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沧州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地理位置
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河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位于北纬37°29′~38°57′,东经115°42′~117°50′之间。东部滨临渤海,北部与天津、廊坊接壤,西部及西南部与保定市、衡水毗邻,南隔漳卫新河与山东省的滨州、德州相望。东西长181千米,南北宽165千米,总面积14304.2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9.7千米。
沧州市中心北距天津市120千米、北京市240千米,西南距省会石家庄220千米,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南大门。京杭大运河纵穿全境。京沪铁路、京九铁路、朔黄铁路、邯黄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贯穿辖区。2011年6月,京沪高铁通车运营,进一步放大了沧州的综合交通优势,拉近了沧州与京津沪等一线城市的距离。境内有104、106、307等国家公路干线和京沪、京台、石黄、津汕、保沧、沿海、大广7条高速公路通过。高速公路总里程581千米,密度4.3千米/百平方千米,是全国铁路、公路网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河北省“东出西联”的桥头堡。2002年,随着黄骅港的建成运营,结束了沧州有海无港的历史,黄骅港成为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2010年8月,黄骅综合大港建成开航,使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输出港转变为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国际港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沧州市沿海、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凸显,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河北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逐步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沧州地处广袤无垠的冀中平原东部,地势低平,起伏不大,海拔最高17米,最低2米。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西部是太行山山前冲积扇缘的一部分,中部是由黄河、漳河、滹沱河、唐河等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东部为渤海潮汐堆积形成的滨海海积湖积平原。
沧州地跨北纬37°29′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受纬度和地形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581毫米。年积温4785℃,无霜期181天。降水、气温的季节分布及气温的昼夜差别较为明显。历史沿革
沧州境内早在秦以前就已有明确的行政设置。两汉置渤海郡、河间国及章武郡,同属冀州。北魏增置浮阳郡(治今沧县旧州镇),并置瀛洲于赵都军城(在今河间市),辖河间、高阳、章武、浮阳四郡,渤海郡仍属冀州。北魏熙平二年(517年),设沧州于饶安(在今盐山),辖浮阳、乐陵、安德三郡。北周置长芦县(今沧州市区)。北宋以瀛州为河间府。金代置河北东路于河间,辖沧、景(今东光)、寿(今献县)、清(今青县)等州。元代改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沧州改为直隶州,辖盐山、庆云、南皮等县。雍正九年降为散州,属天津府。民国2年(1913年),沧州改称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17年(1928年)属河北省。民国36年(1947年)6月,设立沧市。1949年8月设沧县专区,沧市改称沧镇,为县级镇。1953年,沧镇改为县辖镇。1958年6月和12月,沧县专区先后并入天津专区、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及沧州市。1983年11月沧州市升为省辖市,辖运河、新华、郊区3区和沧县。1986年3月辖青县。1993年7月,沧州地、市合并,成立新的沧州市,辖运河、新华、郊区3个区,沧县、青县、献县、肃宁、南皮、盐山、东光、吴桥、孟村、海兴10个县,泊头、黄骅、任丘、河间4个县级市。1997年11月,撤销郊区,形成现今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沧州市辖新华区、运河区2个市辖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4个县级市,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和孟村回族自治县10个县,设有26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74个乡,辖209个社区,5727个行政村。至2019年底,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所辖64个行政村,移交雄安新区托管,行政区划尚未进行调整。人口民族
人口
全市共有常住人口754.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17万人(由于雄安新区划走原任丘市三个乡镇,导致总人口减少,如果剔除此因素,实际增长3.2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为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城镇常住人口414.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40.17万人,上年末减少11.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91%,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
民族
沧州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较多的城市,是河北省民族工作重点城市之一。全市共有46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27786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56%。其中回族人口241994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87.1%,是全省回族人口最多的城市。此外,全市有满族24661人,蒙古族5270人,其他少数民族5938人。沧州市有1个自治县——孟村回族自治县,9个民族乡,242个民族村。除孟村回族自治县外,少数民族超过万人的县(市、区)有8个,分别是河间市、黄骅市、泊头市、青县、任丘市、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4582人,占全市干部总数的3.3%,其中县级干部64人。全市有民族中学11所,小学50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4044人。
经济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36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15.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33.8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2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38.8:5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7%、45.1%和47.3%。民营经济(除国有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增加值2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8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6万人。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88元,同比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838元,同比增加1594元,增长4.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5909元,同比增加1055 元,增长7.1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回落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5.0%,衣着类下降0.3%,居住类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4%,医疗保健类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6.7%。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56.2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种植业产值261.1亿元,林业产值8.9亿元,畜牧业产值188.7亿元,渔业产值46.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1.5亿元。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8.5万公顷,总产量为457.9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夏收小麦播种面积33.8万公顷,总产量 188.9万吨,下降5.4%;秋粮玉米播种面积 52.5万公顷,总产量261.0万吨,增长6.0 %。棉花播种面积18.1万亩,总产量1.3万吨,下降13.9 %。油料播种面积16.9万亩,总产量4.2万吨,增长10.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7.5万亩,总产量298.9万吨,增长 0.7%。中草药播种面积1.2万亩,总产量 0.87万吨,下降20.9%。
全市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9万公顷,总产量102.4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红枣产量41.1万吨,增长 3.8%;梨产量46.9万吨,增长1.3%;苹果产量4.9万吨,增长2.3 %。
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达40.8万吨,下降2.9%。其中,猪肉产量 18.3万吨,下降6.6%;牛肉产量 3.2万吨,下降18.7%;羊肉产量2.6万吨,下降2.3%;禽肉产量16.8万吨,增长5.4%。禽蛋产量32.5万吨,增长4.5%。牛奶产量13.2万吨,增长10.8%。
