的经济合同、债权债务关系等量身定制公证综合解决方案。积极推进靠前服务,为在南举办的斗茶赛、茶博会等大型赛事提供各类公证服务,切实提升赛事公信力。优化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服务,适时对接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及示范点企业,提供公证顾问法律服务,帮助企业个性化制定商业秘密保护策略及系列保密管理规范,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积极推动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公证业务。(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金融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南平监管分局)
六、探索推出通信设施纳入联合验收
(一)预期目标:探索推进通信配套设施验收纳入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联合验收,加快工程竣工验收速度,着力解决建设单位“多头申报”、各部门“多头分验”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依托南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联合验收阶段配置“通信配套设施建设竣工备案”事项,将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通信配套设施验收纳入联合项目联合验收。建设单位可根据自身意愿和项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项目规划、消防、人防、档案、竣工验收备案事项办理的前提下,将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通信配套设施验收纳入项目联合验收。(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责任单位:市通管办)
七、探索推出项目“验登合一”改革
(一)预期目标:对新建社会投资工业类项目,实施“验登合一”,即:建设单位申请项目竣工规划用地核验时可同步申办不动产首次登记,实现验收、登记同步办理,着力解决项目验收和不动产登记“流程多”“时间长”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建设单位在具备所有法定竣工验收条件、不动产首次登记条件,取得“多测合一”测绘成果报告书等材料后,同步申请竣工验收、不动产首次登记。规划验收、住建、登记部门同步办理,建设单位同步取得竣工验收合格证和不动产权证。(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八、探索推出“扫码用电”新模式
(一)预期目标:试点开展“扫码用电”,服务地摊夜市、乡村烤房、农业灌溉、露营基地等短时、灵活用电场景,实现用电服务“一点安装、多户使用、即扫即用”,着力解决“短时用电难”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加大对租户用电、地摊夜市、农业灌溉等“季节性、流动性、共用性”较明显的用电需求“e取电”投放力度,为非固定的临时性集中用电场景中提供稳定电力,使用人可在用电场所100米范围内就近寻找合适的线路接入点取电,为临时用电客户提供“即扫即用、即停即算”的短时用电服务。(牵头单位:国网南平供电公司,责任单位:市数字发展中心)
九、探索推出“管家式”税务服务机制
(一)预期目标:创新建立纳税信用培优、税费政策精准推送等“管家式”税务服务机制,2024年实现全市纳税信用A、B级守信群体数量增长7%以上、税费政策精准推送覆盖3000户以上纳税人缴费人,着力解决纳税人对信用评价认识不足、政策掌握不充分等问题。
(二)具体举措:梳理信用高频失分风险点,帮助纳税人精准识别潜在的涉税失信风险,设定信用提醒预警指标体系,依托临界提醒监控分析平台,对预警指标开展日常监测,向纳税人精准推送提醒预警信息,帮助纳税人识别潜在失信风险并提供针对性的业务支持辅导,引导市场主体规避失信风险、纠正失信行为,实现纳税信用保级、提级。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为纳税人分行业、分业务、分性质立体“画像”,精准匹配适用政策,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等推送渠道向目标纳税人实现点对点推送,助力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牵头单位:市税务局)
十、探索推出智能科技法庭服务
(一)预期目标:推动法院智慧审判再升级,创新建设跨网科技法庭,支持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参加庭审,打造跨网全流程异步审理新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异地诉讼难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以“跨网系、多场景、云部署、智能化”为核心,为科技法庭赋予互联网庭审能力,打造本地庭审、远程提讯、互联网庭审相融合,实时在线、音视频交互的新型科技法庭模式,提供高质量、智能化、跨网系网络庭审服务保障。(牵头单位:市中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