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用户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是: | 历史上的今天 【招商人@ZSR】助力招商引资工作!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站群 > 安徽 > 招商载体

安徽省淮南市招商载体平台简介

时间:2024-04-17  来源:淮南市投资促进局网站  作者:不详
打印打印本文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欢迎投稿欢迎投稿  正文字号大小调整 --

[安徽省淮南市招商载体平台简介] 由 [招商人@ZSR(www.cnzsr.com)]小编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阅(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本文所属栏目 [安徽]-[招商载体],内容来源于 [淮南市投资促进局网站],作者 [不详],转载请记得注明!


  毛集实验区

  (一)县区概况

  毛集实验区地处淮南市西南部,总面积201平方公里,人口13.5万,下辖毛集镇、夏集镇、焦岗湖镇和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2016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84亿元,规上企业增加值8.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近3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35元。

  毛集是因水成灾、因水成名、因水成区。1991年,淮河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在小城镇建设、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1999年11月,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正县级建制“淮南市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2008年7月,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拥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绿色名县区、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区等9个国字号品牌。

  政策叠加优势突出。享受省扩权县政策待遇,享受省级开发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等政策,同时毛集自己量身定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位于淮河中游,处于淮河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济祁高速与合淮阜高速在境内互通立交;商杭高铁毛集段已开工建设并设站。水陆交通便利,快速链接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生态资源要素丰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2.38%,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6.97%,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水资源丰富,境内有“一湖两河”(焦岗湖、淮河、西淝河)。煤炭储量达5.3亿吨,国投新集二矿位于境内,中电国际焦岗湖100MW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并网发电,能源资源丰富。另外,毛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水、电、气价格、建筑成本与周边地区相比相对较低,廉价的生产资料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三区”建设已具形象。建成区面积7.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已建成规模标准化厂房,实现供水、供气、供电、污水、道路等基础设施“七通一平”,入驻企业50余家。拥有两个4A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品牌。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科技兴业,建立了省级民营科技产业园,加快省级科技孵化器建设。全区有28所中小学,电大教学点1个。实现了区图书馆、镇文化站、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图书室和卫生室“全覆盖”,就学就医条件良好。

  发展环境前景美好。区工委、管委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客商至上,真诚服务,一路绿灯,合作共赢。“十三五”期间,毛集打造以文化旅游为引领、以生态高效农业为基础、以休闲健康养老和食品加工为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随着商杭高铁、济祁高速的建成通车,焦岗湖5A级景区的创建成功,宜居宜游宜业的“滨湖小城市、生态大湿地”的新毛集正崛起在淮河之滨。

  (二)联系方式

  区经贸招商局局长王涛 8274228

  区经贸招商局局副局长 朱绍号 8275001

  区经贸招商局局科员 纪多鹏 8275001

  邮箱:304859866@qq.com

  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88年,199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皖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经开区下辖淮南农场和9个村(居),实际管理面积约36平方公里。淮南经开区拥有省级生物医药工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和省级新型工业化医药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全省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文化设备用品和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等特色园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开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淮南市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235”发展战略和“235”产业发展路径,编制完成经开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1566”工作思路,坚持招商引资第一要事、项目建设第一要务,经开区进入厚积薄发、蓄势待发的高速发展期。

  一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淮南经开区位于淮南市东部新区,西接服务设施完备的主城区,东濒风景秀美的高塘湖,南依绿树成荫的舜耕山,北靠通江达海的千里淮河,座落于青山绿水之间。园区交通便捷,区位优越,206国道穿境而过,把东西城区连为一体;合徐高速、合淮阜高速、合蚌高速盘汇于此,把淮南与国内各大城市紧密相连;京福高铁淮南东站坐落在经开区,淮南、淮阜铁路横贯全市,与京沪、京广、陇海、京九四大动脉接轨;淮河水道四季通航,通江达海;距合肥新桥机场50分钟车程,距南京机场2.5小时车程,可直飞国内外各大城市。

