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江西]-[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峡江县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较2020年提高6.6%。
【水环境】全县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赣江峡江段基本保持II类水,沂江峡江段常年保持III类水,省控、县界断面未出现V类及劣V类水。
【声环境】经对县中心城区范围内102个有效网格昼间监测数据进行评价,昼间平均值=52.7dB(A)。依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HJ640-2012)中进行等级划分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等级为二级,评价结果为较好。
【固体废物】全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7252.63吨,综合利用率100%。
气候状况
【概况】2021年,峡江县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略偏少。年平均气温为19.1℃,较常年同期偏高1.3℃,创峡江县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新高,较2020年偏高0.4℃,高温日数异常多,较常年偏多34.6天,排历史同期第2高位;年总降水量为126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3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除春季外,其它各季降水均偏少,冬春(1-4月)和伏秋(7-10月)降水异常偏少,出现较为严重的气象干旱。2021年暴雨日数为1天,显著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4.5天,为全省之最,日极端降水量为92.7毫米,乡镇日极端降水量为109.4毫米,出现在砚溪。年日照时数1551.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34.7小时。
【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简评】年内主要气象灾害为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局地强对流等。其中,伏秋期(7-9月)受西太副高持续偏强偏西影响,出现严重高温干旱天气,给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受灾总人数为19324人,农业经济损失达2362.02万元,受灾面积达2708.72公顷。年内致灾的强对流过程主要有:5月10日、5月19日、5月26日、6月2日、6月29日,8月19日,其中8月19日,砚溪镇、金江乡、戈坪乡等乡镇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最大小时降水为砚溪镇96.7毫米。受强降水影响,部分农作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家庭财产等受到不同程度损失。
据统计,全年因气象灾害或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导致全县23719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319.52万元,农业损失3101.07万元,受灾面积3151.6公顷。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影响,平均气温历史新高,出现阶段性干旱,主汛期没有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总体而言,2021年全县气候灾害年景评估结果正常。
水文状况
【峡江水文站2021年各水文特征值】2021年,年径流量309.6×108m3,属平水年份;年最高水位41.16m,最低水位33.45m,年平均水位34.83m;实测最大流量10300m3/s,(出现日期为5月21日),实测最低流量160m3/s(出现日期为10月03日),断面平均输沙率48.3kg/s,断面平均含沙量0.049 kg/m3,年平均流量982m3/s;最大流速3.04m/s,最大水深14.5m(出现日期为5月21日)。
地方特产
【峡江传统米粉】峡江传统米粉始创于南宋初年,誉为“忠贞米粉”,明代列为贡品,2007年列入了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家传”或“师教”方式延续,以优质晚米为主料,采用龙下村水源,经过发酵、滤浆、熬制、搅拌、扯拉、扎捆等工序制成。峡江传统米粉洁白细嫩、柔滑爽口、久煮不糊、久炒不碎、余香绵绵等,有煮、炒、蒸、油炸和凉拌等吃法。
【青池蒿菜】青池蒿菜引自日本原种的一种芥菜类食用蔬菜作物,2002年经江西省农科院引进,是江西省2002年农业引智成果品种之一。主要产品“舌尖明珠”系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种植,经高科技生化活性处理而成,色泽金黄,质地鲜嫩,纤维细小,韧度适中,不塞牙齿,美味可口,内含人体必要的多种纤维素、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是老少皆宜的美味,家庭、宾馆、学校食堂必备的佳肴。
【立巢茶业】立巢茶业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酿茶(娘茶)生产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传承者。是一家集茶叶技术研究发掘、生产销售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专业熟茶公司。酿茶传人项民和博士运用从祖传技术发掘出来的古方茶曲,精心酿制的第三代熟茶,复活了茶业史上的一个传统黑茶品类。其特色为“古方茶曲酿造,益生没有霉味没有毒素”,是更卫生、安全和健康保健的新一代熟茶,是现代人的新宠。
【“玉珠”杨梅酒】“玉珠”杨梅酒选用无公害、绿色的优质杨梅为原料,由专业研究发酵酒的酿酒专家采用先进工艺用杨梅直接发酵而成。酒质优良、口感醇和、果香味浓郁,而且有促消化、治腹泻,养胃健脾,排毒养颜,延缓衰老之功效,男女老少皆宜。产品包装精美,新颖独特,也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2012年“玉珠”商标被誉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豆角辣椒】豆角辣椒是将豆角洗净晒干,和新鲜红辣椒凉拌,加些盐,放在陶罐里腌制,过不了多久,美味的豆角辣椒就制成了。豆角辣椒乃峡江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山茶油】山茶油是中国特有的食用油,又名山茶籽油、茶树油、茶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山茶油是世界最好的食用油之一,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中国政府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历来享有“油中之王”之美称,誉为“东方橄榄油”“油黄金”。赣花山茶油其颜色浅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薄酥饼】薄酥饼为江西吉安名特产之一,至今有百年生产历史。薄酥饼采用精面粉、食用油、白糖、芝麻、五香粉、香葱、细盐等为原料,不加任何使用添加剂,经过揉面、包酥、包馅、揉平烧烤等32道工序精制而成。该饼具有薄、酥、香、甜、脆五大特色。肯薄而不虚、酥而不碎、甜而不腻、香而不嫩,闻名遐迩,曾有贡品产誉,为吉安特色纯手工饼之首。
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2021年,峡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项目六大会战”为主攻,认真履行部门职能,深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2.68亿元,同比增长9.4%;财政总收入完成18.05亿元,同比增长2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24亿元,同比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5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603元和16810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增长12%。
