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吉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铁西区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四平市区西部,东与铁东区隔长大铁路相望,西南同辽宁省昌图县接壤,东北部与梨树县相毗邻。全区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下辖一个乡(20个村)、五个街道办事处(39个社区)和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总人口25.6万,城区基础设施完备,市容市貌美观,是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四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科技、教育中心。哈大高铁客运专线、京哈、平齐、四梅等主要铁路干线交汇于市区,303国道、102国道、长平、四沈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是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铁西区人民衷心地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来铁西区共展宏图,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我们将以最优越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开放的形象,热忱欢迎更多的客商与朋友来铁西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
铁西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吉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24°25′~ 124°15′,北纬43°01′~ 48°15′之间, 东与铁东区隔长大铁路相望 ,西、南同辽宁省昌图县接壤,北部与梨树县相毗邻。地势平坦,地质构造属辽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 110 米,土壤养分贮量和肥力较高。地下水蕴藏丰富,水位一般在 0.6— 9 米左右,可利用水资源 11.43 亿立方米,地表承重力10—20 吨 /平方米。
气 候
铁西区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 7.6摄氏度,年降水量983.1毫米,年平均日照2701.7小时。春夏秋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河 流
铁西区境内全面实行河长制的主要河流有 6 条。流域面积 20 平方千米以上并跨县 (市、区)的河流有 4 条,即条子河(北河)、 仙马泉河、三岔河、南条子河 ( 南河);小红嘴河、 南湖河 2 条为不跨县(市、区)的河流 , 都属于东辽河支流,河段总长度 84.87 公里。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铁西区为四平市两大辖区之一,下辖平西乡,英雄、地直、站前、仁兴、北沟 5 个街道办事处和 1 个循环经济示范区,有 20 个村、39 个社区委员会,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四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中心。
人口·民族
2019年,全区总户数113431户,总人口为25.4万人,其中男性12.4 万人,女性 13 万人。有汉、满、蒙古、朝鲜、藏、维吾尔、回、苗、 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哈尼、哈 萨克、傣、黎、傈僳、畲、水、土、仫佬、鄂 温克、鄂伦春、基诺、佤、塔塔尔、高山、达 斡尔、锡伯、俄罗斯、柯尔克孜 34 个民族。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铁西区土地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农业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0公顷。
林地资源
铁西区林业用地面积820.85公顷,其中林地409.28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403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42%。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槐树、松树、京桃、丁香、刺梅等。
野生动植物资源
铁西区飞禽有啄木鸟、山雀、喜鹊、燕子等。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杏、山梨、山葡萄、山里红、枸杞子等。
【历史人文】
铁西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3000年前的商代。
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206年-420年)属扶余国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
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代属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
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清代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清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铁西区境地。
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
民国五年(1916年)三月,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及梨树县辖治。民国十一年(1922年)此地设立四平街村(隶属梨树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立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而代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按满洲国务院指令设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馆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长。四平街从此与梨树县脱离隶属关系,直接隶属奉天省。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伪满洲国(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伪四平省公署设在原四洮铁路局办公楼(今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内)。伪四平省领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辽北省下辖四平市、通辽、双辽、梨树、昌图、开原、西丰、东丰、北丰、海龙、长岭、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1市10县8旗。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3日中共解放四平,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垮台。
