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置县历史2170多年,2002年10月撤县设区,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含新区),辖8镇3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镇村综合改革前为178个)、12个板块型社区。耀州古属京畿之地,文化积淀深厚,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千古名胜药王山,佛教圣地大香山寺尤为驰名,神德寺塔遗迹被国内外专家认为全国罕见。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大西北民主革命烽火,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耀州农业资源丰富,是苹果、花椒、大樱桃、核桃、酿酒葡萄、中药材的优生区,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近年来,耀州区持之以恒推进“2342”工程,以陕西美鑫、江苏悦达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金隅冀东、尧柏两条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为核心的绿色建材全产业链加快构建,以大数据产业园上海摩贝、延长石油B2B工业品电商交易为龙头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以北京灵动、深蓝科技为重点的航天科技产业加速聚集,以照金、药王山景区等为引领的文化旅游产业活力涌现,新材料、中医康养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为耀州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9.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2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32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19亿元,增长7.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027元。从产业构成看,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12.1∶45.2∶42.7,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2.2%、42.9%和44.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3.0和3.2个百分点。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9.8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4.1%。年末全区共有私营企业6522户,本年登记2123户,注销596户;年末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33264户,本年登记3487户,注销3677户。
地理位置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为铜川市政府所在地,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南距西安市74公里,距西安咸阳机场70公里,210国道、西黄一级公路、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
地质地貌
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米,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米,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米。区内山岭遍布,著名的有:爷台山、凤凰山、香山、长蛇岭、文王山、武王山、宝鉴山、磬玉山、药王山等。按地貌特点,耀州区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农业区。北部山地峡谷区以多种经营和林牧业为主;中部梁卯丘陵区农林牧全面发展;南部台原川道区,市商品粮、蔬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要基地。
土壤特征
耀州区土壤共分为6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其中6个土类分别指褐土、黑垆土、嵝土、淤土、黄土、红土。土壤质地中壤占88.8%,砂壤占10.7%,重壤占0.4%。农用地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02%,全氮0.073%,碱解氮37.9PPM,速效氮8.5PPM,速效钾183.1PPM。磷氮比例为1:4.6,比例严重失调。
气候气象
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是苹果、花椒、核桃、酿酒葡萄、中药材的优生区。
土地资源
按照201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铜川市耀州区行政区域面积1477.74平方公里,全区土地总面积221.66万亩,其中耕地总面积51.9万亩,园地11.75万亩,林地112.34万亩,草地26.77万亩,城镇和独立工矿用地10.09万亩,交通用地3.52万亩,水域2.11万亩,其他土地3.18万亩。
森林资源
耀州区多山地峡谷、梁峁丘陵地貌,气候温和,森林资源丰富。2021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41.64万亩。其中:有林地84.77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9.85%;疏林地6.1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36%;灌木林地39.6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8.14%;宜林地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53%;未成林造林地5.8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12%;苗圃地0.04万亩。全区活立木蓄积量190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48.2%。用材林木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中槐、侧柏、山杨、柳、楸、榆、泡桐、白皮松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桃、杏、枣、柿、核桃、杜仲、樱桃等。观赏树木有苏铁、银杏、龙柏、龙爪槐、水杉、法桐、女贞、五角枫、垂柳等。
中药材资源
耀州区有各类中药材400余种,其中140余种为国家收购品种,主要有党参、黄芩、黄芪、柴胡、防风、连壳、茵陈、苍术等。唐代,党参、黄芪以“宜党”“华原芪”而著称于世。清代,黄芩被选为贡品,号称“耀芩”。
水资源
耀州区境内共有漆河、沮河、赵氏河、浊浴河、清浴河等5条河流,总流域面积1603.01平方公里;境内有水库8座(桃曲坡、高尔塬、友谊、豹村、玉皇阁、涧沟、前咀子、沟西),年蓄水总量为8622.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9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6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0.8441亿立方米,重复资源量0.629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1628.5万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自产地表径流量10766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总补给资源量为8588.8万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8441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090.1万立方米每年。
矿产资源
耀州区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石油、天然气等1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近40亿吨,石灰石储量100多亿吨。
耀州区地处“渭北黑腰带”中部,石炭纪、侏罗纪煤层丰富,主要分布于瑶曲、庙湾、照金、石柱等镇。石灰岩总储量约18亿立方米,质地优良。油页岩储量约370万吨。耐火粘土分布稳定,矿石纯,品质优良。其他矿产资源有装饰石材、铀、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