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2021年4月9日,杭州宣布正式启动实施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杭州市下城区、拱墅区,设立新的杭州市拱墅区,以原下城区、拱墅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拱墅区行政区域,拱墅区人民政府驻拱宸桥街道台州路1号。全区总面积1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8.64万人,下辖18个街道,54个(村)经济合作社,174个社区。“拱墅”因“拱宸桥”“湖墅”两个古地名而得名,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周边与4个区相邻,交通便捷通达,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
区内集聚了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中科院计算所、顺丰、360、58同城等大批头部企业项目,上市公司23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62家,金融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近三成。石祥路—沈半路—绍兴路汽车特色贸易街区,汽车交易规模占全市的70%以上。汇聚了杭州大厦、嘉里中心、中粮大悦城、远洋乐堤港等一批高品质综合体,小河直街、桥西直街、大兜路等特色风貌街区,是闻名遐迩的美食之区、购物之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73.38亿元,居全省首位。
拱墅区历史文脉悠久,坐拥京杭大运河和“半山立夏习俗”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大运河杭州段有5条遗产河道,流经新拱墅的就有3条(杭州塘、上塘、中河);杭州段6处遗产点,位于新拱墅的就有3处(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拱宸桥)。拥有欢喜永宁桥、龙兴寺经幢等市级以上文保点37处23群,杭州大河造船厂建筑群、杭氧杭锅等工业遗存17处,张小泉刀剪锻制技艺、制扇技艺(王星记)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68项,以中国京杭大运河、刀剪剑、伞、扇、杭州中国工艺美术等五大国家级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省级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是杭州运河历史底蕴最深厚、文化遗产最丰富的、文旅价值最优越的核心段。
拱墅区北依半山,南望西湖,群河环绕、山水相映,坐拥市区唯一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1000公顷的半山国家森林公园,88条170余公里河道纵横交错、密布成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单位,红旗河片区、运河片区获评省级“美丽河湖”,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秀美之区。
拱墅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7所,其中包括浙江工业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杭师大医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卖鱼桥、安吉路、长寿桥、华师大、启正、长江、观城、育才、文澜、上海世外等知名基础教育品牌;医疗卫生机构790家,包括省人民医院、市红会医院、新华医院等高水平三甲医疗机构,人均医疗资源配置居全市前列。此外,还拥有城北体育公园、大运河亚运公园、市游泳馆、杭州剧院、运河大剧院等大型文体场馆,是杭州首屈一指的品质生活之区。
【区划人口】拱墅区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以境内有拱宸桥、湖墅而得名。现辖天水、武林、长庆、潮鸣、朝晖、文晖、东新、石桥、半山、康桥、祥符、上塘、米市、湖墅、小河、拱宸桥、和睦、大关18个街道。2022年末,拱墅区户籍人口88.64万人,其中男性43.11万人,女性45.5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6%和51.4%。全年出生0.66 万人,死亡0.50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46 ‰,死亡率为5.66 ‰,人口自然增长率1.80 ‰。
【自然地理】
拱墅区位于杭州市市区中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台州路1号。东南接上城区,西与西湖区相接,北与余杭区、临平区相邻。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辖18个街道。政区名称以辖区内“拱宸桥”“湖墅”两个古地名组合而成。
拱墅区东北枕半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地平均海拔原拱墅片区4.5米,原下城片区6.4米,境东北多山岭,主要有半山、老虎山、青龙山、元宝山(黄鹤山)等,黄鹤山海拔319.2米,为本区最高点。境西地势平垣,河道港渠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纵贯自南而北而入,备塘河、宦塘河、古新河、贴沙河、中河、东河流经境内;余杭塘河、胜利河、康桥新河等与京杭大运河沟通;上塘河由南而北折东出境。
