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福建]-[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南靖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南靖,古称兰水县,置县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地处漳州市西北部,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11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个土楼管委会,共有201个村(居)。
南靖,自然生态优美。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73.41%,居漳州市首位,是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拥有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靖土楼国家森林公园两张国家级生态名片。
南靖,旅游资源独特。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主要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省全域旅游试点县。拥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田螺坑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中国景观村落。现存土楼15000多座,以造型最奇特、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闻名于世。
南靖,农业资源丰富。是兰花、金线莲、香蕉、麻竹、芦柑五个“中国之乡”,是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全省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和咖啡、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南靖,交通区位优越。与漳州市区相连,距厦门港、厦门国际机场60多公里,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纵贯全县,属厦门湾1小时经济圈和厦漳泉大都市区范围。
南靖,民营经济活跃。是全漳州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全县共有民营企业3000多家,税收占全县比重达85%以上。
南靖,侨台优势明显。是漳州市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有海外华人华侨3万多人,祖籍南靖台胞100多万人。
南靖,革命历史悠久。是原中央苏区县、省重点老区县, 是中央红军东路军漳州战役的主战场,毛泽东、聂荣臻、罗荣桓等上百位革命先辈和开国将军曾在南靖战斗、生活过。
当前,南靖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全域旅游、全面发展”的方向,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农业富县”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经济富裕、生态富美、人文富足的小康南靖而努力奋斗。
【自然地理】南靖县地处福建东南部,漳州西北处,九龙江西溪上游。历史悠久,古属兰水县,始为南胜县,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因屡寇不靖,遂改为南靖县,意为“南方之静”,以兆吉祥。全境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东西宽61.4千米,南北长62.2千米。位于北纬24°26′20″—24°59′58″,东经117°0′12″—117°36′36″。东邻华安县,西连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接壤,南界平和县,东南与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市毗邻。漳龙高速公路、319国道、龙厦铁路穿境,是赣南和闽西通往厦门经济特区的交通要道。全县辖有11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园区、1个土楼管委会,共有201个村(居),共36万人口。有畲族、京族、傜族、壮族等少数民族620人。方言讲闽南话,书洋、梅林部分村讲客家话。
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博平岭、朝天岭、坂寮岭三列支脉组成,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三条河流呈川字形贯穿全境,把全县切割成东、西、中三大块,形成若干向南开的马蹄形小环境。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62座,海拔最高处1390.9米(书洋镇蛟塘岽),最低处6.1米(靖城镇沧溪村),地貌依次为丘陵占44.1%、中低山占39.6%、盆地和河谷平原占16.3%。
境内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1.4℃, 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2.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996年1月27日),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0.1℃(2003年7月15日)。地面温度年均值24.9℃。年平均雨量1821.1毫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76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432.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1366毫米。大范围降雨有梅雨和台风雨两种类型,年均降雨日数150天。年平均水汽压(湿度)20.8百帕,年均日照时数1788小时,最大年际差546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624.6毫米,无霜期340天。
境内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素有“树海””竹洋”之称,誉为闽东南的“后花园”。全县耕地面积2.12万公顷,盛产粮食、甘蔗、食用菌、水果、茶叶,是兰花、香蕉、麻竹、芦柑四个“中国之乡”和中国白背毛木耳生产示范基地,曾为全国水果和糖料百强县,是全省水果生产十强县、全省重点林区县和十大产茶县之一。全县林地面积12.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7%,绿化程度94.8%,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29种、动物37种,省级保护植物26种;蜜粉资源植物200多种。已探明矿产地128处。境内大小河流72条,总长1066千米,流域面积1847.9平方千米,集雨面积341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7.38亿立方米,全县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9.21万千瓦,天然水资源总量平均年20.86亿立方米,偏枯水年16.7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人均占有量6090立方米。县内还有温泉14处,热水点年出水量为250.5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是山区丘陵县,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4个地貌类型区。其中以丘陵为主,其次是中低山地,第三是台地和河谷平原。大小河流72条,总长1066公里,主要河流有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3条,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7.85亿立方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耕地、山地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高。矿藏、动植物、水等资源相当丰富。
土地资源概况:根据南靖县2018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全县国土面积196197.13公顷,其中农用地182505.99公顷,包括:耕地26533.86公顷,林地136679.12公顷,园地11526.42公顷,水库水面558.33公顷,坑塘水面596.45公顷,沟渠507.78公顷,农村道路152.22公顷,其他土地5951.83公顷;建设用地9123.94公顷,包括: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324.5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不含农村道路)1769.68公顷,水工建筑用地29.73公顷;未利用地4567.20公顷,包括:草地1648.03公顷,河流水面2139.97公顷,内陆滩涂564.21公顷,裸地214.99公顷。
矿产资源概况:境内已探明矿藏21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13种:高岭土、泥炭、水泥用灰岩、钼、铁、铜、锌、无烟煤、砖瓦粘土、水泥用粘土(只有品种没办法具体的储量);另17种矿产为:铝土矿、稀土、黄铁矿、华安玉、石英、饰面用石材、建筑用石料、地热及矿泉水。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区)床86处,其中无烟煤1处、地热13处、矿泉水2处、金属矿5处、非金属矿66处;大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84处。
【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6.6亿元,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8亿元,同口径增长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亿元,同口径增长7.6%;外贸出口22.6亿元,增长21.2%;实际利用外资1亿元,增长6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4亿元,增长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439元、25605元,分别增长8%、12%。在统计及疫情影响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实现由2021年转正到2022年大部分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等7项指标增速高于去年。
【政府网站】http://www.fjn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