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浙江 > 招商载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简介

时间:2023-09-07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杭州市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杭州市东北部、杭州市区南部偏东,是杭州大都市强区。萧山不仅山水秀丽,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更有8000年人类文明史,可远溯至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文化。2021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杭州市钱塘区,以原江干区的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和杭州市萧山区的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钱塘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萧山区由12个镇、15个街道调整为12个镇、10个街道,区域面积931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不变。

  【地理位置】 杭州市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杭州市东北部、杭州市区南部偏东,是杭州大都市强区。萧山不仅山水秀丽,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更有8000年人类文明史,可远溯至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文化。2021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设立杭州市钱塘区,以原江干区的下沙街道、白杨街道和杭州市萧山区的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钱塘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萧山区由12个镇、15个街道调整为12个镇、10个街道,区域面积931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不变。

  【地貌】 萧山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 :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 ;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全区平原约占 66%,山地占17%,水面占 17%。平原约 909 平方千米,按成因可分陆相沉积平原和海相沉积平原两类,以海相沉积平原为主。(1)海湾堆积平原。主要位于中,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海拔 4.2—6.2 米。占平原面积的 1/3。(2)三角湾堆积平原。位于北部,主要是由杭州湾潮流带入的泥沙堆积而成,表面平坦,海拔 5—6.3 米。占平原面积的 2/3 弱。(3)河谷平原。散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地区,面积仅 58 平方千米。山地约 259 平方千米,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 744 米,最低 10 米。山体基本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展布,

  为龙门山、会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余脉,分别从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1) 低山。分布于萧山与诸暨、富阳接壤地区,主要山峰海拔 500 米以上,少数达 700 米。占山地面积的 15%。

  (2)高丘。零星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海拔 300 —500 米。占山地面积的 30%。(3)低丘。断续分布于南部,海拔 50 —300 米,地形破碎。占山地面积的 35%。(4)陆屿。零星散布于海湾堆积平原和早期围垦成陆的三角湾堆积平原,共有大小不等 50 余个,海拔 10 —257 米。占山地面积的 20%。

  河流。按地形和流向,可分为 3 个自成一体又互有联系的小水系,统属钱塘江水系。钱塘江自富阳长岭头附近进入本区,境内全为感潮河段。潮位最高纪录为 9.58 米,最低 2.31 米。含砂量平均为 5‰ ;含盐度平均为 2‰左右,最高达 11.3‰。(1)南部水系。处于南部、西南部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系以浦阳江为干流呈树枝状展布的河网系统。主要河流有浦阳江、永兴河、凌溪、凰桐江、径游江等。(2)中部水系。西江塘以东、北海塘以南中部平原地区呈网状展布的河流湖泊水系,为萧绍平原水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河流(湖)有进化溪、西小江、萧绍运河、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3)北部水系。为北海塘以北的南沙地区和围垦区人工河网系统,呈格子状展布。主要河流有北塘河、前解放河、后解放河、先锋河、七甲直河、五堡河、长山直河、九号坝直河、大治河、永丰直河、方迁溇河、生产湾、三官埠直湾等。

  【气候】 萧山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气候特征为 :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 ;冷空气易进难出,灾害性天气较多 ;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 16.8℃。年平均地面温度 17.7℃。年平均降雨量1440.5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1804.6 小时。年平均无霜期 263天。风向随季节转换,11 月到次年 2 月多西北偏北风,2 月起东北偏北风和西北偏北风渐盛,3 月—6 月和 8 月以偏东风为主,7 月多西南风,9 月—10 月多西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寒潮、低温、暴雨、台风、冰雹和飑等。

  【物产】 萧山境内山、水、涂、田、地俱全,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名优农产品有萝卜干、霉干菜、杨梅、青梅、胡瓜、浙江龙井、萧山鸡、湘湖莼菜、“五月拔”大豆等。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起源于 19 世纪 90 年代,初以农家自食为主,20 世纪 20 年代始成商品。萧山萝卜干采用传统的“风脱水”加工法,经精细加工而成,以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咸淡适宜、脆嫩爽口、味道鲜美而著称,谓“色、香、甜、脆、鲜”五绝。《中国土特名产辞典》载 :“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萧山萝卜干驰名中外,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

  霉干菜 霉干菜系萧山传统特产。《浙江专业之乡》称萧山为“霉干菜之乡”。霉干菜的鲜菜品种大叶芥,属芥菜中的叶用芥菜类型,多用作加工腌制干菜。萧山霉干菜香气浓郁,质嫩味美,久贮不变,是一种可常年食用的大众化干菜。

  杨梅 萧山杨梅历史悠久。《浙江特产风味指南》载 :“萧山、慈溪、余姚和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杨梅最负盛名。”萧山杨梅果大核小,品种繁多,有线梅、雪梅、炭梅、水晶梅、白水团梅等。

  青梅 萧山大青梅以色青汁多、肉厚核小、皮薄质脆、酸味醇正而驰名,为梅中良种。20 世纪 80 年代,萧山被列为农牧渔业部青梅商品生产基地。1981 年后,青梅种植面积扩大,产区集中在进化、所前等镇。

