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吉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蛟河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蛟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松花湖畔,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间节点,辖区面积6429平方公里,辖8镇2乡7街1个省级开发区(蛟河经济开发区(天岗石材产业园区)),总人口44万,其中农业人口27万,耕地面积11.3万公顷,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十强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中医药先进县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蛟河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素有“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境内已探明花岗岩、煤炭、油母页岩、陶粒页岩、硅石等矿产43种,其中花岗岩储量100亿立方米,是全国七大花岗石主产区之一。辖区水网交织,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贯穿其中,松花湖三分之二水域位于境内,地表水总量为17.52亿立方米,水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山高林茂,森林覆盖率达68%,活立木蓄积量近2781万立方米,是全国重点木材产地之一。食用菌、山野菜、人参、蓝莓、松花湖冷水鱼、林蛙、畜产品等都以其纯天然、无污染而享誉国内外。特别是蛟河黑木耳获评“全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产地黄松甸镇享有“中国黑木耳之乡”的美誉。
蛟河山川秀美,旅游兴旺,拉法山、红叶岭、白石山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坐落境内。“关东奇山”拉法山、“森林浴场”庆岭、“秋天童话”红叶谷、“关东九寨”冰湖沟、“小长白山”老爷岭、“山水画廊”松花湖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插树岭农家乐、窝集口采摘、乌林朝鲜族风情、富江最美村落等民俗景观独具魅力;老子学院、圣佛寺、金斗宫等文化景观韵味悠长;庆岭活鱼、关东第一漂、亚洲第一酒窖等特色旅游家喻户晓。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最具影响力国家森林公园称号”;连续举办21年的蛟河红叶旅游节,被评为中国节庆30年著名品牌。
蛟河地处要枢,交通发达,位于东三省轴心位置,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东接图们江经济圈,连俄朝港口通向日本海,西接中—蒙大通道连外蒙通欧洲,南接沈阳、大连面向环渤海,北接哈大齐经济走廊联通俄罗斯。长珲高速公路、长珲高速铁路、302国道、省道榆江公路和图们至北京、图们至哈尔滨两条铁路贯穿全境,蛟河已全面融入吉林“半小时经济圈”,长春“1小时经济圈”。随着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深入实施,蛟河已成为建设连通大东北,辐射东北亚五国的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的理想城市。
蛟河,这座关东大地上的新兴之城,正以建设长吉图轴线上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名城、旅游文化名城为目标,全面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加速向法治蛟河、生态蛟河、开放蛟河、幸福蛟河迈进。
红叶之城、魅力蛟河欢迎您!
【特色资源】蛟河地下藏珍蓄宝,地上孕秀养奇,素有“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之称。境内已探明花岗岩、煤炭等矿产43种,其中花岗岩储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松花湖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在蛟河,共有大小河流89条,地表水总量为17.52亿立方米,水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境内山高林茂,有60多种珍稀树种,森林覆盖率高达68%,活立木蓄积量近2781万立方米。域内已查明野生动植物1200多种,其中人参、西洋参、灵芝、梅花鹿、林蛙、木耳、蘑菇等可食用药用动植物400多种。拥有拉法山、红叶岭、白石山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红叶谷、拉法山、松花湖、庆岭、老爷岭等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插树岭农家乐、窝集口采摘、乌林朝鲜族风情、富江最美村落独具魅力。蛟河是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4A级景区,荣获“最具影响力国家森林公园称号”,连续举办16年的蛟河红叶旅游节,被评为中国节庆30年著名品牌。
【经济发展】
——经济恢复彰显韧度。一季度,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这是蛟河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疫之下,百业艰难,我们锚定“止跌、回升、增长”目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坚持抗疫不误农时,率先在全省启动备春耕农民返乡集中转运,经验做法获央视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蹄疾步稳,4月末“四上企业”实现应复尽复,一批亟需开工的民生工程能开快开,各类服务业场所有序营业,经济社会迅速回归正轨。市领导遍访企业等活动联动开展,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支持政策直达快享,65项政府为企业办实事清单精准滴灌,全年减税降费9800万元,兑现稳岗补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62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823人;金融机构支持复工复产银企对接活动成效显著,累计为企业提供纾困贷款5.5亿元、延期还本付息3.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6733户、“个转企”120户,有效稳住了基本盘,经济逐季回升向好。预计到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正增长目标。
——项目建设呈现梯度。产业链招商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优先发展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奖励办法等惠企政策组合发力,15万吨废弃菌包循环利用等20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正式签约,招商准度、引资规模、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位列地区第一。重大项目逆势而上、再攀高峰,天桥岗滑雪场、北部园区三期四期等重点项目调规落位,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园等70个超500万元项目压茬开工,年产1万吨特种石墨等30个超50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投资规模、投资强度、产业项目比重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蛟河抽水蓄能电站盛大开工,强势领跑全省“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工程建设,标志着我市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战略性一步。