  二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经开区实际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建成20余条道路、约40公里,截至“十二五”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50亿元。园区已形成五纵三横的主框架路网,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实现道路、供水、排水、排污、供电、蒸汽、燃气、通讯和土地平整等“八通一平”。园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全部竣工,成为投资者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资源型城市,电力资源丰富,可为工业企业一年四季提供用电保障。同时通过推进直购电试点工作,为重要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电价,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是产业基础特色鲜明。园区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共有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工业企业近6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150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上市企业6家。美国卡特彼勒、美国久益环球、美国江森自控、中国建材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医药集团、中盐集团、中化建等一批央企以及陕汽淮南专用汽车、万向集团钱潮轴承、韩国绿十字、北新建材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园区,已形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医药产业是园区首位产业。园区拥有医药核心企业及产业关联企业36家,主要依托中国医药集团国瑞药业、安徽山河药辅、韩国绿十字等龙头企业,产品涵盖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中成药、西药制剂、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500余种。国瑞药业冻干工艺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产能位于国内前5位;安徽山河药辅是全国最大的固体制剂辅料生产企业,有两个产品产销规模亚洲第一。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是园区核心产业。主要依托世界500强美国卡特彼勒、美国久益环球等龙头企业,以及万向集团、凯盛重工、平安开诚、舜立机械、华印机电等20多家国内一流制造企业,久益环球采矿设备实现产品整机出口澳大利亚。新能源新材料是园区新兴产业。主要依托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江森自控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近10家,产品涵盖整车、轴承、电子、内饰件和排放系统等。陕汽淮南公司是陕汽集团在华东地区唯一的新能源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建设投产。电子信息产业是园区支柱产业。主要依托文峰航天线缆、新光神光纤线缆、升晶电子等重点企业,部分企业已纳入军工序列,光华光神和文峰线缆的高端产品多次随国家风云系列人造卫星及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宇宙飞船升入太空。轻工纺织是园区基础产业。主要依托浙江贝因美乳业、浙江景丰纸业、安徽汇通纺织等重点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是淮南市出口创汇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欧美、拉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30多个国家。

  四是科技支撑优势明显。近年来,经开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发挥企业主体、政府主导,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人才支撑,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紧紧依托淮南现有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工贸学院、淮南联合大学、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数十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经开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应有尽有,产业工人达到3万余人。园区现有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世界500强上榜企业省级投资研发中心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主持或参与起草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4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个,名牌产品61个,其中省名牌19个。

  五是产业扶持亲商安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开区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适应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需要,结合淮南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政策的指导意见,我们制定了《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扶持政策》,主要采取“3+7+4”模式对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扶持,即三项扶持重点、七项扶持办法和四项配套政策。

  三项扶持重点:

  (一)新引进独立选址项目,符合开发区主导产业。

  (二)新引进入驻开发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入驻后两年内达到规模以上企业。

  (三)新引进项目,符合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要求。

  七项扶持办法:

  (一)固定资产投资扶持

  1、新引进独立选址的工业项目,项目投产运营后,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限额扶持,最高比例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6%。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的,可“一事一议”。对符合开发区产业导向及高成长性产业要求的项目,可适当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扶持要求。

  2、新引进入驻标准化厂房的工业项目,投产运营后,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限额扶持,最高比例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8%。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可“一事一议”。

  3、外来投资企业投资新建标准化厂房,项目竣工验收后,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限额扶持,最高比例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5%。

  4、新引进云计算中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旅游、星级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后,按照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限额扶持,最高比例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5%。

  (二)贴息政策

  对新引进工业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贷款,可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贴息数额不超过企业年销售收入的2%,年最高贴息不超过500万元,贴息期限为3年。

  (三)综合贡献

  1、新引进工业项目,根据项目的各项经营及贡献指标,给予一定数额奖励,奖励年限不超过3年。

  2、新引进的总部经济项目,根据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程度进行扶持。(即地方财政贡献在30-100万元、100-300万元、300-5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和100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照20%、30%、40%、50%和60%奖励扶持企业。)

  (四)用地支持

  1、新引进的物流、研发、信息服务和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可参照执行工业用地政策。

  2、新引进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项目基准地价参照所在级别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30%评估确定。

  (五)厂房建设

  新引进工业项目,开发区管委会可根据投资者需要进行代建厂房,投资者可租赁厂房进行生产经营,三年内按入驻时的厂房及土地评估价进行优先购买,投资者购买厂房及土地时,可享受本扶持政策中固定资产投资扶持。

  (六)科技创新奖励

  落实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低于省标准;对列入省招引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1000万元扶持;对符合淮南结构转型要求的国家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给予500万元-2000万元扶持。

  对科技创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重点工业及信息化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政策扶持。

  下一步,经开区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执行省、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有关决策部署,确定超常规发展思路,大力调结构、转方式,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促进经开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一是把大健康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医药产业园一期2平方公里已经建成。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二期暨大健康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药品生产、医药保健、医药器械制造、医药物流等产业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贵州益佰、同禹医药包装等企业已陆续签约入驻。二是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作为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中国制造2025”,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卡特彼勒比塞洛斯、久益环球采矿设备、陕汽淮南专用汽车等重点企业,把装备制造和“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把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改造提升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把以互联网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高成长性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结构。1.2万㎡信息技术产业孵化器已投入使用,两栋4.3万㎡科技综合楼工程上半年竣工投用。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安徽公司、中国资源卫星产业基地、浪潮集团云计算中心、安贵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街去”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近30家高新科技企业已入驻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生产和服务类信息技术产业,带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淮南经开区是一块充满生机的投资热土、兴业福地。我们竭诚邀请各位企业家到淮南投资兴业,亲身感受淮南经开区蓬勃的朝气和发展的活力,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一流的服务,完美的保障,真诚的合作,与您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明天!

