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盘点:2024全国10省市新质产业布局重点!]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国家]-[招商产业],内容来源于 [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公众号],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06四川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围绕标志性产品编制产业链、创新链图谱,依托“链主”企业推动重点产业链补短锻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开展成渝电子信息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遴选一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新型显示、核医药、航空航天装备等高技术转化应用产业基地。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力争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军用民用、国企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贡等做大无人机产业集群,布局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及产业化,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集聚发展。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工程,争创第二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布局一批省级集群。加快推动京东方第8.6代生产线、一汽红旗成都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天府软件园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生物经济先导区。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制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设数字经济强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全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构建算力、存力、运力一体化算网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成都建设全省首条智能驾驶示范道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
07河南
壮大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向下梳理延伸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
加快平顶山百万吨尼龙切片、漯河金大地氟硅新材料、商丘力量钻石科技创新产业园、中铝鹤壁镁基新材料、濮阳赛能多晶硅等项目建设。
以郑州、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洛阳、新乡、许昌、鹤壁等地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特色集群。
推动郑州上汽新能源电池工厂、洛阳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等项目尽快投产,争取宇通、比亚迪、上汽、奇瑞等企业生产投放更多畅销车型、中高端车型。
加快洛阳航空装备智创产业园、许昌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基地、新乡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鹤壁卫星互联智造基地、南阳中欧产业园、豫东南高新区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争创新型电力装备、先进农机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建设。
支持郑州、新乡、洛阳等地布局生物药,驻马店、商丘、周口、开封、平顶山等地发展化学药,南阳、信阳、济源等地建设现代中药生产基地。
推进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国药生命科学谷、驻马店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超级工厂”等项目建设。
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氢能储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积极开辟新赛道,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08河北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钢铁、石化、食品等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加快钢铁行业产品向材料级方向转型,打造世界一流铁基新材料集群。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让更多的燕赵名品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发展,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壮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发展,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实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加快国家物流枢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让先进制造业尽快挑起大梁。
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20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全面推动十万企业上云工程,加快石家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抓好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雄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让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释放。
09福建
加快打造县域重点产业链,引导每个县域做强1一2条重点产业链。深入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新开工建设项目载体超2000万平方米;大力实施世界一流企业、制造业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0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以上,推动更多企业练就“独门绝技”、掌握“硬核科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宁德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未来产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办好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挥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作用,全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壮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2万亿元。
推动海洋经济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大力发展海洋信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临港石化、深海养殖等产业,支持福州(连江) 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办好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挺进深蓝,向海图强。
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支持漳州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0湖南
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头部企业培育招引,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高端化发展。
巩固延伸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娱旅游等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成果应用和就地转化,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打造彰显湖南特色优势的国内外一流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新能源、数字、大健康、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紧跟全产业链发展趋势,加快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力争在新赛道上取得新优势。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加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突破,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步伐,数字经济增长15%;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共融”,推进服务型制造,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超过42%;推动原地倍增、招引新增“两增并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和以商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