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内蒙古]-[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磴口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西南部河套平原的源头,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邻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素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常住人口9.1万人,有汉、蒙、回、满等24个民族。全县辖5个苏木镇、5个农场公司,县境内驻有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古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县政府所在地巴彦高勒镇。
地域面积: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以沙地、山地、平原为主,有“七沙二山一平原”之称
海 拔:境内平均海拔1047米
黄 河:黄河流经县境52公里,年引黄河水量3.66亿立方米
沙 漠: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占地426万亩
湖 泊:160多个,超过百亩的湖泊146个
耕 地:165万亩
林 草:覆盖率37%
人 口:总人口10.9万人,常住人口9.1万人,有汉、蒙、回、满等24个民族
磴口县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土地肥沃,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在全国首屈一指,独特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和糖分积累,适宜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8.8℃
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
年均降水量:143毫米
平均风速:7.15米秒
年均蒸发量:2493 毫米
最大冻土深度:97厘米
年均无霜期:159天
交通区位
磴口县位于巴彦淖尔市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的交界处,处于呼-包-银-兰经济带中心位置,毗邻蒙西能源化工集中区和呼包鄂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是自治区打造沿黄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协作区的成员单位。境内集聚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要素,构成了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将磴口与全国各地紧紧相连。
公路:G6京藏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
铁路:包银高铁磴口西站、包兰铁路巴彦高勒站及货运站位于境内,临哈铁路穿境而过;
航空:国内主要城市航班当日通达,距乌海机场70公里、巴彦淖尔机场90公里、银川机场260公里、包头机场320公里。
水资源充沛
黄河对磴口县情有独钟,从上游一路奔腾而来,在磴口县52公里境内,舒广袖,舞长裙,在乌兰布和沙漠泼洒出160多个湖泊,造就了名副其实的“百湖之乡”。
磴口县水资源丰富,全县年平均水资源储量约6亿立方米,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全县水域面积24万亩,湿地面积6.5万亩。充沛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态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土地资源丰富
磴口县土地总面积552万亩,其中耕地165万亩,境内乌兰布和沙漠占地426万亩,黄河水灌溉渠系纵横交错,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少有的有水沙漠。有80余万亩土地可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可开发量超过2400万千瓦。按照国家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将落点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
乌兰布和沙漠大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
2022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在自治区乌兰布和、库布齐、腾格里沙漠布局建设4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已经批复,自治区在巴彦淖尔市境内规划建设12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850万千瓦、风电35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建调峰火电4x100万千瓦。磴口县位于该基地的核心区域,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其中:光伏85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此外,根据换流站和升压站选址,4x100万千瓦调峰火电项目配建到磴口县系统支撑能力更强,更具优势。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7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86万吨。
主动产业及产业导向
新能源产业链及新材料
磴口县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具备规模化开发的先天优势,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平均风速7.15米/秒以上,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强度高,年辐射总量约6400兆焦耳/平方米,是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目前已有国能、国家电投、国电电力、蒙能、阳泰、华盛绿能、神华国华等14家光伏发电企业入驻。目前,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达77万千瓦,在建99万千瓦,新增光储+生态治理项目260万千瓦,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已获批,预计五年后,全县新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30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跨越赶超,成为磴口未来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
产业导向
磴口县将紧紧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追风逐日,造就大好“风、光”,积极谋划“绿电+产业”的发展模式,全力建设乌兰布和沙漠大型可再生能源外送基地。在布局新型储能设施、风电、光伏、光热、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电解制氢上持续发力,推动光伏支架、光伏组件、电池片、风机塔筒、风机叶片、风机齿轮箱等新能源配套关键零部件、辅件、辅料生产项目及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绿电替代等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落地磴口。通过引进风光氢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努力培育制氢、储运、加氢应用、燃料电池等氢能产业项目,带动氢基化工、氢能物流、天然气加氢及氢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化发展,争创自治区新能源创新发展高地。
有机乳品产业
依托乌兰布和沙漠的有机资源优势,磴口县不断培育壮大乳品产业和饲草产业,形成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一体化的全程有机乳品产业链,拓展出一条沙漠生态治理和农牧业经济循环协同推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5.75万头,有机奶产量将达到38万吨,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奶牛养殖大县、全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县。
饲草种植:全县青储玉米、苜蓿、燕麦和菌草等饲草种植面积45.8万亩,其中,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8万亩、紫花苜蓿种植面积13.3万亩、燕麦及其它牧草种植面积4.5万亩。到2025年末,全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将达到52万亩。
奶牛养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50家,全县奶牛存栏15.5万头,其中有机奶牛7.9万头。年产鲜奶74万吨,其中有机奶38万吨。到2025年末,全县奶牛存栏将达到25万头,原奶年产量突破120万吨,其中有机奶年产量突破48万吨。
乳业加工:县内有蒙牛、圣牧、乌兰布和等乳品生产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鲜奶70万吨,产值60多亿元。
产业导向
