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福建]-[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漳州市人民政府网],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实力统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2074元,比上年增长5.8%。2019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47.46万户,户籍人口522.31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7.31万人,出生率为14.01‰;死亡人口3.53万人,死亡率为6.76‰;自然增长率为7.2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9.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0%,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9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9万人,全年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67万人,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17万人,取证率70.1%。
农业农村: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882.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增加值374.59亿元,增长3.3%;林业增加值39.68亿元,牧业增加值139.24亿元,渔业增加值283.43亿元,粮食总产量40.82万吨,油料产量3.22万吨,糖料产量2.05万吨,茶叶产量5.59万吨,水果产量345.45万吨,蔬菜产量232.67万吨,食用菌产量40.29万吨。木材产量222.47万立方米,肉类总产量34.39万吨,禽蛋产量6.83万吨,牛奶产量0.29万吨,年末生猪存栏78.26万头,生猪出栏161.63万头,水产品总产量202.96万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29.30万吨,近海捕捞33.35万吨,海水养殖133.51万吨,远洋捕捞6.8万吨。
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2303家,比上年末增加34家。其中,年产值过5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为258家、11家和6家。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62.24亿元,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1.4%,集体企业增长2.8%,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6%,私营企业增长6.3%;分轻重行业看,轻工业增长5.5%,重工业增长13.2%;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4.5%,制造业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的36个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8.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35.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9.5%,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15.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3.4%,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13.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8%,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0.4%。
规模以上工业“4+4”产业实现增加值1370.51亿元,增长10.3%。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44亿元,增长11.4%,分别为:石化工业201.43亿元,增长35.1%;特殊钢铁129.41亿元,增长14.8%;食品工业480.20亿元,增长8.1%;装备制造业282.40亿元,增长3.4%。四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534.29亿元,增长15.2%,分别为:新材料399.57亿元,增长20.1%;信息产业97.04亿元,增长3.9%;生物医药23.87亿元,增长1.5%;新能源15.17亿元,增长0.6%。高技术产业产值481.49亿元,增长5.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
招商会展:
1、漳台经贸恳谈会。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地缘、人缘、商缘优势,扩大漳台经贸交流与合作,从1997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漳台经贸恳谈会。漳台经贸恳谈会的举办,进一步密切了漳台经贸关系,每年都有大批的新老客商前来聚会,洽谈经贸合作事宜。2、“11.18”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1999年以来,漳州市连续每年11月18日承办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开创了两岸花卉直接交流的先河。2009年增办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由国台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福建省政府主办,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台办、福建省农办等单位承办,不仅吸引大陆各地和台湾大批客商,而且许多外国客商也慕名赴会,相关产业项目成果和产品1.2万多种。3、“11.20”蘑菇节:中国蘑菇节从2007年起在漳州连续成功举办,为国内外食用菌产业搭建起一个行业信息和商贸交流的资源平台,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性食用菌行业盛会。2011年第五届蘑菇节展区面积1500平方米,设置主形象区及特装、国外、省外、省内、台湾菇类产品展区共73个展位。
旅游: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56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5%;接待入境游客81.34万人次,增长15.5%。其中,接待外国人21.28万人次,增长22.2%;台湾同胞36.91万人次,增长19.1%;港澳同胞23.15万人次,增长5.3%。全年旅游总收入660.74亿元,增长26.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05.92亿元,增长25.4%;国际旅游收入7.93亿美元,增长38.7%。年末A级旅游景区20家,比上年增加2家。
科技教育:
全年全市新聘教师962人。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普通高中74所,普通初中134所,普通小学827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420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294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7105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4087人,普通小学专任教师21618人。全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317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790人,毕业生245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4220人,在校生90004人,毕业生2181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990人,在校生26519人,毕业生8333人;普通高中招生27882人,在校生82638人,毕业生28434人;普通初中招生61423人,在校生175779人,毕业生52356人;普通小学招生73355人,在校生384335人,毕业生61008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144人,在校生4175人,毕业生150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18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9523人。
年末全市拥有 14 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3 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拥有1 家国家级和5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国家级试点创新型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41家。全市专利申请受理13982件,专利授权897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9.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55件,下降17.0%,发明专利授权295件,下降8.1%。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85件,比上年增长14.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278件,比上年增加0.398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1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83.5万册。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950场,本年度首演剧目12个。年末共有剧场、影剧院33个,年度电影票房1.42亿元。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9座。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2%;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2%。全年出版报纸(不含校报、副牌)1种,总印数2349.72万份;期刊1种,总印数2.4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35个,医疗机构床位27882张,其中,医院89个,卫生院106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5846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252人,其中医生12486人,注册护士14415人。
全市举办赛事活动342项次,比上年增加3次;参与总人数达到8.83万次,比上年增长1.5%。获得国际级别比赛奖牌5枚,其中金牌5枚。获得国内最高水平比赛奖牌41枚,其中,金牌13枚,银牌13枚,铜牌15枚。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达到84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