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简介(雪城客厅 首善东安)]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黑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牡丹江市东安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一、区划与人口
(1)面积:总面积581平方公里(含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其中,兴隆镇面积112.1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9.27平方公里、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面积194.68平方公里。
(2)管辖:1个镇、17个行政村、6个街道办事处24个社区。
(3)人口:总人口22.12万人。
(4)机构设置:行政单位47个(含群团机关6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镇1个),核定行政编制391名,实有329名。事业单位58个(含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18个,乡镇所属事业5个),核定编制999名,实有858名。全区财政供养人口2562人,人均可用财力22.74万元。
二、五年主要经济指标
(1)2018年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减少20.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亿元,同比增长7.5%,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7亿元,同比增长5%。
(2)2019年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9.3亿元,同比增长2.8%(因第四次经济普查重新核算五年基数,造成指标核算有差距,此数据由市统计局反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同比减少9.5%;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同比减少18.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同比增长6.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02亿元,同比增长42.8%。
(3)2020年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7亿元,同比减少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95亿元,同比减少30.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一年持平;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3亿元,同比增长36.1%。
(4)2021年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8.9亿元,同比增长6.4%,位居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7%,位居城区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35亿元,同比增长51.3%,位居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9.6亿元,同比增10.4%,位居城区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位居城区第一;实际利用内资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68.2%,位居城区第一。
(5)2022年指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3.2%,位居城区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6%,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6.8%,位列城区第三;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7.7%,位居城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2.3%,位列城区第四;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位居城区第一;实际利用内资额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107%,位居城区第一(全市第二)。
(6)2023年指标1-2月份指标:1-2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回落9.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6%;实际利用内资额完成0.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6.6%。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农林牧渔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速。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
三、三次产业数据
截止2023年初,三次产业比例数为7:11:82。全区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3457户,其中企业3558户,个体工商户9810户,农民合作社89户。按产业分,第一产业266户,第二产业711户,第三产业12480户。
农业情况:兴隆镇耕地面积约7.4万亩,其中登记在册的面积约6万亩,新增地源收费面积约1.4万亩。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7%,畜牧业产值增幅46.3%,居全市第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59万亩,其中大豆0.71万亩、水稻0.49万亩、玉米4.39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27万亩,露地菜0.3万亩(主要为大白菜、甘蓝、菜花),棚室菜0.6万亩(主要为茄果、瓜类等)。紧扣“绿色、优质”的目标,全面助力迎门山黏玉米、东胜彩稻等一批主导产业立足市场。突出“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打造“集约化、现代化”联动发展的农业产业。东胜村、江南村的水稻种植基地;跃进村蔬菜基地;迎门山、河西、桥头玉米种植;大湾村的葡萄、柿子等观光采摘。截至目前,迎门山黏玉米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量40万斤;东胜彩稻种植面积达600亩,年产量40万斤。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4个,省级示范社3家,家庭农场92家,其中省级示范场13户。
工业情况:深入实施临规工业梯度培育计划,夯实工业发展后劲。全力支持特华得食品、亿林木业、金恒科技等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形成头雁引领作用。全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7户,分别为热电公司、特华得食品、棱达机电、皖冰中药、筑优商品砼、亿林木业、明发商品砼;临规企业7户,分别为金恒石油、木工机械、中大木工、品华木业、北粮饮品、慈牡配餐、镜泊湖饮品;科技型小微企业113户,其中金恒石油、锋速科技、中大木工、金鹏机械、塔牌种业、鑫盾机械6户企业2020年成功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棱达机电、皖冰中药等12户科技型小微企业2020年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库;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分别为蚁聚孵化器、海大孵化器、科技创新孵化器、兴业联创园孵化器、文创园孵化器;众创空间8个,分别为阳光众创、智冠众创、澜海众创、秋格众创、众睿创客、古道文创空间、1946创客号、东安智库。
