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陕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简介

不详  2022-11-27  宝鸡市渭滨区人民政府网

  ————————————————— 行政建置 —————————————————

  【区境位置】渭滨区是关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宝鸡市的主城区,因地处渭河之滨而得名,位于东经106º54′02"—107º16′11",北纬34º07′15"—34º28′57"之间。南接太白县靖口镇、凤县黄牛铺镇;北与金台区硖石乡、西关、中山路街道、金陵河毗邻;东西与陈仓区磻溪镇、坪头镇相邻。东西最大距离39.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1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842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东周秦孝公设陈仓县。秦汉至隋,区地为陈仓县辖地。唐至德二年(757),因“鸡鸣之端”改陈仓县为宝鸡县,历唐、宋、金、元、明、清至中华民国政府时期,区地归宝鸡县领辖。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宝鸡县将28个联保划编为22个乡、镇。靠近县城和东关的渭河北岸,时形成街市,被划为河滩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河滩镇改称为渭滨镇,境域在东关一带。1949年7月14日,宝鸡解放,在原宝鸡县渭滨镇地区设置渭滨区(小区)。1950年6月至1971年1月,境域面积未变。1971年,渭河以南的清姜区并入渭滨区。同年10月改为县级建制,驻地渭河北。领辖红卫路、红旗路、东风路、反修路、谭家5个城市人民公社,其中渭河北3个,渭河南2个。同年12月,又辖石坝河、益门、高家村3个农村人民公社,均在渭河以南东西地区,其中益门公社靠近秦岭北坡。1987年12月,将宝鸡县马营镇划归渭滨区。2003年4月29日,将宝鸡县(今陈仓区)辖的八鱼镇,晁峪乡划归渭滨区。2010年,马营镇、八鱼镇交由宝鸡高新区管委会托管。2011年7月,撤晁峪乡,并入高家镇。目前实际管理3镇5个街道办事处(石鼓镇、神农镇、高家镇,经二路街道办、金陵街道办、桥南街道办、清姜街道办、姜谭路街道办),44个行政村、6个农村社区、47个城市社区,面积5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万人,户籍人口30.1万人,农村人口7.5万人。

  ————————————————— 自然资源 —————————————————

  【水文】渭滨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量充足。地域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水系,其中黄河一级支流1条,渭河支流17条。渭滨区先后在支流处修建了14座小(一)、小(二)型水库,有效蓄水总容量500.3万立方米,塘坝19处,有机井204眼,泵站164台,在清姜河、清水河流域开发建设梯级水电站21座,装机容量13570千瓦。地表水和地下水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6359万立方米,人均亩均占有量分别为1471立方米和3327立方米,均高于全省人均亩均796立方米和1655立方米的水平,其中地表水年均径流量22209万立方米。17条河流均属水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水,水质良好,潜水矿化小于1克/升,可供人畜饮用、农田灌溉以及工业和养殖用水。

  【土壤】渭滨区的土壤地带性分布规律,水平地带主要是平原褐土带和山地棕壤两个地带,即渭河平原褐土带和秦岭山地棕壤带。垂直地带性从海拔500米开始向山地上部依次为:楼土、褐土带500—800米;淋溶褐土带800—1300米;山地棕壤带2200—2800米。渭滨区2016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显示,渭滨区地类分类面积分别为:耕地4855.81公顷;园地2184.09公顷;林地42065.78公顷;草地2879.4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4.6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18.8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60.07公顷;其他土地458.27公顷。

  【动物】渭滨区因受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影响,均呈现出南北显著差异,对动物生存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动物资源丰富,有经济鸟兽216种,其中兽类68种,鸟类148种。按经济种类标准,可分为珍稀动物有羚牛,数量少;经济价值较大的动物有野猪;个体经济不甚大,但数量多的种类有草兔、黄鼬、野鸡等;数量少而个体经济大的动物有狼、水獭、豹等。

  【植物】 渭滨区境内植被以乔、灌林木为主,草木和栽培植物居次:其种群以草本为主,乔、灌林木和栽培植物居次,由于境内地形南高北低差异大,森林植被随海拔和气候的明显变化而呈不同的森林群落。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为秦岭北坡夏绿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树种有杨、椿、榆、槐、法桐等;海拔1000—2500米,为秦岭北坡松、栎混交林带,这一地区森林植被种类最多,主要树种有华山松、山杨、漆树、栎树、桦树等;海拔2500米以上为桦木林,树种以红桦为主,伴生山杨、华山松。全区有林地面积39561.28公顷(包括市属马头滩林场约12264.85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68%。全区草山草坡面积4709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8.1%,主要分布在林地与农耕地交界地带,其中,20公顷以上草场14处,总面积4265.53公顷,可利用面积3649.73公顷,20公顷以下零星草地,分布在山边村庄周围。渭滨全区有植物1041种,其中牧草312种,树木390种,栽培农作物300余种。在农作物中,粮食133种,豆类29种,薯类48种,油料3种,瓜类11种,蔬菜109种。