  浙江龙井 萧山产的浙江龙井位于湘湖水系附近的老虎洞山、凌家坞、压乌山、黄山等地。“三山一坞”与钱塘江北的杭州狮子峰对峙,同属天目山脉,气候湿润,盛产名茶。1981 年,“浙江龙井”被评为浙江省名茶之一。“浙江龙井”做工精致,素以形扁、色翠、香郁、味醇、形美而享“五绝”之称。湘湖莼菜 莼菜又名“水葵”,睡莲科,水生宿根草本。长江以南多野生,有少量栽培。南宋嘉泰《会稽志》载 :“萧山湘湖之莼特珍。”明万历《萧山县志》载 :“莼出湘湖至美,较胜他产。”民国《萧山县志稿》载 :“杭州盛行莼菜,西湖所产无多,皆由萧山贩往。”湘湖莼菜制成罐头销往国外始自萧山。

  【经济发展】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经初步核算,2022年,萧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29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800.73亿元,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1203.93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2.9:38.8:58.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9085元。

  (二)数字经济

  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2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GDP的比重为11.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截止2022年末,全区拥有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84家,比上年末增加3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26家。

  (三)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15.12亿元,比上年下降8.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31亿元,下降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3.13亿元,增长5.8%,其中用于民生支出256.58亿元,增长12.4%,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8%;教育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民生项目支出为70.18亿元、60.10亿元和33.37亿元,分别增长12.0%、20.9%和26.2%。

  (四)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七涨一跌格局。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5.2%,衣着类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居住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下跌0.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0%。

  (五)劳动就业

  年末拥有13家职业介绍机构,全年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79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434名,失业人员再就业18628名。最低月工资标准为2280元,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22元。

  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

  年末,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人口126.18万人。全年人口出生10829人,死亡7308人,出生率为8.66‰,死亡率为5.84‰,自然增长率为2.82‰。年末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26.62万人。

  根据杭州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22年末萧山区常住人口为211万人,比上年增加5.4万人;城镇化率为81.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人民生活

  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44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979元,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89元,比上年增长3.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869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70元,增长5.6%;人均消费支出38602元,增长5.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54.7平方米和79.2平方米,增长1.0%和1.2%。

  (三)社会保障

  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3.81万人,西湖益联保参保人数60.68万人。各类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99.36%,基本医疗保险户籍参保率达99.62%。

  全域推进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启动创建引领型社区28个、示范型村社55个、基础型村社80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个、13.1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75台。完成14个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万套,竣工公租房项目10个、人才房项目1个。

  (四)社会福利

  年末拥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74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1家。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9家,养老机构床位4536张。儿童福利机构1家,床位200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102元调整为1216元;年末,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662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1.53亿元;全年共募集善款1187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1647人次,善款救助支出9037万元。

  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一)城市建设

  17个场馆全部竣工验收,亚运三馆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新增可利用空间51平方公里。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正式投运,机场轨道快线开通运营,杭甬高速抬升项目、彩虹大道、风情大道、通城大道、时代大道高架南延等建成通车。瓜沥、临浦连续三年获评省级小城市试点优秀,11个社区入选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3个社区获评省未来社区,2个样板区入选省城乡风貌样板区。垃圾分类获评省级优胜区。

  2022年末建成区面积128.32平方公里。

  (二)公用事业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15.5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6%,其中工业用电130.8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6.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1.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5%。全年供水量38202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123.29万立方米;全年售水量3332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3463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日。年末,拥有公交线路187条,实有公交汽车1586辆,全年公交汽车客运总量9269万人次。新增停车泊位8780个。新增备案新能源电动车充电场站90处、充电枪2507把。新增地下空间开发量80万平方米。新增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5.68平方公里。

  (三)生态环境

  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环境优良率达到80.9%。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和“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区。连续5年荣获“大禹鼎”,成功捧回第二座银鼎。创建省市美丽河湖7条。新建和改造绿道21.6公里、公园9个。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2%。

  (四)安全生产

  入选省社会治理十佳区,获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试验区评估优秀。创新推广网格智治微平台,建成网格2022个、微网格1.6万个。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7.9%和32.2%。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下降43.2%。建成智慧消防管控平台,火警量下降25%。

  四、农业

  (一)农业生产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业61.00亿元,下降0.5%;林业1.29亿元,下降2.8%;畜牧业11.94亿元,增长12.0%;渔业10.86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7.44亿元,增长10.1%。蔬菜、花木、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产值68.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1%。

  全年瓜果类产量6.9万吨,下降6.0%;水产品产量3.79万吨,增长2.8%。

  (二)农村经济

  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机械化水平达91.4%。全年整治优化耕地“非农化”2281亩、粮功区“非粮化”7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6.8万亩,认定市级“菜篮子”基地24家。打响“萧山本味”公共品牌。建成省级农家乐集聚村4个,累计打造精品民宿69家。累计创建126个美丽乡村整治村、162个提升村、18个示范村。成功创建5个省级未来乡村。荣获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

  五、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8.40亿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573.66亿元,下降1.9%。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86.41亿元,下降0.3%;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62.15亿元,增长7.6%;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33.73亿元,增长2.6%。按企业大小类型分类看,大型企业增加值120.52亿元,下降7.2%;中型企业增加值190.94亿元,增长0.2%;小微企业增加值262.20亿元,下降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51.4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75.60亿元,分别下降8.5%和14.8%;亏损企业360家,亏损面为22.0%,亏损总额28.21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48%,比上年下降0.9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5.0万元/人。

  (二)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2.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年末,拥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370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建筑业竣工产值43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市滨江区)简介 下一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