——三次产业拉伸维度。现代农业提质增效,479公顷土地整治、11.3万亩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项目深入实施,粮食产量突破90万吨。黑木耳产业集群项目高效推进,黄松甸千棚灵芝喜获丰收,2个灵芝孢子粉GMP车间相继建成;伯特利等2个千头牛场投入运营,发放肉牛贷款5596万元,肉牛饲养量达到21万头、净增2.6万头,吉林地区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工业经济承压转型,天翔炭业等4户企业技改扩能,洁净新能源等2户企业产值实现翻倍增长,得利斯食品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跻身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500强;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4%提升到4%,松花湖管业等3户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松江管道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工业经济在承受疫情冲击带来的市场需求减弱、生产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以“低开高走”的态势稳步恢复、逐月向好。服务业回暖复苏,家电夜卖、餐饮外卖消费节等商贸活动有效开展,后备箱集市点亮夜经济,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第21届红叶旅游节云上开幕,“一湖三园”基础设施更新提级,红叶谷光影夜游成为旅游新爆点,全年接待游客、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城乡颜值再上高度。“三区三线”科学施划,国土空间体系和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坚持建新与更新一体推进,上海路等4条道路竣工通车,长安大桥减荷维修;天润华府等精品小区接续开发,文明小区等28个老旧小区111栋楼实施改造,小区环境深度清理实现全覆盖;红叶广场提档升级,首钢漪园获评全省“最美口袋公园”;新增热源165蒸吨,改建供热管网25公里,城区实现有机更新、功能提升。坚持镇区改造与乡村建设协同推进,白石山镇、漂河镇等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整体跃升,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成功打造,惠及驻地群众8.6万人;302国道威虎岭至白石山段改建项目如期竣工,101.4公里农村公路、5座危桥完成改造,我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坚持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漂河镇克马沟段侵蚀沟治理项目启动实施,疏浚河道163公里,绿化公路43公里、河堤10公里;秸秆离田及机械购置补贴落地见效,全域禁烧有效管控,23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黄松甸镇、庆岭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城乡承载力和宜居性持续提升。
——民生答卷更具温度。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财政投入的87.3%用于改善民生。二实验等2所公办幼儿园开园招生,公办园招收幼儿比例由35%提升到50%,一中等29所学校基础设施完成改建,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补充教师201名,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同比增长24.3%,中考高分段人数占比位列外五县第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人员待遇转为财政全额保障,中医院业务用房建成交付,15所基层卫生机构补充医疗设备154台套,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实现跨省结算。全民健身中心修缮一新,儿童体育广场等15处文体活动场所对外开放。23个“市乡村户”四级衔接产业项目扎实推进,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2985元。为优抚对象、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发放各类救助金及补贴9090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388元提高到6396元,社会救助事业中心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先进单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人民调解中心组建成立,富江村、六家子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领导干部“三访一包”机制有效落实,化解信访积案36件,实现党的二十大等特殊节点“三个零”目标。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石材领域专项整治等行动扎实开展,交安委实体化运行,吉林地区基层应急管理网格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食药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我市荣获吉林地区食品药品A级县区。“云剑2022”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新发八类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实现100%,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政府效能跑出速度。“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乡镇街全流程审批系统省内率先覆盖,全城通办政务服务圈加速形成;“不动产登记+水电”联动过户上线推出,政务服务事项即办率由30.4%提高至40.3%,办理时限整体压缩64.5%。营商环境“跃升年”活动有效开展,“中午不休息、周末也办公”延时服务暖心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权限下放,社会投资一般工业类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9个工作日,天岗园区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一区两园”管理模式高效运行,产业布局、发展方向更趋合理。农村“三变”改革有序推进,254个行政村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顺利完成,土地规模化经营比重达45.2%。“交巡所”改革在吉林地区率先启动,社会面实时警力增长145%。府院联动深入推进,30件人大建议、62件政协提案按时办结,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意识形态责任全面压实,政府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政府网站】http://www.jiaoh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