  联系方式:

  招商局副局长李家好189554777663316259

  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 县区概况

  淮南高新区位于淮南市南部新区内,规划范围为东 至淮河大道、西至高压走廊、南至南纬十一路、北至南纬七路,规划用地规模760公顷。淮南高新区紧邻“合淮阜高速”和规划建设的“商杭快速铁路”,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兴能源及节能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方面的六大高新技术为产业集群,与国内和省内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错位和互补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高新区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重点开发建设启动区1.8平方公里。淮南高新区功能构成包含综合服务、研发孵化、高新产业、居住生活配套四大板块,规划区域内拟建设成“一核、一心、三片”(综合服务核、生态绿心、生活配套区、研发孵化区、高新产业区)。规划园区总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0000万元,包括园区综合基础设施工程、综合服务核内的园区管委会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大厦(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的建设投资。

  (二)联系方式

  区投资服务局 副局长 尹迅雷 6299031

  区投资服务局 科 员 郑 旭 6652532 QQ:602579616 邮箱:hngxqtzfwj@126.com

  高新区(山南新区)

  (一)园区概况

  淮南高新区的前身是市山南新区建设指挥部,于2005年8月成立,2007年11月,省编办批准成立市山南新区管理委员会;2010年5月,省政府批准在山南新区筹建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4年9月,省政府批准将淮南工业园区和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整合为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12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将淮南山南新区与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新区规划范围东起淮蚌高速公路,西至绿化走廊中部,南到合淮阜高速,北以舜耕山脊为界,实际管辖面积63.15平方公里;2016年6月,市制定淮南高新区“三定方案”,明确淮南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为正县级建制,代表市委、市政府负责对辖区内(含托管的三和镇)的党务、政务、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

  高新区交通便捷。紧邻京福高铁以及合淮阜、淮蚌、济祁高速,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40分钟、高铁合蚌客运专线淮南东站20分钟、淮南火车站10分钟,建设中的商合杭快速铁路淮南南站就位于新区境内。基础设施完善。它贴近主城区,依山傍水,地势平坦,阡陌纵横,已建成连接老城区的洞山隧道和“五横十纵”的主干路网体系,形成了外部便利、内部迅捷的“二十二纵十二横”的交通网络布局,并同步建成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高新区功能明确。计划建成“一核(综合服务核)、一心(生态绿心)、三片(生活配套区、研发孵化区、高新产业区)”的多功能生态规划区,规划结构为“两轴、五片区、十一廊”,主要功能分区包括城市中心区、科教园区、工业区和居住区4类功能区,中心城区呈“十字”形布局,设计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双如意”景观形态。新区不仅是全市的行政办公中心,文教体育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更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最佳人居区。

  高新区产业特色明显。正在全力打造“以大数据产业为特色,以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31”活力产业体系。按照“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旅城一体”的模式,着力建设生态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着力将淮南高新区打造成为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皖北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安徽创新改革发展试验区、淮河流域绿色崛起增长极,力争到2020年,将淮南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要素资源富集、创新创业活跃、管理服务高效、生态环境优越、城市功能完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新城。

  (二)联系方式

  尹训雷 招商局副局长 办公电话:6299031手机:18055445099

  吴小双 招商局工作人员 办公电话:6652532手机:17754006577

  Q Q:371779573

  网址:http://www.hnxq.gov.cn/new/index.html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

  (一)园区概况

  基地规划面积94.98平方公里,以省级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四大产品板块:一是煤基石化产品板块,主要发展煤制烯烃及下游产品,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及下游产品;二是替代燃料产品板块,主要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醇等替代燃料;三是高端化工产品板块,主要发展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四是基础化工产品板块,主要发展尿素、纯碱、氯化铵、硝基复合肥及硝酸等下游产品。

  到2030年,基地内规划项目将完成总投资2113亿元,形成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163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242亿元,年利税244亿元,年利润178亿元。届时将构建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的发展平台,形成完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中部唯一,安徽骄傲”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

  (二)联系方式

  园区总工程师 龚荣进 6600705

  园区科员 张 浩 6600698 QQ:654611041 邮箱:mhgcyy@huainan.gov.cn

  网址:http://ahccci.huainan.gov.c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徽省池州市经济产业园区简介 下一篇:安徽省淮南市“1+8”园区平台简介
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还没有注册?
评论表情:
  验证码:
站内搜索
推荐阅读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问题及示范文本的完善对策之我见
政府招商引资协议存在
招商经验 | 十年“老招商人”的工作笔记
招商经验 | 十年“老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商图谱”+龙头企业名单!
预制菜产业链“5张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招商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