磴口县持续推进奶业振兴,坚持草业、牧业、奶业、产业协调发展,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品牌建设上重点发力。围绕乳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乳产品种类,优化乳产品结构,重点引进乳品精深加工、民族奶食品生产等项目,全力打造全国最大有机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绿色农畜产业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磴口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所产的农产品风味独特、品质一流。盛产优质小麦、玉米、马铃薯、葵花、番茄、蜜瓜、辣椒等名特优农产品,地方特产华莱士瓜拥有“磴口华莱士瓜”产地证明商标,黄河鲶鱼、鲤鱼、鲫鱼久负盛名,有机奶牛、肉羊、肉牛、生猪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荣获“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中国油葵之乡”“国家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全国产粮大县”“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称号。
得益于土壤深厚、绿色无污染的地域优势,磴口县产出的华莱士瓜、白莲脆、酿酒葡萄、沙漠山药、番茄等农产品享誉全国!圣牧高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王爷地有机中(蒙)药材分别入选“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序列;蒙牛、圣牧乳制品,上海佳格食用油,中粮、泰顺番茄制品成为国内知名产品。
小 麦:种植面积约8.5万亩,年产量约3.8万吨,所加工的面粉品质优良,制作的面食麦香浓郁,口感柔韧。
玉 米:种植面积约70万亩,年产约51万吨。
向日葵:种植面积约30万亩,年产约8.4万吨。所产花葵粒大易嗑,香脆可口。油葵籽粒饱满,含油量高。
马铃薯: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约16万吨。
番 茄: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约14万吨。所产番茄营养丰富,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辣 椒: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干椒1.3万吨。
瓜 类:种植华莱士瓜、香瓜、西瓜等瓜类面积约5.5万亩,产量10万吨以上。所产瓜类甘甜可口,香味独特。
禽 类:家禽饲养量达到14万羽。
畜牧业:全年牲畜饲养量达到110万头,肉羊饲养量81.7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3.88万头,肉牛饲养量达到1万头。
渔 业:渔业生产面积达到17万亩,出产黄河鲤鱼、湖泊草鱼、鲫鱼、鲢鱼、螃蟹等各类水产品4900多吨。
磴口县依托乌兰布和沙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将沙漠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发展光伏+治沙、光伏+林草、光伏+农业等,一体化推进产业发展,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有效路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推动县域绿水青山优目良生态资源良好转化,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目标。现已建成万亩光伏产业园、中以防沙治沙项目区、王爷地肉苁蓉基地、圣牧高科有机牧场等,入驻肉苁蓉、酿酒葡萄、现代牧业、光伏发电沙产业经营主体60余家,经营面积近80万亩,产业治沙成为加快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重要增长极,形成了内蒙古西部独有的沙漠有机区域。
产业导向
依托优质农畜资源,磴口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粮油、果蔬、畜产品、生态渔业、农畜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冷链仓储物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
中(蒙)药材产业
磴口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气候以及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成为发展有机中(蒙)药材产业的最大优势,所产药材有效成分均高于国内其他省市产区,尤其以肉苁蓉、甘草、枸杞等为代表的中(蒙)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品质优良,享誉全国。
肉苁蓉 仿野生种植面积约12.8万亩,年产鲜苁蓉约1.5万吨,主要成分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均在3.0%以上。
甘 草 属于全国最佳道地产区,是国药、北京同仁堂的原料基地,仿野生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约1.65万吨,甘草含苷量1.5%以上,甘草酸含量3.2%以上。
产业导向
磴口县将积极推动沙漠生态治理与中(蒙)药材产业有机结合,重点引进药物调理、药食兼用、生物医药、保健品生产等产业项目,全力打造有机中(蒙)药材产业基地和内蒙古西部“中(蒙)药材之都”。
同时,依托70多万亩的玉米种植资源,进一步拓展延伸玉米精加工产业链条,以玉米淀粉为支撑,引进氨基酸、有机酸、淀粉糖等产业链项目,带动生物医药、营养保健和食品工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
历史文化悠久
磴口地区早在原始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秦汉时期是屯垦戍边的军事要塞,朔方郡所设十县中,三封、窳(yǔ)浑、临戎三处古城遗址就在今天的磴口县境内;阴山岩画、长城障塞烽燧群、朔方郡下辖三县古坡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盛公天主教堂、阿贵庙、沟心庙汉墓群、沟心庙遗址、巴音乌拉石板墓群、三盛公水利枢纽、三盛公粮库旧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旧址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成为推动磴口发展的不竭动力。
旅游资源富集
磴口县旅游资源富集,北有横亘绵延的阴山,庙宇、神泉、古迹隐没其间;南有波涛汹涌的黄河,雄浑巍峨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坐落其上;西有浩瀚无垠的沙漠,湖泊、绿洲镶嵌其中;东有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乡村振兴样板区分布其间,涵盖了全国旅游资源八大类的全部,构成了塞上水乡与沙漠风光交织、沙水合一的独特风景,是内蒙古西部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县,现有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纳林湖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沙漠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6处。
产业导向
磴口县将全域旅游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文化与旅游、生态、康养、研学等深度融合。精心谋划沿河、沿山、沿沙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充分发挥三盛公水利枢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影响力以纳林湖、金马湖、冬青湖等优质旅游景区带动作用,依托山水沙生态景观资源,重点引进黄河文化、百湖湿地、观沙越野、阴山历史、兵团精神、红色研学等旅游开发项目,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迎更多游客打卡“百湖之乡”,欣赏“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全力打造内蒙古西部旅游胜地。
投资与服务
磴口工业园
磴口工业园成立于2003年,2004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整合保留,2006年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省级工业园区并纳入公告名录。2022年整合为巴彦淖尔河套农畜产业开发区(磴口工业园),园区可用地资源充足,规划面积42.22平方公里,已具备建厂条件面积7.55平方公里。园区主导产业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产业链及新材料产业,正在积极申报化工集中区。现已入驻51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
磴口工业园持续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服务功能。现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建成日处理3.4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园区完成道路建设26公里,自来水管网21公里,中水管网50.3公里,污水管网21公里,蒸汽管网10.4公里,供热管道6.2公里。固废填埋场扩容项目正在建设,智慧园区平台已建成。园区已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同时持续提高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完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工业园特色化、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