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简介[v]]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福建]-[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官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土地资源】 至2020年底,平潭综合实验区国土总面积396.14平方千米,其中湿地78. 92平方千米,耕地66.30平方千米,种植园用地2.22平方千米,林地12.36平方千米,草地6. 44平方千米,商业服务业用地2.63平方千米,工矿用地4.78平方千米,住宅用地34.60平方千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63平方千米,特殊用地4.89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27.35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 85平方千米,其他土地18. 93平方千米。
【水资源】 2020年,平潭的水资源总量1.0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0.40亿立方米,地表水1.02亿立方米。按取用水考核口径计算,全区总用水量为0.44亿立方米。按取用水全口径计算,其中全区人均水资源量为264立方米/人,人均综合用水量为113立方米/人,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用水量为149升/日?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60升/日?人。
平潭多为间歇性独流入海小河流,主要有南松溪、仙霞溪、君山溪、新桥溪、龙山溪、剑湖溪等。由于地壳运动和滨岸沙坝(堤)自然堵塞,在坛南湾内北厝镇形成一个面积约2平方千米的潟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三十六脚湖水源地水质Ш类达标率100%。
【海洋资源】 平潭海域面积606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408千米,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海洋海岛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港口岸线、滨海旅游、砂石矿产、海洋潮汐和海洋化工等资源。2020年,平潭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达100%,水质好,海水营养盐和浮游生物丰富。港口岸线资源 平潭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总长447千米,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海滨沙滩总长70多千米,仅主岛海坛岛内就拥有4大湾(长江澳、海坛湾、坛南湾、山岐澳)优质海滨沙滩,总长度30多千米。全区拥有港湾、澳口283个,主要海湾有海坛湾、坛南湾,主要港澳有观音澳、苏澳港、竹屿港、娘宫港、流水澳、钱便澳等。根据避风、水深等自然条件,其适港岸段主要有金井、流水、澳前和草屿岸段。海岛资源 平潭由126个岛屿,702个岩礁组成。常年有居民定居的岛屿11个,(海坛岛、屿头岛、乐屿、小练岛、大练岛、小庠岛、东庠岛、草屿、塘屿、马腿屿和吉钓岛),旅游娱乐用岛19个(大嵩岛、塔屿、青屿、龟模屿、乌姜岛、姜山岛、大屿岛、东甲岛等);领海基点海岛1个(牛山岛),此外还有山洲列岛(山洲岛、坪洲岛、东洲岛、古螺屿)海岛特别保护区、牛山岛生态特别保护区。海洋旅游资源 平潭四面环海,海洋、海岛资源和旅游景观极具代表性,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有海坛湾、坛南湾和石牌洋3大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其中分布半洋石帆、龙凤头海滨浴场(含海渔广场、沙雕园)、远挡澳海滨浴场、大福湾水乡渔村等景区。此外,还有海坛天神、将军山、东海仙境风景游览区、山岐澳海滨度假区、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等。海蚀地貌景观遍及全区,拥有世界级的水下文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平潭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虾、蟹、贝、藻934种。其中:鱼类242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种以上,主要有带鱼、大黄鱼、鳗鱼、银鲳、马鲛鱼、蓝圆鲹、鲐鱼、大甲鲹、金色小沙丁鱼、鲨鱼、石斑鱼、鳓鱼、真鲷、黑鲷、白姑鱼、日本鳀、日本鳗丽苗等:虾蟹类75种,主要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等,蟹类主要有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锯缘青蟹等;贝类169种,主要有缢蛏、花蛤、牡蛎、巴非蛤、仙女蛤、文蛤、鲍鱼、贻贝、血蛤等;海藻类153种,主要有海带紫菜、鹅掌菜、石花菜、鹧鸪菜、江篱、红毛藻、羊栖菜、赤菜等;浮游生物266种,其中浮游动物110种,浮游植物156种;此外,还有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29种。平潭周围海域位于闽中渔场,主要受台湾暖流和闽浙沿岸流所控制,滩涂以沙泥质和沙质为主,良好的栖息环境,丰富的饵料生物,为鱼类、虾蟹类和贝藻类产卵繁育的理想场所。渔业经济海域约4000平方公里,其中牛山渔场作业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设立了山岐澳中国鲎海洋保护区、海坛湾仙女蛤和东甲列岛坛紫菜繁育特别保护区。滩涂资源 平潭海域在海岸线外,发育一定宽度的滩涂,计有62.93平方千米,其中沙泥质滩涂占24.5%,泥沙质滩涂占39.3%,沙质滩涂占36.2%。滩涂主要分布在主岛西部的幸福洋、马腿洋、竹屿口、大安湾等地,由于受风面小,地势平坦,倾斜度小,潮间带长,潮流缓慢,底质多为沙泥或泥沙,适宜养殖各种贝类紫菜。幸福洋全长1980米,其中高潮区250米、中潮区1200米、低潮区530米,是平潭海洋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之一。东部和北部,无山峦屏障,沿海基岩被风浪冲刷剥蚀,地势较陡,潮间带短,一般为200—900米,利用率较低。滩涂土壤构成中,粉砂占40.48%—82.41%,黏粒占7.23%—44. 82%,砂粒占0.23%—12.56%。滩涂底质营养盐丰富,有利于各种贝藻类养殖。浅海资源 平潭海域浅海面积243. 96平方公里。其底质,东海岸以沙泥、泥沙为主,西海岸以泥沙、沙泥为主。可利用面积约72.80平方千米,主要是捕捞,其次是养殖。全县有三分之一的浅海面积可用于网箱、海带、贻贝、紫菜、挂蛎等养殖。平潭浅海面积大,水质好,海水营养盐和浮游生物丰富,海底以泥沙质为主,周围有众多的明暗礁,利于鱼类栖息繁殖,宜于发展海水养殖和定置网、地拉网和钓业等捕捞作业。近海资源 近海包括沿岸海域在内,南自石塘岩,北至海坛石(笠屿)的10-8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857.11平方千米。