【产业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工业发展扩量提质。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实现223亿元,增长23.5%,上交税收4.6亿元,增长4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达128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12%,“1+3”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完成246.96亿元,同比增长26.3%,上交工业税收2.91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现全省工业高质量考评排名前移39位;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营业收入160亿元,上交税收4.7亿元,工业用电量2.7亿千瓦时,增长16.5%。成功列入江西省大健康产业首批试点示范区,工业园区化工集中区入选全省首批化工园区。二是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总产4.18亿斤;烟叶收购量2.83万担,实现税收932.6万元。新增特色中药材6000亩、精品果业2100亩、绿色蔬菜3600亩。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200家,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新增“两品一标”3个。荣获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评价先进单位,普正制药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九蒸九晒九露黄精系列产品获评省名牌产品。三是现代服务业有效提升。聚焦“一山一湖一区”,扎实推进文旅“五个一”工程和商贸消费升级五大行动,玉笥养生谷二期基本完工,金坪康养旅游小镇建设持续拓展,成功举办“喜迎国庆乐购峡江”“相约玉峡夜宵节”“最炫民族风艾灸在金坪”“玉笥美食节”“重阳日玉笥行首届登山节”等系列旅游商贸活动,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8%、2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17.3亿元,同比增长16.23%。货运物流业加快发展,新购货车1541辆达2.45万辆,总运力稳居全市第一;新增货运物流企业118家达616家,实现税收2.89亿元。新增电商企业7家,实现网络零售额1.35亿元,增长35%。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一是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坚持大改革引领大发展,统筹推进80个重点改革项目,扎实推进园区审批赋权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一站式”审批专区;探索建立医药大健康细分领域孵化模式;积极构建边际物流发展模式改革,推动物流发展转型升级。率先推行“无证办理”政务服务改革,梳理涉及证照依申请类服务事项996项;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全过程监管服务”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全年共降低企业成本5.45亿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实施玉峡英才“1313”计划,34家企业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招大引优、扶优扶强,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举办产业链招商推介活动4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20”项目3个,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1.7亿元、增长9.8%,实际利用外资4892万美元、增长7.9%,实现外贸出口2亿元,荣获全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县。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一是城乡品质加快提升。圆满完成城市功能与品质三年行动,改造完成棚户区542户,城区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县城新农贸市场完成主体工程,乡镇一条街等7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承天路西延竣工通车,高铁新区二期路网、工业二路北延工程加快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体系。拆除违法建筑1650平方米,铺装人行道31300平方米,改造提升城区污水管网9.2公里、雨污管网8.2公里,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扩容、建筑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以第一名佳绩创成第七届江西省文明城市。二是城乡环境更加靓丽。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5%以上,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问题户厕摸排38292户,整改问题厕所506个,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三是生态底蕴加快厚植。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3.6%。重要水功能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赣江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获评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优秀县,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获评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推进,启动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GEP核算工作,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结对帮扶脱贫户和监测户3031户,及时消除109户312人返贫风险。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新增小额信贷374万元,培育帮扶产业合作社67个,家庭农场2个,龙头企业7个,村级帮扶产业基地75个,带动脱贫户342户。二是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财政民生支出占支出比重继续保持在80%以上。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做好无证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等治理,大班额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峡江中学扩容一期竣工投用,江西康养职业技术学院纳入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建立11个新冠疫苗接种门诊,完成县中医院新冠隔离点改造和县中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巴邱老年养护院全面建成,智慧医院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三是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发放创业贷款1.32亿元和城乡低保资金3967.37万元,减免各类社保费用394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53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5%以内,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65元和515元。
【政府网站】http://www.xiaji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