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黑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克山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克山县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25°10'57″-126°8′18″,北纬47°50′51″-48°33′47″之间,为小兴安岭伸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接克东县,南邻拜泉县,西连依安县,北隔讷谟尔河与讷河市相望,东北同五大连池市毗邻。全县幅员面积3186.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万亩,人口45万。境内辖克山镇、古城镇、西河镇、西城镇、北联镇、北兴镇、双河镇7个镇和河南乡、河北乡、古北乡、西联乡、发展乡、西建乡、向华乡、曙光乡8个乡及克山农场社区。
克山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重要农产品(大豆)生产保护区试点县、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农村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县、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县、全国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全国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黑龙江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县、全省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盛产马铃薯、大豆、玉米,被称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8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4亿元,限上社零额实现10.5万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7373元和18492元。
【工业交通】
工业。围绕全市产业链供应链顶层设计,承接市委、市政府谋划的大豆、肉食、奶乳和新能源4条产业链供应链,同时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创新实施马铃薯、鲜食玉米2条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发展数字经济和生物经济,加速构建“4+2+2”产业链供应链。云鹰集团依托克山马铃薯产业基础及现代农业优势,投资打造集种薯繁育、加工薯种植、全粉加工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克山县华源农业(大连)投资有限公司产品种类多、销量大,销往国内外各地,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优贝康乳业集团是国内生产婴幼儿奶粉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生产的A2婴幼儿奶粉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标准。克山县包装印刷产业园分为A、B、C、D四个分区,围绕包装产业上下游链条,已引进食品包装、纸箱生产、生物浆造纸、皮革、毛毯等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了包装产业集聚区。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2022年,共引进建设市重点产业项目23个,完成投资20.7亿元,18个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加值和税金分别实现11.9亿元、11.89亿元、2.04亿元和792.3万元。
交通。齐北铁路、北富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县、乡、村公路纵横交织,总里程2109.4公里。其中省级公路4条(S211黑河至双城、S304绥棱至拉哈、S303长水河农场至讷河、S305北安至富裕)218.9公里,县级公路3条(X053讷河至克山、X054克山至克山农场、X313火车站至克山镇)84.6公里,乡级公路34条531.2公里,村级公路354条1260.3公里,专用公路1条6公里,桥梁176座5348.5延长米。全硬化公路总里程1541.4公里,乡镇路面硬化实现100%,村级公路硬化率达88.5%。
通讯。全县有邮政支局18个,均能办理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业务,邮路总长2677公里。全县15个乡镇均铺设了通讯光缆,光缆总长7206公里,程控电话用户0.38万户,移动电话19.2万户,网络用户4.8万户。
电力。全县共有变电站15座,配电变压器1076台,总容量177.52兆伏安;送电线路9条,总长253.207公里。
【经济贸易】
财政。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亿元,同比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年均增长7.5%;税收收入完成3.8亿元,年均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27亿元,年均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6亿元,年均增长6%;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亿元,年均增长24.6%;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503万元,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5417元、17267元,年均分别增长5.22%、8%。
金融。县内有工行、农行、农发行、建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润生村镇银行、哈尔滨银行、农村商业银行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商贸流通。全县共有批发贸易、零售贸易网点3000个。县城内有全封闭农贸市场5个;乡镇有农村大集贸市场16处。地方限额以上零售企业10家,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388.3万元,同比增长34%。
【科教文卫】
科技。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4121人,其中初级职称1613人、中级职称1218人、高级职称1290人。
教育。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9所(含民办学校2所:西河立书中学、北联育英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高中3所(克山一中为省级示范高中、克山三中和农场高中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共有教职工2515人,在校学生1822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4%,高考升学率达到92.3%。
文化体育。现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县图书馆藏书13万册。城内有社区、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16处;乡村有文化活动广场122个,均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全县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和文化活动室。
卫生健康。全县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5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3个(人民医院、中医院、建一医院),专科医院1家(克山明康精神病医院),专业机构3家(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乡镇卫生院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克山农场医院1家,村级卫生所122家,城乡共有病床2478张,卫生技术人员1411人。
广播电视。县融媒体中心现有办公及业务用房面积2467平方米(含250平方米综合演播厅1个、150平方米转播机房1个),广播电视综合发射铁塔1座(高147米);转播无线数字电视节目19套,模拟电视节目3套,转播调频广播8套,县电视台自办节目1套。龙江网络公司现有办公楼1015平方米,16个分前端机房,2个下沉机房;敷设干线光缆398公里、支线光缆1432公里,实现全县信号全覆盖。现已发展城网用户12045户、农网用户13322户,全县数字电视、宽带25367户。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城内居民住宅楼、办公楼、综合楼总面积413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6.5平方米;主次干道沥青混凝土路面60.97万平方米、砼路面3.4万平方米、人行步道硬化路面10.32万平方米;城镇供水管网总计26.2万延长米,覆盖面积9平方公里;排水管线总长度6.73万延长米。建制镇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9.5%,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3平方米。集镇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8.5%,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6平方米。村屯住房砖瓦化率达到98%,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8平方米。农村饮水工程覆盖33.97万人。
城市管理。城乡管理“四级网络”模式覆盖乡镇,数字化城管暨平安城市平台运行稳定,坚持整治会战与平时严管并重,集中治理脏乱差,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带动的思路,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改革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改革方面。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规范边升级”的原则,全面开展合作社提档升级工作。2022年新增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3家、县级示范社7家。全县国家级示范社达到18家、省级示范社达到31家、市级示范社达到19家、县级示范社达到61家。国家、省、市级示范社数量在全市排名第一。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改革方面。作为全省唯一县份承担了农业部第二轮改革试验任务,积极探索改革实施路径和方式,三年来,共培育服务组织24余家,完成农业服务280万亩次,为农节约经营成本2400万元,促农增收800万元以上,改革任务顺利通过农业部评估验收。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方面。深入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探索推动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发展产业新路径,盘活村级闲置资源,激发贫困发展活力,增强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率达85%。
殡葬改革方面。创新推出“4+6”模式,10项殡葬服务基本收费全免,真正实现了免除项目范围内,群众治丧不花一分钱。同时,增加延伸服务项目,推出代祭、共祭等代理代办服务,必要延伸服务价格控制在1000元以内,墓穴价格下调40%,丧主平均可减免2000元左右,每年社会殡葬支出可节省约350万元。
“强乡扩权”改革方面。将乡镇机构统筹优化为“两办三中心一队一站”,实行扁平化管理,下放事项141项,梳理自有事项214项,赋予乡镇更多人权、财权和经济社会管理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信用信息中心,信用体系建设被中国人民银行总结为“克山模式”在全国推广,第一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档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入选“复兴之路”参展。
【政府网站】http://www.ke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