其中沿岸海域(10-40米等深线)面积113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40-80米等深线)面积727.11平方千米。其底质:10-40米等深线水域为沙泥、泥沙;40-60米等深线水域为沙、沙泥; 60-80米等深线水域为泥沙。海水流速:沿岸为0.514米/秒-1.542米/秒;近海为1.028米/秒-1.542米/秒。海水硝酸盐含量在4.8毫克/立方米-93.02毫克/立方米;磷酸盐含量在4.4毫克/立方米-54毫克/立方米:硅酸盐含量在428毫克/立方米-997毫克/立方米。近海水域适宜海洋生物繁殖、生长,为平潭县主要捕捞作业区。海洋能资源 平潭海岸线长,港湾多,潮差大(平均潮差4.31米),潮汐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大潮差海岛之一,可供开发潮汐能源的有火烧港、竹屿口等11处,可利用潮汐能源资源年发电量10.9亿千瓦。海洋生物资源 海底以泥沙质位置,周围有众多的明暗礁,利于海洋生物繁殖。平潭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福建三大渔场之一的闽中牛山渔场的一部分,水产量在福建省位于前列。平潭海域内鱼类资源种类及其生态类型较为复杂,从适温性来看,鱼类组成具有热带和亚热带特征:主要以暖水性种类为主,占75%,暖温性种类占25%,未出现冷温性和冷水性种类;从生态类型分布来看,底层鱼类>近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岩礁类鱼类。平潭甲壳类生物资源主要以广温低盐性种类和广温性种类为主。平潭头足类生物资源组成则较为简单,除了长蛸为暖温性种类外,该海域其他头足类均为浅海暖水性种类。沙滩资源 平潭属于四面环海的亚热带海岛,已形成了海滨休闲、度假、娱乐的旅游产业。平潭具有东南沿海优越的沙质滩涂,海岸线绵长,海滨沙滩长约70千克。平潭的海滨沙滩滩面广阔,坡度平缓,沙质适中、洁净,无污染,主要的特征值符合休闲度假与开展海滨运动要求。海坛湾龙凤头海滨沙滩、坛南湾海滨沙滩、海坛古城、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等形成了平潭特色鲜明的海坛湾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平潭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带风光绚丽迷人,盛夏休闲避暑,是福建优质的大众化的海滨度假胜地。因为平潭的美丽景色,许多国际化赛事,例如国际沙雕节、跨海峡马拉松邀请赛、风筝冲浪世界杯、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都在平潭举办。风能资源 平潭地处福建沿海突出部,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所属海域是全国海上风能资源最丰富区,风能密度每平方米达2.7千瓦,平均大于5米每秒的有效风速7000小时以上,海上风能存量在100万千瓦以上。
【森林资源】 2020 年,平潭森林总面积123.3平方千米,其中乔木林地面积95.3平方千米,灌木林地面积0.1平方千米,非林地林木面积27.9平方千米;活立木蓄积量达61.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8.85%。从林业层面统计,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04.8平方千米,其中有林地面积94.64平方千米;生态公益林总面积90.63平方千米,其中国家级26.96平方千米,省级55.54平方千米,县级8.13平方千米。全区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1.27平方千米,其中公园绿地3.92平方千米、防护绿地3.6平方千米、附属绿地2. 75平方千米、其他绿地1.49平方千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1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9.0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0.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9%。道路绿化总里程223.61千米,面积约230万平方米;依托城市路网建设,形成一环(环岛路)四带(和平大道、中山大道、麒麟大道、金井大道)园林景观格局。
【矿产资源】 至2020年底,平潭综合实验区已发现铁、铜、钨、钼、石英砂、明矾石、饰面用石材等15种矿产(包括亚矿种),发现矿点、矿化点40余处。其中,列入2015年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有5种,分别为铸型用砂、水泥标准砂、玻璃用砂、饰面用辉长岩和饰面用花岗岩。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6处,分别为平潭县竹屿至长江澳型砂矿区、平潭县芦洋浦标准砂竹屿矿区、平潭县芦洋浦标准砂中楼矿区、平潭县楼仔石英砂矿区、平潭县澳前燕窝饰面用辉长岩矿旭耀矿段和平潭县后楼花岗岩矿区。其中铸型用砂和水泥标准砂探明资源储量丰富,玻璃用砂较少。为配合实验区开放开发,2010年起区内全面停建矿山,仅保留平潭综合实验区狼山矿区建筑用花岗矿,该矿区位于中楼乡,矿区面积0. 60平方千米,开采规模为中型,年设计生产规模为100万立方米,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1323. 75万立方米。另外,根据平潭地热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预测全岛地热资源热储量为1.54×1015KJ,相当于标准煤8. 75×107t, 推算地热水可开采热量2.41×108KJ/d。
【经济发展】 2020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生产总值30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0.80亿元,增长28.2%。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60亿元,增长20.0%,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含高铁)同比下降10.9%。进出口总额131.3亿元,比增31.4%。其中,出口59.2亿元,增长52.4%;进口总值72.2亿元,比增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82亿元,同比下降10.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05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1.5%,上涨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78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2元,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45元,下降1.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054元,增长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