1948年3月四平解放后,位于四平道里的一区和二区隶属四平市政府领导,1948年12月两区合并设立四平市一区,仍属四平市政府领导。1949年10月撤销前的四平市一区隶属于1949年5月1日更名的四平市人民政府领导。1952年复设的四平市二区隶属于四平市人民政府。1956年撤销前的四平市二区隶属于1955年2月改称的四平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设立的动力机械厂和油脂化工厂两个生产管理区隶属于四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与市人委合署办公)。1959年7月25日后的两个生产管理区及1961年11月两区改称的三、四区和1962年5月三、四两区合并后的三区皆隶属四平市人民委员会,直至1967年1月。1979年撤销前的四平市第三管理区在1968年9月起隶属四平市革命委员会。1979年四平市革命委员会撤销,改称四平市人民政府,直至1983年7月。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单位(12月22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长沈铁路和市内天桥为界限,铁西区位于四平市西侧,故此称为铁西(通称道里)。铁西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文化、商业、科技教育中心。
【经济社会】
国民经济
2019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7% 。其中: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8%;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3%。
工 业
全年铁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户,总产值同比增长20.4%;推进金钢钢铁完成破产重整,实现产值43亿元,跃居全市工业总量第一;推动康达农机加快产能释放,跻身全省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制造核心企业;12个工业项目全部开工,3户“双停”企业有效盘活。
项目建设
全年新建项目13个,完成年度投资16.65亿元;续建项目5个,完成年度投资10.12亿累计谋划推进项目47个,总投资253.3亿元;福启源年产90万立方米热固复合聚苯板、热力公司新建锅炉等1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吉林师大“双创”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被指定为省“三早”集中开工活动四平分会场。
招商引资
开展各类招商活动 85次,围绕全市“七比七赛”活动,录入省调度系统项目14个,全口径到位资金实现52.66亿元,位列全市第一;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与金华市婺城区第二轮互访,同青岛市市南区缔结友好城区,与天津市商贸投资协会、广东省罗定市工商联深度对接,推动君汇能源、六之维与浙江商会、金华永根花卉合作共赢,世界500强的厦门国贸、厦门建发与南山粮库物流公司确立合作关系,国内知名的吉林鑫磊建设集团总部、浙江大华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部成功落户铁西。
农 业
全年铁西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231万元,同比增长4.7%,其中:农业完成产值19721万元,同比增长0.1%;林业完成产值300万元,同比下降7%;牧业完成产值23050万元,同比增长19.5%;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1159万元,同比增长1%。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003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完成12421万元,林业增加值完成177万元,牧业增加值完成10713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91万元。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投资3000万元的花溪谷棚膜园区一期工程当年投产达效,成为设施农业产业化新标杆,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0%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
全年投资1900余万元,维修破损路面、台阶5万平方米,新建水冲厕所11座,新投放分类式收集果皮箱1500个,14个老旧小区全面升级,23个“幸福小区”成功打造,主次街路改造经验全市推广,城区基础设施“短板”得以完善。清理小广告300余万条,整治影响市容环境行为5万余起,城市管理“堵点”得以畅通。累计清理陈腐垃圾2.8万吨、迁移柴草垛7000余个,新建“太平沟村——新发村——西条子河村”美丽乡村精品线4.8公里,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和A级示范村9个,改造农村厕所1000户,乡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清仓见底”。高度重视城乡绿化工作,投资1903万元,完成城乡、环路、河流绿化1万亩,村屯绿化提升120个,栽植树木83.2万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浓厚的生态底色。全区连续27年蝉联省级文明城区。
社会事业
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中考成绩连续取得佳绩,第二实验小学两名同志分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全区幼儿园51所,招生1021人,在校生5530人。小学25所,招生2481人,在校生13110人。初中8所,招生2714人,在校生7655人。特殊教育1所,招生7人,在校生99人。全区教职工人数3359人,其中;幼儿园1098人、小学1337人、初中890人、特殊教育34人。铁西区拥有文化体育机构3个,其中文化馆1个、业余体校1个、文化站1个。 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1428人。其中:临床医师165人,临床主治医师117人;中医医师18人,中医主治医师17人;护理护师637人,护理主管护师69人;药剂师35人,主管药剂师18人;检验师57人。床位数1424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3家医院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制度不断完善,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累计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3741万元。民生领域投入资金占财政支出的85%,年初承诺的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建、改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7处,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新建“四好农村路”52公里,农村道路硬面化达到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8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42人,劳动力转移输出1.3万人。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有力,八一希望学校、地直街二里社区代表四平市接受国家、省双拥办检查验收,悬挂光荣牌1.3万余户,发放优抚金718万元,激发了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残疾人工作有序开展,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达87%,区残联被列为省级精准康复试点单位 。
【政府网站】http://txq.sipi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