全市水产品产量 9.9万吨,增长2.1%。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6万吨,增长11.7 %;捕捞水产品产量 7.3万吨,下降1.1 %。
年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98家,比上年增加 2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 69.8%,比上年提高 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4.2 %,集体企业下降23.9%,股份制企业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0.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3%,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8%。分行业大类看,有2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2.8%、5.2%、21.7%、8.4%、10.7%,这5个行业合计上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0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较大。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29.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6.2亿元。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480.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房屋建筑业总产值337.6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总产值65.6亿元;建筑安装业总产值66.1亿元;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总产值10.9亿元。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233家,比去年增加32家。其中特级资质1家,一级资质27家,二级资质86家;三级资质119家。
四、服务业
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78.8亿元,同比下降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1亿元,增长0.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1亿元,下降14%;金融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169.9亿元,增长8.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94.7亿元,增长7.6%。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71.9亿元,增长2.5%;营业利润25.8亿元,增长109.7%。
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5亿吨,同比增长0.23%,货物运输周转量1218.4亿吨公里,增长0.77%;旅客运输总量1628.73万人,下降59.18%,旅客运输周转量10.8亿人公里,下降60.49%。黄骅港吞吐量完成3.01亿吨,同比增长4.74%。其中,煤炭完成2.17亿吨,同比增长4.8%;矿石完成6636.8万吨,同比增长23.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3.1万标箱,同比增长29.1%。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9216公里,增长12.4 %,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73公里,普通干线(国道、省道)1802公里,农村公路里程16741公里。
全市完成快递业务量32875.4万件,同比增长51.9%;完成快递业务收入32.4亿元,增长40.1%,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8.3%。电信业务总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3.5%。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805万户,同比增长3.1%,其中5G用户为165.2万户,同比增长141.7倍。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6.2万户,同比增长7.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40.0%;第二产业下降2.6%,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第三产业增长17.6%,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1.3:55.6:43.1。分建设性质看,新建项目同比增长13.8%,占投资比重为43.8%;扩建项目同比下降18.5%,占投资比重为12.8%;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同比下降7.5%,占投资比重为23.1%。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6.3%,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下降5.6%。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7.6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建筑工程投资完成238.5亿元,增长37.2%;安装工程投资完成7.2亿元,下降34.3%;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1.2亿元,下降69.9%;其他费用完成110.7亿元,下降14.9%。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521.1万平方米,增长29.6%。房屋施工面积2181.9万平方米,增长38.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27.8万平方米,增长38.7 %。房屋竣工面积98.97万平方米,下降11.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9.41万平方米,下降24.5%。
六、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07.1亿元,下降4.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完成零售额866.8亿元,下降2.9 %;乡村市场完成185.2亿元,下降3.7%。按行业分,零售业完成868.3亿元,下降3.4 %;批发业完成92.0亿元,增长0.4 %;餐饮业完成88.8亿元,下降2.1 %;住宿业完成2.9亿元,下降8.7%。
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13.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完成39.3亿元,下降5.0%;日用品类完成8.5亿元,增长0.7%;中西药品类完成24.5亿元,增长37.4%;汽车类完成118亿元,下降8.5%;通讯器材类完成7.4亿元,增长33.5%;化妆品类完成4.8亿元,下降4.4%;金银珠宝类完成12.5亿元,下降0.8%;石油及制品类完成27.5亿元,下降26%。
七、对外经济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8.3亿元,同比下降14.8%,其中出口171.7亿元,下降6.4%;进口146.6亿元,下降22.8%。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0191万美元, 同比增长11.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家,增资项目10个。从资金来源地看,拉丁美洲超过亚洲跃升为全市外商投资最大来源地,2个项目到资48542万美元,其次为亚洲,39个项目到资23598万美元。从规模看,到位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1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1个。
八、财政与金融
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04.5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5.4亿元,下降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37.5亿元,增长7.1%。税收收入完成512.3亿元,下降0.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317.8亿元,比年初增加647.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30.6亿元,比年初增加575.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807.7亿元,比年初增加92.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714.3亿元,比年初增加442.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96.6亿元,比年初增加315.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017.6亿元,比年初增加126.9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6 家(商业银行19家、村镇银行13家、农合机构14家);证券、期货营业部22家;保险业机构达到64家,分支机构533家;小额贷款公司27家;典当行17家,分支机构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28家。
全年共推动11家企业登陆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市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达166家,其中境内外主板公司9 家、新三板公司29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128家。
全年保费收入218.44亿元,同比增长3.57 %。分类型看,财产险保费收入64.31亿元,增长14.01 %;寿险保费收入154.13亿元,下降0.24%。全年赔付额57.36亿元,增长0.94%,其中财产险赔付30.68亿元,增长2.99 %;寿险赔付26.68亿元,下降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