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陕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简介

不详  2022-12-03  紫阳县人民政府网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端、巴山北麓、汉江上游,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置县,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道号“紫阳真人”)曾在此修行悟道而得名,意为“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是全国唯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

  紫阳县地处国家主体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川陕革命老区。全县国土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76个村(含1个农村社区)、1252个村民小组,第七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33.4万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37.91%,截至2020年底,全县1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3.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紫阳生态环境优美,汉江纵贯全境,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独具特色,有“汉江画廊”美誉;紫阳富硒资源富集,是全国两大天然富硒区之一,茶叶、魔芋等富硒生物资源丰富,紫阳富硒茶种植历史悠久,盛唐每岁充贡,明朝以茶易马,清代成为名茶,是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素有“贡茶之乡”美誉;紫阳文化底蕴丰厚,作为陕甘茶马古道源头早在东汉就融入丝绸之路,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撰著的《悟真篇》被誉为“丹经之王”,紫阳民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文化、道教文化、民歌文化、汉水文化融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紫阳交通日益便捷,境内水运通畅,襄渝铁路、包茂高速、541国道穿境而过,十天高速紧邻相连,已融入西安、重庆、成都半日经济圈,随着安康富强机场和西渝高铁的建成,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

  紫阳县境内交通运输形式丰富多样,境内有襄渝铁路、包茂高速、国道、省道和汉江水运。已形成连接安康、西安、汉中、重庆、襄阳、武汉等大中城市,铁路、加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构筑起便捷通达、形式多样的交通运输网络。截止202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568.31公里其中国道1条76.38公里,省道3条249.686公里县道7条206.334公里,乡道13条271.208公里,村道2764.702公里,公路网密度162.05公里/百平方公里。紫阳县境内航道总里程 138公里,其中汉江主航道75公里,任何、洞河、汝河等支航道63公里。全县共设6个码头:紫阳港客运码头、紫阳港旅游码头、洞河码头、焕古码头、金川码头、汉城码头。全县拥有客运线路81条,农村客运车辆34辆,班线客车102辆,出租车150辆,公交车17辆,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3家。

  2017年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由80.48亿元增加到107.84亿元,年均增长6%;累计实施重点项目73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5亿元;财政支出规模由26.57亿元增加到34.3亿元,年均增长5.8%,财政收入税收占比由63.1%增加到80.3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552元和11966元,年均增长3%、6.4%。先后荣获国家荣誉10项、省级荣誉13项,2019年荣获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县。

位置

  紫阳县位于东经108°06~43′,北纬32°08~49′。东与安康市汉滨区、岚皋县接壤,西与汉中市镇巴县毗邻,南与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相连,北与汉阴县接壤。城关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北距首都北京1200公里、距省会西安195公里,东距安康市50公里。

地质地貌

  一、地层

  紫阳位于扬子准地台沉积区与秦岭地槽沉积区过渡带。西南部为大巴山地层,属扬子地层沉积区;中部为高滩──兵房街地层区和北部紫阳──平利区属南秦岭地层区。区内地层从震旦系至侏罗系均有出露。特别是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寒武、奥陶、志留系地层更是广泛出露。

  二、地质构造

  紫阳横跨扬子准地台,秦岭褶皱一级构造单元。二者以饶峰──麻柳坝断裂为界,南为扬子准地台的南大巴山台缘隆褶带,北为秦岭褶皱系。区域性大断裂主要有饶峰──麻柳坝断裂(F6)、高桥──八仙街断裂(F7)、红椿坝—曾家坝断裂(F8),一般性断裂有白鹤—铁佛断裂、蒿坪断裂、汉王──双安断裂。境内岩土体类型主要有块状坚硬侵入岩类、中厚──厚层状坚硬碳酸盐岩类、薄层状较坚硬浅变质岩类和松散粘性碎石土类等。

  紫阳全境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地质环境条件极差等特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其中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且分布广、损失大,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三十年来,随着襄渝铁路二线、陕川高速公路、村级公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持续开工建设,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地貌

  紫阳属于秦巴山地的一部分,地貌轮廓呈现为三山两谷一川的特征:汉江、任河将全县分割为大巴山、米仓山和凤凰山三个部分,山脉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凤凰山东部有蒿坪河川道,汉江、任河流经地均为峡谷。