  ————————————————— 交通网络 —————————————————

  渭滨区地处新欧亚大陆桥中段,交通条件优越,枢纽地位明显。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和宝兰高铁纵横交会,连霍高速(G30)、宝汉高速、310国道和212省道穿境而过,连接川、甘、宁、晋、豫、青、新等省区,形成以城区铁路运输、城市公交为中心,以高速和国省道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骨架,辐射镇村。

  ————————————————— 经济指标 —————————————————

  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8亿元,增速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7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433元、17474元,分别增长6.8%和10.7%;三次产业比为0.9:58.3:40.8。主要经济指标领先全市。

  渭滨区是关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宝鸡市的主城区,因地处渭河之滨而得名。行政区域总面积8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6万人,户籍人口43.2万人,辖5镇5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1月八鱼镇、马营镇移交高新区托管后,实际管理3镇5个街道办事处,44个行政村、6个农村社区、47个城市社区,面积5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9万人,户籍人口30.1万人,农村人口7.5万人)。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8亿元,增速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77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8.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433元、17474元,分别增长6.8%和10.7%;三次产业比为0.9:58.3:40.8。主要经济指标领先全市。

  历史文化悠久。渭滨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活动生息,中华人文始祖炎帝在此肇启农耕;“中华第一古物”先秦石鼓从此走向世界,辖区先后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7000多件,其中商周青铜禁、散氏盘、石鼓文等珍稀文物被列为国家瑰宝。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此,馆藏文物1.2万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陈列着何尊、逨盘等百余件国宝重器。仰韶文化、青铜文化、石鼓文化、山水文化、古军事文化交融荟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铁马秋风大散关”等历史典故发生在此、广为流传。

  工业基础雄厚。渭滨是全市工业聚集区,“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要地,工业门类齐全完善,产业要素系统集成,辖区工业企业达到130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户(包括八马地区129户),集聚秦机、烽火、宝桥、宝成、宝管等中省属企业12户,上市企业4户(宝钛、宝光、烽火、秦机),军工及民品配套重点企业占到全市的80%以上,涉及航空、电子等多个国防工业门类,已形成机床工具、轨道交通、石油装备、电子信息、电力电气、航空航天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各类产业工人近5万人。铁路道岔、机床工具、石油钢管、真空灭弧室等20多种产品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港珠澳大桥、C919国产大飞机、神舟载人飞船、蛟龙号深海探测器、复兴号动车组等大名鼎鼎的中国名片,很多关键零部件都是“渭滨制造”。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四分之一强。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姜谭工业园区,是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十强之一,2021年成功跻身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技实力突出。渭滨是西北地区最早建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拥有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院士工作站5个,建有省市级众创空间孵化基地3家,高新技术企业114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总量、技术合同交易额位居全省前列。作为全省数字经济示范区,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务信息化、城市智慧化”为主线,以打造传感器之都、机器人之城、数字经济高地为目标,建成全市首个互联网产业园、陕西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汇聚西普数据、立邦软件等互联网企业128户,麦克传感、中创精密、恒瑞测控等传感器企业29户,思迈龙、邦易科技等机器人企业26户,传感器、机器人、数字经济、微电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商贸繁荣发达。渭滨是全市商贸金融核心区,辖区聚集服务业企业7600多户,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00户,亿元以上企业27户,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区已建成经二路品牌购物、经一路小商品批发等10余条特色街区,汇聚了开元商城、华润万家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先后入驻各类金融企业63家,其中保险公司31家,证券公司8家,银行16家网点81个,囊括了全市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初步构建了以经二路三横四纵黄金商圈为核心,清姜、姜谭、桥南地区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商贸格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强。

  发展环境优越。渭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与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310国道、西兰高铁、连霍高速、宝汉高速贯穿全境。辖区78%的面积位于中华祖脉、中央水塔——秦岭北麓浅山林地,林地总面积96.7万亩,城镇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6.2%,森林覆盖率达到56.5%,12条渭河支流密织成网,清姜河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综合指数均居全市城区第一,是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居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之列。率先建成食品药品、集贸市场、网上政务大厅等信息服务平台,“渭您服务”入选全国政务服务十大品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创新经验全国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试点、居家养老、社会救助等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先后获得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养老服务示范区、科技进步先进区、养老服务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20多项。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306-1339-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