拱墅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是台风影响最频繁时期。土壤呈中性,宜种水稻、油菜籽等。辖区内有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杭州主城区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拱墅区古代系海湾,半山为海岛,周围泥沙淤积逐成陆地,古有江涨之名。隋唐以来,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航运业的发展,使辖境内的经济、文化得以发达,逐渐成为昔日杭州百货集散地。作为江南运河南端舟楫入城口,武林区域成为繁忙之地,地位日益重要,尤其是杭州城池逐渐由南向北延伸至武林门外一带。人流汇聚,商贾云集,渐成杭嘉湖鱼米等生活物资和杭州向朝廷纳贡、漕运物资的集散地。杭州忠清里(今新华路)一带还曾为丝织业集中之地,与城东北(今庆春门外、艮山门外)桑蚕丝绸产地,是杭州丝织业的发祥地。明代,武林门外“市肆相接,亦与城中一般,河边画舫绋丽,不可胜数”,“商舶俱会,樯竿如簇”。清代,武林门外及城东北(今庆春门外、艮山门外)商业气息日渐浓厚、商业行为日渐发达。1978年起,武林广场逐渐成为杭州市区政治、文化和群众集会中心,成为杭城新的文化坐标。80年代后,杭州剧院、浙江省科协大楼、杭州百货大楼、杭州电信大楼、杭州大厦、杭州国际大厦、银泰百货、雷迪森大酒店(杭州首家五星级酒店)接踵而至,武林广场逐渐形成武林商圈,成为杭州兴盛兴旺、繁荣繁华的城市坐标。至20世纪末,成为杭州的时尚之地、核心地带、繁华中心。
历史上拱墅区另一处重要的贸易中心在大关桥、江涨桥一带。此处遍设河埠,与宋时设江涨东市、江涨西市、北郭市、湖州市、半道红市等集市不无关系。苏、常、秀、淮、广等地运杭大米,均于此集散;元代,“北关夜市”成为钱塘八景之一;明清时又增设北新桥、夹城巷、德胜桥、归锦桥(卖鱼桥)等市,有“十里湖墅”之美称。方圆十余里,寺庙众多,人口稠密。有云锦台、眼网山、亚父山、金鹅顶、结集岩、梳妆台、游龙洞、浴龙池、喷玉泉、冯氏井等半山十二景和半道春红、花圃啼莺、夹城夜月、陡门春涨、江桥暮雨、西山晚翠、皋亭积雪、白蔼烟村等湖墅八景。后传又有“马头春色”“圣塘樵歌”“姚庄夜市”“东关红叶”四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旧时,每年2至4月,春游进香者纷至沓来,一时成了杭城风俗和一大美景。
拱墅区街(路)巷(里、界、坊、村)众多,纵横交错,交通便利。武林门是杭州市中心城区重要的陆路、水路、地铁交通枢纽和航空大巴中心站点。京杭大运河与上塘河、下塘河等10余条主要河道构成内河航运网络。穿境而过的宜杭铁路、沪杭铁路和纵贯境内的320国道、104国道把江、浙、沪经济区联成一片。杭宁高速公路入口处位于辖区104国道。杭州铁路北站、杭州汽车北站均在境内。城市交通路网完善,上塘、中河、德胜、留石等快速路网纵横贯通全区,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与数十条公交线路成网运营。
【经济发展】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低于目标任务5.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低于目标任务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低于目标任务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高于目标任务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低于目标任务5个百分点;2021年R&D经费支出增长0.3%,低于目标任务24.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同比增长2.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增长13.6%;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指标完成良好。
积极围绕“1+4”产业赛道、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平台能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商贸金融业占比持续提升。全年商贸金融业增加值970.4亿元,占GDP比重48.4%,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美团、物产中大元通汽车、比亚迪腾势汽车、摩根士丹利三期、复星科技、华登国际等商贸金融产业项目先后入驻。全年商贸业增加值303.4亿元,占GDP比重15.1%。新增上市企业1家,拥有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62家,全年金融业增加值667.0亿元,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33.3%,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提质发展。罗克韦尔、普华永道数字化X-Space、货拉拉第二总部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占GDP比重4.0%,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生命健康产业加快集聚。设立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合作平台(浙江)运营总部,成立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启明创投30亿元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项目,合作设立10亿元阿斯利康中金杭州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全年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255.4亿元,同比增长6.4%。文化产业加快融合。厚植运河文化,扎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天地街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1.7%。
【政府网站】http://www.gongsh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