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简介

不详  2023-10-05  夏县人民政府网

  夏县,位于黄河之滨,三晋之南,总面积1350.66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市社区,11个乡镇,171个村委会,65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63221人,常住人口275312人,耕地面积61.88万亩,曾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和“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称号。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我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东南与河南省渑池县隔黄河相望,西邻盐湖区、与稷王山接壤,南与平陆县毗邻,北连闻喜、垣曲。中条山雄居县东,峰峦叠嶂,巍然屹立,犹如巨龙昂首腾飞。鸣条岗横亘县城之西,黄土碧野覆盖大地,好似雄狮卧睡境内,镇守黎民安居。地形概貌为:东西长,南北窄,东高西低中间平,素有七山二川一丘陵之说。南同蒲、高铁、209国道、临夏公路均在境内通过,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畅通无阻。运城机场近在咫尺,飞往各地快捷方便。山川相间,山水相连,白沙河、红沙河、涑水河在境内缓缓流过,河水井水浇灌方便,林茂粮丰,五谷丰登,盛产粮棉,瓜果香浓;葡萄酒美,牛心柿饼,厚民晋茶,夏乐西瓜,华夏卤鸡,青铜艺品,产品走俏,品牌驰名,深受客商青睐,大众喜爱欢迎,青铜铸造,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工发达,小有名声;人民生活,欣欣向荣,幸福美满,健康文明,环境优美,和谐安宁。

  夏县,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宜人,人文景观众多,文化旅游喜人。瑶台山峰景美,巍巍宝塔屹立,瑶池中秋赏月,夜空明月皎洁,银河星光灿烂,遥望嫦娥奔月,游人欢快喜悦。文人骚客妙语珠连,史书载有名联曰: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瑶台之南柏塔寺,百年树木参天,苍松翠柏满山,绿海碧波荡漾,高低叠翠尽染。忽听古刹钟声,又闻僧人念经;水头有个堆云洞,又名叫作“小布达拉宫”,云雾道观绕,建筑甚奇妙,风格又独特,嘉康杰在此创办学校,穷苦孩子把学上,马列真理传四方,唤起民众齐觉醒,不再受那剥削压迫苦,拿起枪杆干革命;司马温公祠,绿瓦红墙,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巍巍壮观,引人入胜,领略司马光生平,观看杏花碑亭,欣赏一代文豪苏东坡亲笔撰写的碑文;禹王城朝拜,盼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望夫台,涂山氏望眼欲穿,盼大禹治水早日把家还;涑水河蜿蜒流淌,浇灌万顷良田,人们企盼丰收年;长堤烟景杨柳垂,花香鸟语又是春;莲池碧照蝉鸣,鱼儿戏莲鸭泳。

  夏县,全国植树造林模范县。1958年被评为全国“四旁绿化”模范县,晋南地委树碑立传,题词为“山山青且秀,处处绿荫浓,今朝称先进,万代颂奇功”以示嘉奖。上世纪八十年代,又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文明县。

  夏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在这里建都,闻名遐迩,声震四方,人称华夏第一都,这里是个好地方。

  夏县,华夏之根,历史之源,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人文荟萃,文明摇篮。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扑在治水上,矢志不渝,劳苦功高,厚德无量;轩辕黄帝元配夫人嫘祖,植桑养蚕,缫丝织锦,改变人类生活条件,从此,人们才有衣穿。丝绸之路在这里发祥开端;一代名臣介子推,割股奉君,孝贤忠德,世代颂传,百世流芳;书法家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卫铄),挥毫泼墨引领书法数千年,堪称中国书圣,世人敬仰传承;宋朝宰相司马光,呕心沥血著通史,历时十九载,完成巨著《资治通鉴》,终成历史经典、国家宝藏;革命英雄嘉康杰,克服重重困难创办平民学校,培养革命新人,播撒“五四”火种,带领青年学生游行示威,抗议袁世凯、阎锡山出卖国家矿产资源和卖国勾当;秘密发展地下党组织,组建抗日游击队,出生入死开展武装斗争,谱写革命新篇章。经过努力奋斗,在晋南36个县中,先后发展和恢复了32个县级党组织,使党的活动步入正轨,组织活动从此有了保障。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日寇入侵,周恩来同志来到省委驻地临汾,提出20天内扩充新兵3000人,省委领导张稼夫把此项重任交给嘉康杰办理,嘉康杰不辞劳苦,积极宣传发动,不到半个月圆满完成任务。1939年9月11日,嘉康杰作为代表到武乡出席中共晋冀豫第一次党代会,会上被推选为全国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同年12月11日,奉命到延安出席中共七次党代表大会,途径夏县武家坪村突遭国民党特务枪击,不幸壮烈牺牲,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为嘉康杰题词“晋南杰出群众领袖”,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夏县,人才济济,名人荟萃,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历史的绚丽光辉,先烈的丰功伟绩。给人们巨大的鼓舞,给人们极大的启迪。大家深受感动,深受激励,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不能说明如今,更不能说明长远和将来。我们不能躺在先祖的怀抱里吃老本,更不能躺在先烈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我们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继续努力,不断前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搞好本职工作。

