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分析(附产业现状、重点产业布局、产业发展规划等)]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湖北]-[招商产业],内容来源于 [中商情报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3.新兴特色产业
湖北全力布局新赛道,选取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量子科技、现代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材料、低碳冶金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打造若干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
算力与大数据领域,聚焦核心算法、计算器件、计算系统、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数据采集、机器学习、海量数据处理、数据真伪识别等关键环节,建设布局一批高水平链创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支持武汉智算中心扩容提升,按需布局一批先进智算设施;支持武汉创建国家超算中心,加快武汉超算中心(二期)、武汉中科云超算中心建设,打造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算力设施集群。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人工智能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实施以武汉、襄阳、宜昌三大科创中心为核心支撑,以“光谷”“车谷”“网谷”三大区域载体为先导引领,以产业底座、融合应用、行业服务三大核心领域为突破方向的“333”发展路径,将湖北打造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湖北省的软件产业链主要涵盖软件产业、信安产业和信创产业,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软件、信安、信创三大产业的创新高地,同时要实现产业链条全面升级,应用场景深度释放,产业格局充分拓展,以及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量子科技领域,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推进“量子芯片和元器件”、“量子精密测量”“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机及量子计算服务”“量子功能材料”等五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依托武汉光谷打造“量子谷;深化与合肥、济南、上海、北京等地量子科技产业协同,错位竞争、融合发展。
现代纺织服装领域,到2025年,以武汉为中心建设一批纺织品服装交易平台,实现终端市场引领;依托产能集聚区,建设一批面辅料交易市场;以服装、家纺等为重点,建设一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示范基地,拓展市场空间,带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发展。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节能环保领域,培育武昌环沙湖双碳服务产业集聚区,支持宜昌化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磷石膏综合利用,打造“当枝松宜”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依托武汉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襄阳谷城国家级“城市矿产”基地及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基础,支持再生铅、铝、废旧钢铁、再生塑料产业链发展,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以宜昌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电池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构建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打造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支持黄石黄金山工业区、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壮大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培育高效节能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区;以荆门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依托,打造国内领先的“城市矿产”加工产业集聚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家电领域,构建以武汉市为核心,荆州、黄石、襄阳等地为特色区的“一核多翼”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空间格局。支持武汉扩大家电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品种,打造全国重要的空调生产基地;支持荆州围绕高端冰箱、洗衣机、小型冷柜、保鲜柜等智能家电及小型生活家电,进一步延伸智能家电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支持黄石、孝感、黄冈等地推动智能大家电和智能小家电协调发展。
新材料领域,建成湖北光电子材料产业大走廊、全国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正极材料基地、全球重要的高端营养药用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等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低碳冶金领域,支持武钢有限打造全球领先硅钢生产基地;支持大冶特钢打造国家特殊钢产品研发生产中心;支持黄石建成华中地区重要铜基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华中铜谷”。
4.未来产业
湖北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湖北根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础,前瞻布局六个未来产业,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未来生物制造、下一代网络(6G)、精准医疗、氢能、深地深海深天等六个未来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