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广东]-[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梅州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位置和面积】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与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全市土地总面积15876平方千米,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梅州市人民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地质和地貌】梅州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梅州处于华南褶皱系的南部,有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四种走向的断裂带。境内总体地势北高南低,由闽粤赣边境逐渐下降到梅县、兴宁等盆地后又重新高起,再逐渐下降到潮汕平原。按地貌形态可划分为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的平原(盆地)、阶地、台地、丘陵和山地五大类。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第一高峰。山地主要有七目嶂、铁山嶂及梅、蕉、平山地。
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属于梅州市第一大盆地;梅江盆地,面积约120平方千米;蕉岭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汤坑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水文】梅州境内河流众多,分属韩江、榕江、东江三大水系。主要的河流有韩江、梅江、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梅潭河、汀江、大胜溪、丰良河、八乡河、榕江北河等。(梅州市水文分局)
【生态环境】2021年,梅州市有自然保护区49个,总面积17.44万公顷,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共6.14万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共8.64万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共2.66万公顷。全市森林公园93个,总面积7.6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分别是广东神光山、广东雁山湖、广东南台山、广东镇山和广东阴那山森林公园,面积共0.84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7个,分别是广东天鹅山、广东长潭、广东双髻山、广东丰溪、广东五虎山、广东韩山和广东蒲丽顶森林公园,面积共1万公顷。全市湿地公园6个,面积共0.09万公顷。全市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阴那山和五指石),面积共0.19万公顷。全市地质公园1个,面积0.37万公顷。(梅州市林业局)
2021年,梅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4,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第2名。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优良,达标率为100%。主要河流水质以优良为主。韩江跨界交接赤凤断面为Ⅱ类水质,榕江北河跨界交接龙溪断面为Ⅲ类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梅州市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环境质量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总体有所上升。(梅州市生态环境局)
【气候】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且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具有夏日长、冬日短、气温高、光照充足和雨水丰盈且集中等低纬气候特点,又具有冷热悬殊、气流闭塞,易有旱涝灾害,地形小气候突出等山区气候特点。梅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矿产资源】
梅州市处于武夷成矿带的南缘,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54种。其中,48种进行了地质勘查,已利用的30种。矿产地共321处,其中储量规模达中、大型的61处,占19%。探明储量的矿种主要有煤、铁、锰、铜、铅、锌、钨、锡、钼、锑、银、稀土、石膏、膨润土、珍珠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及地热,其次为钛、钒、钴、铋、金、铍、铀、萤石、冶金用白云岩、硫铁矿、钾长石、叶腊石、高岭土、陶瓷土、饰面用大理岩、饰面用辉绿岩等;大中型矿床有:梅县区玉水硫铜矿、嵩溪银锑矿、银屎铅锌(银)矿、琯坑钨矿、五华县汶水、五华县洋圹钨矿、五华县白石嶂钨钼矿、兴宁市铁山嶂铁矿、兴宁市霞岚钒钛磁铁矿及平远县尖山铁矿、丰顺县尖笔岽铅锌矿及丰顺县汤坑镇邓屋地热等。
梅州市优势矿种有稀土、陶瓷土、水泥用灰岩、地热、煤炭等。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17万吨,水泥用灰岩保有储量约14亿吨,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约1.44万吨,发现地热矿点44处。
【人口】2021年末,梅州市户籍人口541.68万人,常住人口387.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3.0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38%,比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99万人,出生率8.69‰;死亡人口2.84万人,死亡率4.94‰;自然增长人口2.15万人,自然增长率3.74‰。
【语言】梅州市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坑、汤南、留隍3个镇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南、闽东、粤) 之一,以梅县话为代表,以古汉语为母体发展而成,与普通话近似。改革开放后,梅州市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重点抓好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及农村基层的普通话推广工作。(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民族】2021年,在梅州市内居住的有畲族、壮族、瑶族、满族、回族、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80800多人,其中户籍人口9948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70900多人(人数随时间、季节变化而有增减)。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丰顺县潭江镇凤坪畲族村全村156户950人,其中畲族107户608人。
【宗教】2021年,梅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宗教活动场所492处,其中佛教319处、道教23处、天主教34处、基督教116处;市、县宗教团体36个,教职人员1089人,信教公民25万余人。(梅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行政区划】
![](https://www.meizhou.gov.cn/img/0/328/328913/2363202.png)
【市花】
梅州市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的称谓。域内多见古梅。1993年,梅花被评为梅州市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