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福建]-[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大田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大田,别称“岩城”,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西侧,自 然实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土地面积 2233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 40.8 万人,常住人口 29.6 万人,辖 12 个镇、6 个乡, 266 个行政村和 8 个社区,是中央苏区县、中国美人茶之乡、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县情特点可概括为:
一是有福之田。大田素有“闽中宝库”之称,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拥有美人茶文创园、上京铸造装备园、罗丰石墨园等专业园区,培育形成美人茶、铸造和装备制造、石墨(烯)新 材料、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先后被列为中国油茶之乡、全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二是大美之田。大田是中国天然氧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 175 座,系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 73.54%,古堡、古寨、古民居建筑等资源 330 多个,大田土堡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个村被列为中国 传统村落,现有国家 AAAA 级景区 1 个、AAA 级 6 个,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胜地、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地、省级生态县城。
三是奋进之田。红色、孝道、抗战、民俗、戏曲等特色文化 兼容并蓄,是“二十四孝”编撰者郭居敬故里、“五讲四美三热爱”发源地,有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板灯龙和杂剧作场戏,先后摘取全国群众体 2育先进县、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县等殊荣。
2022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258.38 亿元,增长 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75 亿元,增长 12.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 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42 亿元,增长 6.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45162 元、23684 元,增长 5.9%、8.3%。
【历史沿革】大田县域周至元朝先后隶属七闽地、吴越地、闽中郡、江南东道福州、福建路南剑州、福建道延平路;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建县,隶属延平府;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属永春州;民国时期属福建南路道、厦门道和仙游、龙岩、永安等专署;1949年9月6日大田县解放,先后隶属永安、晋江和三明专区,1983年撤专区建市,大田属三明市至今。
【自然地理】大田县境地处闽西南华力西——印支拗陷带之大田——龙岩拗陷的东北部,政和——大埔断裂斜贯全境。地质构造复杂,可分为褶皱、断裂两大构造类型,岩性复杂。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9.7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3.54亿立方米,地下热水有石牌镇老厝、桃源镇广汤、太华镇汤泉、广平大竹林、华兴镇京口5处,水温29℃—79℃,总流量11.56升/秒。县境为中低山地带,地势大致由南向东北倾斜,山岭、谷地分布趋向与境内构造基本一致;境内千米以上山峰175座,大仙峰海拔1553.4米,居全县之首;溪流纵横,是闽江、九龙江和晋江支流发源地之一,汇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5条,均溪河,境内主干流长81.7公里,是街面水库电站的主要水源。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无严寒酷暑,雨量丰沛,日照充足。
【行政区划】2000年至今,大田县共有12个镇、6个乡设有均溪镇、上京镇、广平镇、桃源镇、太华镇、建设镇、石牌镇、奇韬镇、华兴镇、屏山乡、吴山镇、济阳乡、武陵乡、谢洋乡、文江镇、梅山镇、湖美乡、前坪乡。全县共设8个社区、265个建制村。
【矿产】大田县得天独厚,被誉为“闽中宝库”,是福建省主要矿产地和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煤、石灰石、铁、铜、铅、锌、钨、锰、硫和瓷土等42种,矿产种类、藏量和价值居福建省前列、三明市之首位。其中有煤3亿吨,遍及13个乡(镇),煤系700多平方公里;铁矿石1.5亿吨,是省内五大铁矿区之一;石灰石5亿吨,是全省建材水泥原料基地县;瓷土3000万吨,质地洁白、均匀、松软,适宜生产各种中高档陶瓷。
【水力】境内水系发达,水域面积3.8万亩,水力资源蕴藏量约20.67万千瓦,可开发9.58万千瓦,是闽江、乌龙江、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主要河流有均溪、仙峰溪、文江溪和桃源溪,其中均溪系全县最大河流,主干流长81.7公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县的53.3%,可作七级电站开发。
【森林】森林面积232.45万亩,森林覆盖率69.49%。植物种类141科621种,珍稀树种52多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的16种,省级保护书中31种,兰科植物20种。
【农业】全县耕地面积29.95万亩,其中水田18.72万亩、旱地3.23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甘薯、大豆、马铃薯、大小麦、玉米,高山优质茶、油茶、木薯等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至2014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9.73万亩,产量4310吨,年产值7.19亿元,是“中国高山茶之乡”;共有油茶林14.2万亩,丰产林10万亩,年产茶油150万公斤,是“中国油茶之乡”;共种植木薯6万余亩,年产10.2万吨,是全省最大的木薯种植基地。
【政府网站】http://www.dati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