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黑龙江]-[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方正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地处1个副省级城市、8个地级城市中心区域和哈东5县中心,位于哈佳中段,同三、鸡讷、铁通、哈同4大国省干线和哈佳铁路在县城交汇,距离哈尔滨市166公里,地貌为“七分山水三分庄园”,总面积2976平方公里,辖5镇4乡、67个行政村,人口18.3万人。耕地面积110.9万亩,其中水田74.6万亩。
方正稻作历史悠久,是中国富硒稻米之乡。方正县是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发源地,稻作技术全国领先,是全省优质水稻主产区之一。日照强、积温高、土壤含硒量高等极佳气候和生态条件,赋予了方正县发展富硒水稻产业的绝佳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批农民带头人对水稻的富硒开始探索,在掌握了水稻根部富硒、叶面富硒等实用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八化”标准的基础上,又应用航化富硒、苗床富硒等先进技术,真正实现了方正大米“真富硒”“富真硒”。方正大米品牌价值126.31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方正渔业禀赋独特,是国家级银鲫原种繁育基地。拥有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银鲫原种场,所繁育的方正银鲫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淡水鱼特殊品种,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鲫鱼,被誉为“中国淡水鱼类独生子”。方正银鲫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黑龙江十大地产特色名鱼”之一,方正银鲫原种场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当前,正在着力打造集产、学、研、育、繁、推为一体的现代化方正银鲫苗种生产基地。
方正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国天然氧吧。境内拥有松花江、蚂蜒河等河流28条,湖泊268处,草原湿地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7%,拥有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天然莲花湖、全国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方正湖公园,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历史沿革】
方正县于1909年3月建县。远在夏、商、周时期,方正县属肃慎之地。据最新古遗址发现,方正县最早人类活动遗迹在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战国及隋唐时期,方正县属夫余、勿吉、继属靺鞨。唐、宋、辽及金代,方正属勃海国、女真徙单部及上京路会宁俯曲江县。元代属开元路呼尔哈万户府,后属女真水达达路。明清时期,方正县属努尔干都司、宁古塔昂帮章京,三姓副部统。1907年,东北设省,建大通县,下辖方正泡地区的十旗公田局,大通县属吉林省依兰道。1908年以松花江为界划分吉林与黑龙江两省疆域。1909年3月,大通县移驻松花江南岸方正泡地区,县以泡名,设方正县,建县城于方正泡南十旗公田中。方正县辖于吉林省。1929年废道制,归吉林省直接管辖。1934年12月,方正县划属三江省。1946年2月成立方正县民主政府,1947年6月,方正划属松江省,辖于哈东专署,1954年8月,改隶于黑龙江省,始属牡丹江专区,1979年9月改属松花江地区。1991年4月改为哈尔滨市管辖至今。
【气候条件】
方正县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雨小,夏季炎热雨多,秋季凉爽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方正县降水丰富,平均年降水量为579.7毫米,属中纬度地区,太阳可照时数平均年为4446小时。大田作物生育期(5—9月),总日照时数为117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平均每天8小时。
【行政区划】
全县辖方正镇、会发镇、大罗密镇、得莫利镇、高楞镇5个镇,辖天门乡、宝兴乡、德善乡、松南乡4个乡,共67个行政村,259个自然屯。
【魅力侨乡】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属哈尔滨市辖县,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地貌分布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群山竞秀、碧水争流、资源丰富,素有“塞北小江南、龙江鱼米乡”之美誉,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富硒稻米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是全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资源特色突出的旅游胜地,是省内侨乡。
目前,我县居住海外的华人华侨共有78000余人,约占全县人口的30%,这些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方正县现有归侨330余人,侨眷112500余人,归侨侨眷约占全县人口的43%。
【政府网站】http://www.hrbfz.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