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河北]-[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石家庄,简称“石”,是河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金融对外开放及批复确定的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全国性商贸会展中心城市、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及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两大地貌,是全国粮、菜、肉、蛋、果主产区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境内京广、石太、石德、石太客运专线、京广高铁、石济高铁6条铁路干线交会,是中国铁路运输主枢纽城市,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市科技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获批国家首批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获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正定)、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仙台山、五岳寨、驼梁)。石家庄市辖8区13县(市),即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井陉矿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晋州市、新乐市。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即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7月河北省批准设立,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由藁城区管辖,曾称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藁城经济开发区)。2013年6月1日,原石家庄辛集市调整区划设置,划归河北省直接管辖。另有3个派出机构(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行使所在地域行政管理权。2014年9月9日,国务院批复河北省政府关于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国函〔2014〕122号),同意撤销石家庄市桥东区、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同时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

地理位置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跨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地两大地貌,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47′(误差±1′),东经113°30′~115°20′(误差±1′)之间,东与衡水市接壤,南与邢台市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位于首都北京西南方向,距离北京市主城区283千米。南北最长处148.02千米,东西最宽处175.38千米。2019年石家庄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3504平方千米(不包括河北省直管辛集市面积960平方千米),其中,8个建置区面积2220平方千米,13个县(市)面积11284平方千米。
建制沿革
石家庄市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北下三汲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西汉高祖三年(前204),始置恒山郡(郡治今元氏县西北)。汉文帝初,因文帝名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高祖十年(前197),改秦时东垣县(县治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为真定县,并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真定国(都城在今东古城)。三国时期,为魏地,分别属常山郡、安平郡、赵国、巨鹿郡、中山国。西晋统一后,分别属冀州常山郡(西晋郡治由今元氏县西北移至东古城,东晋郡治由东古城移至今正定镇)、中山国、巨鹿郡、赵国、博陵国。隋代,分别属恒山郡( 后改恒州,郡治真定,今正定镇)、赵郡(郡治平棘,今赵州镇)、信都郡(郡治今冀州市)、高阳郡(郡治今定州市)。五代时期,属河北成德军节度使,域内有镇州(州治今正定镇)、赵州(州治今赵州镇)、定州(州治今定州市)、祁州(州治今无极镇)。宋代,属河北西路(路治今正定镇)。元代,属中书省真定路(路治今正定镇)、保定路(路治今保定市)、广平路(路治今永年县)等。明代,属京师正定府(府治今正定镇)、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清代,属直隶省真定府(府治今正定镇,清雍正元年改正定府)、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赵州(州治今赵州镇)、定州(州治初属祁州,雍正十二年改今定州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仍沿清制。1914年,裁府设道。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命令直隶省建立“石家市”,实行市自治制;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又以1273号指令批准将石(家)庄、休门合并,取首尾各一字,更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筹建市制。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取消所有市政公所,废除原来的“市自治”。至此,建市工作遂告搁浅。1938年1月15日,组建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10月7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以秘字第1027号指令,正式批准设立石门市。1947年11月12日石门市解放,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1948年9月26日,石家庄市改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949年1月24日阳泉市划归石家庄市,同年8月又划归山西省;8月1日石家庄市归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为省辖市。1949年石家庄专区初设,辖14县1镇。1958年4月28日,石家庄市由省辖市改为专辖市。1960年5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市。1961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石家庄专区建制。石家庄专区辖石家庄市和25个县。196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衡水专区,石家庄专区所辖衡水等8县划归衡水专区,此后石家庄专区辖石家庄市和17个县。1967年11月21日,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专区改称地区。1967年12月20日,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成立。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78年3月11日,石家庄市划为河北省直辖市。1978年7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1982年8月12日,撤销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恢复石家庄市人民政府。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经济发展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935.1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55元,同比增长5.5%,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翻番”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05亿元,同比增长11%,居全省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2.2%;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进出口总值1341.1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省的30.4%;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43%,“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坚持“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机制,“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脱贫质量成色更足。截止2020年,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1.6亿元、产业扶贫资金2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