  地面海拔277~2522米,以洞河口最低,大巴山脊最高,境内2000米以上高峰11座。北部为低山区,海拔多在600米左右,山势较缓;中、南部为中山区,海拔一般为1500米左右,山势较陡,水系发育、切割深度一般在1000米左右;东南部高山区海拔多在1800米~2100米间,峡谷深邃,峰岭陡峭。

山脉水系

  一、山脉

  本县属大巴山、米仓山和凤凰山三大山脉。

  大巴山县境内的大巴山,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东以洞河为界,与岚皋县地域相接;西为任河,同米仓山隔河相对;南至川陕边界大巴山脊;北至汉江。海拔280~2522米,千米以上山峰51座,县内2000米以上高峰均分布于本区。最高峰为川陕边界的五个包,其次为漆朳大梁(2279米)、界岭(2260米)、大太阳山(2137米)、中山寨(2118米)。许多山溪性河流发育于大巴山脊。域内较大的汉江支流有洞河、汝河及任河较大的支流权河、绕溪河、盘厢河。

  米仓山米仓山为大巴山的一部分,同狭义的大巴山以任河为界;本县西南部为其东缘。县境内的米仓山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85~1799米,千米以上山峰47座,以老兰山为最高。河溪皆自北西流向南东,进入任河或汉江。较大支流有渚河、麻柳坝河、朱溪河、绵鱼河等。

  凤凰山凤凰山横亘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原为米仓山之一部分,后因汉江改道而独成一脉。汉滨、汉阴、石泉、紫阳诸县区若干乡镇亦分布山内。中山地带为狭长的地垒式山岭,两侧断崖发育,流水侵蚀强烈,狭窄的岭脊上多陡峭的山峰,形成优美的擂鼓台风景区。县境内凤凰山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77~1891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20座,最高点在九条沟大梁顶(营盘梁)。地域内有汉江较大支流林本河、蒿坪河、沔峪河。

  二、水系

  紫阳境内属汉江水系。任河为汉江的一级支流,其它较大支流有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洞河、汝河、林本河、蒿坪河等;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绵鱼河、沔峪河等。任河一级支流有渚河、麻柳坝河、权河、绕溪河、朱溪河、盘厢河等。

  汉江:汉江源于秦岭中段南侧宁强县境内。从秦岭、巴山两条大山脉间东流湖北注入长江。在地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大巴山的组成部分凤凰山南侧发生断裂沉降,以致汉江在石泉以东折向南流,在米仓山、大巴山和凤凰山之间形成一个大弯弓,至吉河口以下进入安康盆地。至此,原为 汉江河谷的月河成为汉江的支流,任河下游河谷则为汉江所占有。流经紫阳75公里。

  境内的汉江,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多激流险滩。两岸台地极少,悬崖陡壁比比皆是。常水位宽80~200米,深0.7~10米,流速每秒约0.5米,流量每秒约200立方米,河流总比降为0.6‰。夏秋汛期常达1000~14000个流量,最高达22000个流量(1983年7月31日),每秒流速达3米以上。

  任河:任河是汉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源于四川省城口、巫溪2县同陕西省镇坪县交界处的大燕山(古名万倾山),向北西流经城口、万源2县,穿越大巴山后,于青荆、麻柳2乡进入县境,折向北东,于县城南汇入汉江。全长211.4公里,俗称700里。流域平均宽度20~25平方公里,总面积4871平方公里。在本县境内长56.9公里。河床狭窄,河面宽100~150米。常水位宽50~80米。任河及其主要支流渚河、麻柳坝河、权河沿岸,是县内茶叶、苎麻、生漆集中 产地。沿岸有麻柳坝、毛坝关、高滩、高桥、瓦房店、红椿坝等自然镇。

  任河以其谷峡滩险,与峰岭奇峭的巴山为伴,共同组成雄奇壮观的山水。任河上、中游城口、万源县境内,有灰龙峡、青龙峡、平坝河峡等大峡谷,而川陕交界处的三十里峡,为诸峡中最壮观者。三十里峡又名木兰峡。任河自东南向西北击穿大巴山脊,激浪奔流10公里,流滩达28处之多。据紫阳县水电局1979年7月枯水期测量,仅小木栏、幺卡子、窑坪、木栏洞4处2公里流程,跌差12米。其中木栏滩“浩浪翻天,喷响如雷”,“滩间冷风逼人”,(道光《紫阳县志·地理志》)形成数米高的瀑布。