商贸情况:作为全市商贸中心区和消费核心区,区域内云集全领域商贸业态,是城市“会客厅”对外交流“窗口”“后花园”。建区以来,主导产业始终是商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沉淀,在我省东南部和百姓中树立良好信誉与口碑,先后诞生了大商、江达、东大、昌健、顺丰等众品牌集团的商贸产业和台资企业。辖区内夏威夷国际酒店,禧禄达国际酒店,8号温泉酒店,华住全季,如家商旅,维也纳智好等星级、连锁商务酒店集聚;苏宁、国美、京东电器,胜道体育、东大家具广场,金跃数码城,长安古玩城等专业商场比比皆是;东安农贸,东安市场、北龙市场等农贸集贸市场经营秩序井然、供应充足;百货大楼、东一商场、大润发超市、东大批发城、劝业场等大型商场是市民消费购物首选;东一步行街、爱民通讯电子街、牡丹机电街、七星烧烤街、景福休闲街、清真食品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功能完善。百年“老字号”东一商场、回民商店、牡丹江饭店、松城调味等企业不断改造升级、多元化发展。
文旅情况:以“文旅牵动先行区”为目标,遵循《东安区全域旅游规划》发展方向,定位“雪城客厅·畅享东安”品牌,充分挖掘域内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江心岛、兴隆镇沿线等自然资源,八女投江、桥头村抗联遗存战壕、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牡丹峰滑雪场、东村滑雪公园、大湾滑雪场等冰雪资源,东一中俄风情街区、1946文创园、文化广场、太平路商圈等商贸资源,树立人文、地景、商娱、物产等品牌优势竞争力,形成东安文化、生态、冰雪、农业、乡村等资源融合发展的优良态势。区内萨满渔猎文化、朝鲜族民族文化、关东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散落分布,满绣、渤海靺鞨绣、兰氏药膏、古玩城、地方工艺美术家等非遗物质文化项目资源丰富,牡丹江群众艺术馆、书画院、大剧院等全市90%以上的大型文化场所和核心机构坐落在区内,文化产业占全区GDP比重达4.1%。引进中视书城、青娱文化综合体等新业态项目。创建以工业博览和沉浸式体验为主题的1946文创园,打造“红城剧场”项目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沉浸式全息情景体验项目。全面实施“冰雪+”发展战略,形成“生态观光、创意农业、冰雪商贸、研学运动”四大发展板块,涵盖60个冰雪重点项目及11条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擦亮东一中俄风情街区,全省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称号,成为省内除哈尔滨中央大街以外的第二大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街区,放大“雪城第一繁华地”美誉。全年域内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20余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0%。
四、产业项目
持续深化“项目为王”的理念,抢抓国家“政策发力适度超前”机遇,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机制,打好项目建设四季会战,狠抓年度投资17.55亿元的24个省市重点项目,做好国贸大厦商业综合体筹备,加快热电联产、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投资速度。锚定“1234”目标,新谋划项目100个,梯次入库省市重点项目20个,申报各类政策领域项目30个,储备推进项目40个,向上争取资金1亿元以上。
五、科技工作
紧扣区委发展定位,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科技食品、生物科技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特色产业园区。坚持实体项目与新兴业态双轨并行,大力发展创客经济,加快完善“创业基地-加速器-产业园区”产业链条,强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模式,培育孵化成长型创业项目,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智慧商圈。
六、教育工作
东安区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7所,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563人。在校生7798人,其中小学生7600人,初中生198人。全区共有公办普惠性幼儿园6所,其中,老城区1所学位240个,乡镇1所学位180个,江南新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4所,共有学位900个。东安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
七、卫生工作
全区共管理144家基层医疗机构。其中1家乡镇卫生院(兴隆镇中心卫生院)、23家一体化村卫生室、8家一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健康体检中心(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1家中医馆(鸿翔中医馆)、15家门诊、82家诊所。驻区二级以上医院5家(牡丹江市中医院、牡丹江市脑科医院、牡丹江市骨科医院、牡丹江市口腔医院,牡丹江仁和医院)。
八、就业工作
创业就业领跑城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卓有成效,打造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省级星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6个。培育就业创业一条街、汽修联盟示范街等示范街区,辟建培训阵地、孵化阵地、实训基地等特色载体,形成了培训—实践—就业—创业良性模式。探索社校合作,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技能培训送到居民家门口。深化社企合作,与驻区企业结成就业共建单位,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九、社会保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民生,各类优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依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38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4.6万元,廉租房补贴126万元,特困供养补助101万元,发放9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75万元。建立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1个,对10家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建设补贴、供养补贴共计55万元,全年新增养老床位260张。发放残疾人教育救助1.5万元。
十、小区物业
全区有201个小区、135栋单体楼,其中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119个、单体楼18栋,社区服务部管理的小区58个、单体楼102栋,业主自治管理的小区24个、单体楼15栋。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拆除私搭乱建249处、清理乱堆乱放632处、清理小开荒6300平方米,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试点区建设任务全面铺开。
【政府网站】http://www.donganq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