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盐山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盐山县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部,地处华北滨海平原,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2乡,45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1万。东邻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东,距北京市280公里,天津市150公里,济南市160公里,黄骅港55公里,素有“冀鲁枢纽”、“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又是“两省”(河北省与山东省)“三市”(沧州市、德州市、滨州市)的中心。盐山县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环渤海经济区开发县”,是我国最大的管道装备制造、研发和产品集散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赋予了盐山独特的发展魅力,盐山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管道装备制造业是盐山的支柱产业,沧州市重点扶持的第二大主导产业,又是拉长河北省钢铁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盐山县因管道装备制造业而闻名,经过4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省知名的重点产业集群,先后被省有关部门评为“河北省重点产业集群”、“河北省重点出口集聚区”、“省级示范产业集群”、“河北省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河北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河北省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河北省军民结合示范园区”;盐山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工业聚集区,被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命名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商务部五矿商会认定为“中国管道管件出口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管道装备制造企业1947家,总资产100多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多亿元,年吞吐钢铁量近1000万吨。管道装备产业达21大类、2400多个品种,其中管件产品达12大类、2200多个品种;管材达到5大类、200多个品种;整机成套产品达到4大类、60多个品种。形成了核电火电风电、输油输气、市政管网、整机装备四大产业链条,整个产业对全县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超过60%。全县目前拥有产业工人8万余人,在外营销人员达3万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部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40%,其中高压特种管件达到60%,远销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时期,实现了六个转变。
四个时期:
一是萌芽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产业处于零星发展状态,有一定数量生产低压管件的小企业涌现,一批家庭小作坊式的加工户随之衍生。一批人在闯市场、做营销、搞生产中掌握了一技之长,积累了原始资本和一定的生产、营销经验,为产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是发展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2年前后。在“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的发展大环境下,一批企业借国家开放搞活的东风,大胆解放思想,靠敢闯敢干迅速将企业做大,龙头企业开始显现,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数量有了新的提升。到2002年底,全县管道装备制造企业接近百家,企业总资产4亿元,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原公司资产率先突破亿元。
三是集聚期。自2002年至2006年。这五年是盐山管道装备业发展最快时期。在县委、县政府“凤还巢”工程的招引下,企业内引外联,出现了“人回转、钱回流、厂回迁、业回创”的新局面,一大批外出做销售的人员返乡投资兴业。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单体规模不断壮大,关联度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了一批资产超亿元企业。五年间,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增长了6倍;总资产增长了9倍;年销售收入增长了12倍。园区渐成雏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
四是扩张、提升期。自2007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至今。这一时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了“固化基地概念、完善基地功能、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打造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的扩规升级,并逐步向成熟期迈进。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产品占据中高端部分市场,产业体系轮廓逐渐清晰。
六个转变:
一是由农变工。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成了以管道装备制造业“一业独大”,矿山输送机械、体育器材、机床附件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工业化率达到58%。由昔日贫穷落后的农业弱县转变为生机勃勃的工业大县。
二是由散变聚。从原来的企业零星分散布点,到逐渐形成“企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向城区靠拢”的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0.33平方公里。园区内正在建设国家级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物流中心,为园区配套的电子商务中心已投入使用,管道装备中央商务区已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集商务、金融、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区,为园区提供强大的支撑。
三是由低变高。生产设备更先进,研发能力更强,企业资质水平更高,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全县拥有生产加工管道装备的各种设备2500多台(套),部分企业已拥有生产整机的能力。沧海、恒通、电力管件三家公司自主研制的X80高钢级管件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成为西气东输专门供应商,全国仅有五家;中原公司生产直径2750 mm高钢级螺旋管填补国内空白;宏润公司生产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通过3万小时安全试验,打入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24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中原公司“世兴”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名牌和优质产品达到15个。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宏润核装备被确定为核电管道国产化研发成员单位和全国电站配管标准主要制定单位,中原公司制定的《输送流体用热轧钢管标准》荣获200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昊天节能装备有限公司参与制定ISO23221《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国际标准,填补沧州市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空白。盐山正在成为诞生管道装备制造业行业标准的地方。
四是由小变大。小作坊变成大厂房,小加工变成大协作,小订单变成大工程,小生产变成大基地,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92家,形成了以宏润、恒通、凯瑞等为龙头的核电、火电装备产业链,以中原、沧海等为龙头的输油、输气装备产业链,以昊天等为龙头的市政管网装备三大产业链条。
