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保定市满城区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满城是千年古县,2015年5月,实施了撤县建区工作,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现辖6镇5乡、183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0.99万。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昆、保沧、保阜、荣乌4条高速过境,距京津150公里、石家庄120公里、雄安新区50公里。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草莓之乡、华北生活用纸产业基地、省级洁净城市等荣誉称号,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太行山余脉,中部为山区和平原过渡带,东南部为山前冲积平原。东南部最低海拔16.5米,西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
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2.9℃,日照2412.7小时,无霜期190天,平均降水量546.5毫米。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65189.20公顷,其中湿地209.49公顷,耕地16548.88公顷,种植园用地11689.40公顷,林地9672.74公顷,草地10876.6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458.0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58.5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075.37公顷。
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潮土、草甸土三类,褐土占94.68%。其中,山地土壤多为淋溶褐土和褐土性土,其它多为碳酸盐褐土和潮褐土。
水能资源:年平均水资源1.1亿立方米,龙门水库、马连川水库位于西北部,南水北调中线途径我区,并设有一座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地表水厂。主要河流有漕河、界河、龙泉河三条过境河流,另有发源于西原屯的侯河和自龙泉河分出的白草沟河,均为季节性河流。20世纪90年代后,上述河流相继断流。
矿产资源:已探明固体矿产地31处、温泉水1处,有一定储量的矿产地19处,固体矿产资源16种,其中黑色金属矿产1种、有色金属矿产1种、贵金属矿产2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2种。
【历史文化】
满城历史悠久。商周时已有先民村落。战国时为燕南赵北之地。西汉时属中山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北平县。东晋后,北魏兴起,北齐、北周相继立国,县治归属变动频繁,先析出永宁;次分置永乐;再移名蒲阴(今完县),北平故地并入永乐;永乐又移置故北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乐县为满城县,从此满城县名始见于史。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并入保塞县。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由清苑析出,再置满城县。明洪武十年至十三年(1377~1380年),再次废满城并入庆都(今望都)。尔后,复置满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始建于山区乡村,与邻县相接地带时有划出划入。建国后,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撤区并县,改乡为人民公社,分分合合,归属和区划多次改变。1974年12月,稳定为满城县的区域范围。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满城县,设立保定市满城区,以原满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满城区的行政区域。
进入21世纪,文化事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是11个乡镇文化站、183个行政村、14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文化馆分馆、5个图书馆分馆、1处城市书吧建成投用。二是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公布了下紫口村青年哈哈腔剧团、商顺海木工技术、宫廷龙须酥制作技艺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定市满城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26),将传统杆秤制作技艺、李氏形意拳、西于河代氏糖画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是完成惠民演出93场,惠及群众20万人次,在参加保定市第一届全民健康舞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快乐舞蹈队荣获三等奖。创作抗击疫情主题各类文艺作品226件,22部作品荣获保定“战地飞歌”优秀作品奖,《抗疫壮歌》辑印发行,区文联被保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优秀文联荣誉称号。
2022年,全区文学艺术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踔厉奋发,辛勤创作,无论从作品的创作数量和发表报刊的档级,还是从获奖作品的数量和获奖作品的奖项高度,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年来,区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社会文艺组织围绕迎庆党的二十大、弘扬冬奥精神、讲好满城故事等方面开展采风、创作、研讨、编印图书报刊等活动。举办了“喜迎冬奥会,讲好满城故事”全国征文比赛,并辑印出版了6万字的获奖作品集《长信宫灯的故乡》;举办了“迎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文学、书画、摄影征集展演,共收到近500件作品,评审出了近百件优秀获奖作品。完成了省文联策划、近20万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满城》一书的编纂,编写2万余字文字、图片报送省民协《河北民间文艺地图》,完成“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文化报·满城专刊》的文字撰写。文学类有2篇作品获得省总工会、省残联主办的主题征集、征文活动一等奖。新霓虹文学社获得河北省诗词协会授予的“先进集体”称号。书法类作品有1人入选河北省第十一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美术类有12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展赛中入展。摄影类有7人次在国家、省级赛事中获奖。音乐类作品《走在小康路上》获得保定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基础设施】
近年来,满城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建设日新月异,由过去的一个集镇式的小县城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功能分布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绿化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城区。
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满城城市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立足于推动城区的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等方面大跨越大发展,历届党委政府同心同力,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同时注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增强城区聚集优质要素、辐射周边地区和城乡统筹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城市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和质的突破。
满城区城区规划区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达到了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9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由不足2万人增加到8.88万人;城区内由原先仅有的“十字街”“新开路”,相继建设了环城路、中山路、玉川路、北平路、环城北路、燕赵街、西苑街、育才街、铁东街、宏昌大街等道路。通车总里程63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九横十二纵”的城区路网体系,道路建设较改革开放前呈现数倍增长,出行更加便利;建有供水厂1座,实现了零的突破,日供水能力2万吨,供水管网全长46.6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区天然气普及率居于全市前列;城区内建有综合性公园1座,为国家4A级景区陵山公园,建有人民广场、和韵园、和顺园、和畅园、未央广场、隆基泰和广场、长信、复兴等12座开放式公园,长信公园获评省三星级公园,公共绿地20余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15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2%,绿化覆盖率37%;城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取得了质的突破,建有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转运站1座,另有大册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一座,在建南韩村新兴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座,在建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一座,排水管网全长47.6公里,雨污分流管道21.62公里,日产生活垃圾200吨,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公交车从无到有,万人拥有公交车6标台;中山路、玉川路等6条主干路和110栋楼宇亮化工程扮靓城市夜景;新增城市停车位1455个、口袋公园3个;新改建公厕5座;住宅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翻天覆地,从原先的只有单位公房平房和单位家属楼,到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新建住宅小区迅速增长,目前共有永乐园、永欣园、宏昌园、怡宁小区、中景华庭、兰汀风景、九州盛世名门、清华在水一方、西山花园等30余个住宅小区,40余座高层建筑,人均住房面积31.5平方米。到2020年,地表水厂建成投用。城区供水和雨污分流管网实现全覆盖。总投资2.8亿元的供水管网南延北伸暨城乡(园区)智慧供水工程达到分段供水条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调试。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成“四好农村路”96公里,改造农村危房843户、电网1660公里,全部行政村实现自来水和光纤宽带全覆盖。
京昆高速、保沧高速、保阜高速、荣乌高速、保涞线、良顺线、京赞线、津保北线等国道省道穿区而过。随着通讯业务的迅猛发展,遍布城乡的通信网络建设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全区人民的认可。形成了以4座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7座35千伏变电站为骨架,151条10千伏线路为骨干,3200千米0.4千伏线路为脉络,布局合理、技术装备较为先进的坚强电网。
【政府网站】http://www.manche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