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邯郸市肥乡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自然地理】
邯郸市肥乡区总面积约503平方公里,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辖区东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处东经114°37′至115°01′、北纬36°29′至36°40′。东与广平县交界,南与成安县相连,西与邯山区接壤,北与永年区、曲周县毗邻。地势呈北东部较大、南西较小,北东走向较长的不规则形状。
肥乡全境处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西南略高,东北略低。区境东西横距35公里,南北纵距16公里。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较短。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土壤包括褐土和潮土两大类,其中褐土面积43万多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6.8%。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次为高粱、豆类;经济作物有棉花,次为瓜果、蔬菜、芝麻等。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槐、椿、桐等。其中以杨、柳、榆、槐为最多。果树有枣、苹果、梨、桃、杏等,其中枣树分布最广。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木本植物80余种,草本植物几百种。
【行政区划】
2016年9月30日,撤销肥乡县建制,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划为肥乡区行政区划,肥乡区人民政府驻地肥乡镇南关,位于广安路东一号,辖九镇:肥乡镇、天台山镇、辛安镇镇、大寺上镇、东漳堡镇、西吕营镇、毛演堡镇、元固镇、北高镇。
【经济发展】2022年肥乡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制定了区稳经济“1+18”政策体系及若干措施,累计退税3.41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有力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止跌回稳、后程发力,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部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20亿元大关,完成20.51亿元,同比增长15.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09亿元,同比增长29.08%。预计全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3.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0%、6.9%。
【城乡建设】
2022年,我们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功能,城乡融合更加充分。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深入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全力推进“三拆四治五提升”,正义街南延、兴安路改造等工程全部完工,16个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厂提标等工程圆满完成,亮化城区道路3条,改造提升公园4个,新增城区停车位1000个,我区获评2022年全省第一批“洁净城市”。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6.5公里,改造农村户厕4168座、公厕135座,2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在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田寨村入选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路网建设实现突破。京港澳高速邯郸东南环支线与309国道互通项目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准,邯肥快速路项目列入全省交通干线路网规划,幸福大道西延至107国道完成跨区路线勘测,多条交通“大动脉”融入主城区的战略谋划迈出重大步伐。
【历史文化】
肥乡历史悠久,赵武灵王在此建造了供夫人游玩的“夫人城”和防魏入侵的赵长城。东汉时期,曹操曾在此设置屯田官屯田,历时67年,富庶一方百姓。肥乡作为区域名称,源于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四年。相国肥义为保全幼主而血染沙丘宫,为嘉许肥义以身殉国的壮举,赵惠文王便将邯郸东部作为肥义的封地,让其子孙世袭享用,故此地称肥乡,意取肥义之乡。三国魏黄初二年置县(公元221年),迄今已近1800年历史。
在历史上,肥乡县(区)的名称、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曾发生多次变化。在1940年10月,为纪念抗日县长马功岑曾改名为功岑县。1945年11月15日,肥乡县城宣告解放。1949年8月,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地区,在1993年邯郸地市合并后,隶属邯郸市。2006年,永年县郝庄、清凉寺两村划入肥乡县管辖。 2016年9月30日,撤销肥乡县建制,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的行政区划为肥乡区行政区划。
肥乡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有北宋圣相李沆,有明代“一门两尚书”户部尚书张学颜和骠骑大将军张懋忠等,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宝贵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肥乡人奋发图强。
文物古迹和遗存众多。现存有平原君赵胜墓、圣井、窦默墓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井堂寺、李沆碑等历史文化古迹,拥有东马寨皮影、南营四股弦、张庄土织布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底蕴深厚。
【政府网站】https://www.fx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