五是由少变全。产品种类更加齐全,不论是油气输送、石油化工,还是市政管道、电力管道,都能生产、都能供应。管件产品达到12大类、2000多个品种;管材产品达到5大类、200多个品种。盐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生产基地和管道产品大超市。
六是由内变外。坚持内资、外资一起上,实现“存量转型升级”和“增量高特精尖”并举,经济的外向度进一步提高。中日合资的河北兴亚公司等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马来西亚客商独资3.5亿元的复合不锈钢制管等一批新外资项目正在开工建设。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外贸成为企业的重要营销方式,全县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已达400余家。
五个特点:
(一)群体规模大。截至目前,全县管道装备企业总数达到1947家,其中规模以上管道装备企业92家,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从业人员8万多人,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超过了60%。
(二)品类齐全,营销网络健全。全县的管道装备可分为弯头、三通、弯管、集合管、异径管、阀门、螺旋钢管、无缝钢管、耐磨、防腐保温管道、电站设备等,管件产品达到12大类、2200多个品种,管材产品达到5大类、200多个品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其中高压特种管件的市场占有率60%以上。全县在外营销人员达3万人,产品涉及电力、石油、化工、市政管道等多个领域,全国除西藏外所有地级市都建有销售机构,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县内建成了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电子商务中心,上百家企业开通了电子商务,成功召开两届“中国(盐山)管道装备网络展览会”,国际、国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资质水平高,创新研发能力强。全县管道装备制造业已有426家企业通过ISO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四分之一的企业获得电站压力管道产品制造资质证书,72家企业被电力、石化两大总公司确定为定点供货单位,10余家企业获得ASME、API认证。目前,盐山产业中有中国著名品牌1家,中国驰名商标4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3个,河北省名牌13个,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6个。全行业拥有专利和使用新技术121项,实用新型技术51项,有24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X80纲级管件、大口径后壁螺旋管、耐磨管道、保温管道均为该产业领域尖端产品;中原公司制定的《热轧钢管标准》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宏润公司研发的2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5万吨热挤压厚壁合金钢管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04专项”,拥有目前世界最尖端热挤压厚壁合金技术,宏润公司成为世界生产此类钢管最大的厂家。此外,世盛公司管道防腐技术,电力公司石油钻采顶部驱动技术,兴亚公司球墨铸铁技术,沧海公司核电管道加工技术都在同行业内领先。全县50多家重点企业与清华大学、天津焊接制备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宏润核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数家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相继诞生,盐山管道制造基地正在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四)龙头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完善。全县规模以上企业92家,集团企业5家,管道制造产业涌现出中原、宏润、沧海、昊天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宏润核装备成为国内第二家、全球第四家能够生产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企业,是国内同行业资质水平最高的企业,并率先进军核电管道国产化;国内共拥有5套最大的螺旋钢管和热轧钢管生产设备“Φ2420mm螺旋管机组”,中原公司就占了2套;昊天节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既能研发生产保温管道,又能生产聚乙烯外护管,并且承接安装施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县已形成以宏润、恒通、凯瑞等为龙头的核电、火电装备产业链,以中原、沧海、电力等为龙头的输油、输气装备产业链和以昊天、汇东等为龙头的市政管网装备产业链等不同市场需求的三大产业链条群。无论是油气输送,还是煤盐运输,无论是电力,还是供暖,凡是涉及管道的,凡是市场上需要的,都能生产,都能配套。
随着新产品不断研制成功,盐山管道产品的营销机构也遍布全国各地,全国除西藏外所有地级市以上城市都有盐山管道的营销机构,并且与中石协、中设协等多家国家级协会建立了产业信息共享机制,能够及时通过管道装备制造业协会向各企业提供产业、产品和招投标信息。同时,盐山管道装备产业不断扩大直接出口规模,在沙特、阿联酋等中东主要产油国设立了代理商和分公司。
(五)产业聚集度高。盐山工业聚集区位于盐山县城东部和南部,于2003年开始规划建设,2006年实施整体开发。聚集区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以宣惠河为水系呈哑铃形分布,与县城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发展。县委、县政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的要求,于2009年7月,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工业聚集区2009-2020年总体规划》和《工业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8月,聘请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工业聚集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为产业长远发展、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为加强对聚集区的管理和服务,成立了盐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处级规格配置,设有“一办、四部、一所”,即办公室、财务工作部、项目服务部、规划建设部、招商部、公安派出所。管委会对聚集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全程服务。为加快聚集区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多项关于推进聚集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聚集区基础设施。先后投资10多亿元,实现了路、水、电、气、邮、讯,土地平整“六通一平”,建成35千伏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一座,天然气门站一座,污水处理厂一座,开发面积达14平方公里。
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吸引企业入园发展,使园区内的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共生关系更加紧密,产业集群度不断提高。其中蒲洼城工业区以龙头企业为主,正港工业区以超亿元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为主,基本形成了定位明确、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园区聚集体系,基本实现了以聚集促发展,以聚集促提升、以聚集促进步、以聚集促良性互动的园区建设目标。同时,规划建设了管道装备中央商务区、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等生产服务性配套项目,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建立了管道装备高端论坛和网络展览年会制度。盐山工业聚集区已成为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承载力强的高端产业平台,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省确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省级工业聚集区”。

【政府网站】http://www.chinayansh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