  汝河:源于大巴山北坡,流经双桥镇、洞河镇,于洞河自然镇西流入汉江。上段名六道河,中段名许家河。干流总长51.9公里,流域总面积262.75平方公里,均在县境内。河床比降30.3%,均宽50米。上游地处大面积天然林区,水量丰富。

  洞河:位于汝河东侧,流经界岭、斑桃、洄水等镇,于洞河镇流入汉江。源头在大巴山五个包,分岔为大北河和八道河,分别在岚皋县和本县境内。干流长69.1公里,县境内长61.9公里,流域总面积532平方公里。

  林本河:源于凤凰山南坡,上段支流有牛溪河、廖家河、闹河、安家河等,下游名沙坪河。干流总长35.3公里。沿岸地势开阔平缓,为本县水稻、蚕茧集中产区。流经双安镇、汉王镇,于双安镇三元沟口流入汉江。

  蒿坪河:源于凤凰山炮台梁北坡滴水崖,干流长37.9公里。县境内长11.4公里,流域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

  绵鱼河:又名鲇鱼河,源于米仓山北坡,分叉于焕古镇王家沟和尖山沟,西段称东七元河,东段称五郎河。干流长19.95公里,于椿树垭西流入汉江。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

  沔峪河:源于蒿坪镇明垭子,流经蒿坪镇、双安镇,由东向西流入汉江。干流长18.86公里,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

  渚河:任河最大支流,源于汉中市镇巴县星子山东坡,上游支流分别为中渚河、大市川河。入县境内后,在红椿坝汇小石河于瓦房店流入任河。干流总长125.1公里,县境内27.4公里。

  权河:源于大巴山脊光头山金山谷,在高桥镇汇东权河于权河口流入任河。干流长28公里,流域面积120.85平方公里。河床比降62%。

  绕溪河:源于大巴山鸡公梁,纵贯绕溪乡全境,干流21.7公里,有“百里盘河十八弯,七十二道脚不干”之说,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

  朱溪河:源于镇巴县星子山三叉河,上游称白河,全长41.1公里,流域面积161.69平方公里。在县境内斑竹园与瓦庙河汇流,流经瓦庙、毛坝二镇,在吴家坝流入任河。

  麻柳坝河:源于镇巴县星子山,入县境内后与紫溪河、青岩溪合流后,于唐家大湾流入任河。干流长33.4公里。流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县境内102平方公里。

  此外,干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流入任河的河流有青石板河、渔溪河、竹瓦溪、黄谷溪等4条。干流长度在10公里以下、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下的流入汉江的河流有:松河、磨房沟(即魔王沟)、西门河、紫阳沟、长滩沟、大米溪、小米溪等6条。

  气候

  紫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一、气温

  年平均气温15.0℃,年平均最高气温20.2℃,年平均最低气温11.2℃。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5.7℃。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41.2℃(1994年8月4 日),极端最低气温-8.9℃(1991年12月28日)

  二、降水

  年均降水总量1066.0毫米,年≥0.1毫米降水平均日数为131.6 天,年≥50毫米降水最多日数为6天,最多年降水量1682.8毫米(1974年),最少年降水仅623.2毫米(1999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191.3毫米。

  三、日照

  年均日照时数1586.8小时,8月最多为202.6小时,2月最少为85.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6%,最大8月为49%,最小2月为28%。

  四、蒸发

  1986~2009年累年蒸发(采用金属圆盆状的小型蒸发器测定)平均为1188.5 毫米,大于年平均降水量1066.2毫米。春季蒸发量最大,夏季次于春季,秋季至冬季逐渐减少。

  五、湿度

  1986~2009年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因受季节影响,空气干燥的春季相对湿度较小,夏季空气中水汽含量最多,相对湿度最大,到了秋冬季节,大陆季风开始活跃,湿度逐渐降低。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306-1420-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