  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大好,催人奋进,我们要高举旗帜,乘势而为,扎实苦干,与时俱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创优争先,再接再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要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乘风破浪,展翅腾飞,大显本领,大展宏图,大施才能,大放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克难攻坚,勇作奉献。

  【行政区划】

  至2021年,夏县下辖7镇:瑶峰镇、庙前镇、裴介镇、埝掌镇、泗交镇、水头镇、禹王镇;4乡:胡张乡、尉郭乡、南大里乡、祁家河乡;四个社区:城东社区、城西社区、城南社区、城北社区。

  【自然地理】

  地质。夏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由老至新有太古界、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中生界。上第三系和第四系遍及辖区,但厚度不大,厚度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山下平川地区及边山台地。夏县处于运城裂陷边沿,主要的地质构造为中条山山前大断裂带。该断裂带主要位于中条山西北坡山脚下,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全长约120km,其演化到新生代时,相对中生代应力方向而反向活动,形成运城新裂陷,晚新生代断裂活动较为强烈,表现为中条山强烈抬升,运城盆地的强烈下降,沿断裂还有热水分布。辖区海拔在250—1583米之间。

  地貌。辖区地貌可分为三大部分:东部山地、中部边山台地和西部裂陷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区、丘陵、平川三个区域。东部山地分布于县境内东南部,以中条山为主,呈北东—南西走向,地势高峻,石多土少,面积为9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4%;中部边山台地分布于县境内山地和裂陷盆地之间,多是黄土丘陵,称峨眉岭,从南到北,鸣条岗横贯其中的丘陵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8%;西部裂陷盆地分布于县境内北西方向,属运城盆地。涑水河和青龙河从县境穿过,流经地带为平川区,面积为2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8%。

  水文。夏县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紧缺。地表水资源约为1.2亿方/年,可利用地表水约为4931.7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8670万立方米,实际开采量10300.5万立方米。地表水:境内河流众多,总长209公里,总流量1.2亿方。其中涑水河流域3294.9万立方,黄河流域8845万立方。受地形限制,可分为黄河支流水系、姚暹渠水系和涑水河水系三大水系,共有较大河流27条,其中直接入黄河支流的5条,通过姚暹渠入涑水河的22条。地下水:总储量1.0027亿立方/年,分5个区:低山层基岩裂隙水区、基岩裂隙岩溶水区、黄河丘陵孔隙水区、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水区和浅埋中等富水区。

  气候。夏县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为205天左右,年日照时长为2293.4小时。冬季多呈现干冷少雪,平均气温为-5℃;夏季呈现高温高湿,平均气温25.1℃;秋季往往出现阴雨天气,平均气温13.3℃;春季气温极不稳定,空气较干燥,平均气温12.9℃。夏季降水占45%,秋季降水占30%,冬季降水占5%。

  【历史沿革】

  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周属晋国地,周武王封姬于此。

  战国时期称安邑。

  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

  秦称安邑县,属河东郡,为郡治所在地。

  汉设安邑县,县治在今禹王城。

  三国(魏)、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

  北魏神元年(428年)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至北安邑县城东7.5公里处,更名为夏,为夏县得名之始,属秦州河北郡。

  北周改属安邑郡,郡治在今禹王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虞州,大业初年废州,县隶河东郡。

  唐废河东郡改虞州县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至德之载(756年),更名虞邑。乾元二年(759年)复属陕州。

  宋属陕州。金贞祐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仍袭旧制。明属平阳府解州。清属直隶解州。

  民国初,废解州,属河东道;民国19年(1930年)撤销道建制,直属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年)属运城第七行政区;民国31年(1942年)成立夏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32年(1943年)底,夏县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33年(1944年)春,在中条山南河村成立康杰抗日民主县政府(简称康杰县),姚暹渠以南划为安夏办事处,翌年冬撤销康杰县、安夏办事处;民国35年(1946年)撤销稷麓县恢复原建置;属太岳行政区第三专署管辖;民国36年(1947年)7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国37年(1948年)12月改属晋绥边区吕梁区管辖;民国38年(1949年)夏属运城专区,同年6月属晋南专区。

  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署;1958年10月,夏县、闻喜及绛县大部分地区合并为闻喜县,县治设在闻喜县城;1961年5月复置夏县;1970年5月21日属运城专署。

  2000年10月31日,运城撤地建市,夏县属运城市。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22年夏县生产总值8278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58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367万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370902万元,增长5.2%。三次产业比例为35.2:20:44.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0.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9.6个和24.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40.1%、11.8%和48.1%,分别拉动全县经济分别增长2个、0.6个和2.3个百分点。

  人口:据公安部门统计,2022年末,全县总户数109616户,户籍人口363221人。其中,城镇人口84364人,乡村人口278857人。60岁及以上人口82559人。

  据人口抽样调查统计,2022年末,夏县常住人口275312人。其中,城镇人口90619人,乡村人口184693人,城镇化率32.92%。

  价格:202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9%,比上年上涨1.9%。八大类价格指数中除居住上涨超过3.5%外,其余均在3.5%以内。具体价格指标分别为:食品烟酒101.7%、衣着96.3%、居住110.7%、生活用品及服务100.1%、交通通信100.6%、教育文化娱乐101.7%、医疗保健100%、其他用品及服务100.9%。

  【政府网站】http://www.sxxiaxia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22-4286-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