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简介

不详  2023-10-05  曲沃县人民政府网

  曲沃县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北依塔儿山(崇山)、桥山垆顶山和襄汾县为界,南靠紫金山(绛山)同绛县为邻,东与翼城县接壤,西北隔汾河和襄汾县相望,西南与侯马市毗连,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今县境南北长29.5公里,东西宽15.4公里,县域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万(2022年),辖5镇2乡、6个社区、114个行政村,拥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中国成语典故之乡、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中国文化百强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乡村振兴新农人培训示范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智慧果蔬成果转化示范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蔬菜重点县、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国小麦科技入户示范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特教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30余张国字号名片。

  中文名称:曲沃县 

  外文名称:Quwo  County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山西省临汾市 下辖地区:5镇、2乡

  政府驻地:乐昌镇 

  电话区号:0357 

  邮政区码:043400  

  地理位置:山西省中南部 

      积:437.9平方千米

      口:21万(2022年)

  车牌代码:晋L 

  行政代码:141021 

      言: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晋国博物馆景区、诗经山水景区、诗经山水(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诗经山水(景明)景区、诗经山水(晋殿悬冰)景区、春秋晋国城景区、磨盘岭休闲农业观光区、曲村古镇、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石桥堡红色文化景区、朝阳沟景区、太子滩温泉度假区、晋园景区(公园)、绛园、顾园、申园等。

  历史名人:贾汉复、卫周祚、顾炎武、彭真      

  特色小吃:羊汤、饸饹面、油煿凉粉

  ——历史沿革

  有众多古籍文献可考,曲沃为古晋都绛之所在地,其名始见于西周初期。我国古代辞书《尔雅》在《释氺》一章中记载,“沃泉悬出,悬出,下出也”,其中之“沃泉”古指由上向下流的泉水,“沃泉”处史学界考定为今天的曲沃县景明瀑布;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进一步作出解释,“水……悬出曰沃。水从上下,有所灌沃也。”;《诗经·唐风·扬之水》一篇中也写道,“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诗中所描写的“沃”即指曲沃,“鹄”指今天的曲沃县安鹄村;叙述最为完整的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时任曲沃知县的湖南湘潭人士张坊主持修正的《曲沃县志》中称,“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西北经青玉峡,东流袱石罅至白石山,悬而为沃泉。又东折白水村,九曲而北入于浍、西流入汾。凡曲沃、新田两都襟带,皆此沃水之所潆洄盘旋也,是为曲沃命名之由。”几经史料佐证,不难看出,曲沃之名,源以“绛水”为根,“沃泉”为线,取其曲,取其沃,故名曲沃。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周成王初立时,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一带,为尧后裔)有乱,周公灭之。约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2年),“成王与其弟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遂封叔虞于唐地。这便是史学界所谓的“桐叶封唐”之由来。

  公元前1020年前后,叔虞故,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自号晋君,于晋水入浍之处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县与翼城县接壤地带)。

  西周穆王年间(约公元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此间,历成、厉、靖、釐、献五世。

  公元前811年,晋穆侯将国都迁于绛,后世称“故绛”(今曲沃县中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一带)。

  公元前746年,穆侯之孙昭侯迁都于翼,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曲沃渐成为晋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入翼杀孝侯,晋立鄂侯于鄂(“鄂”指晋之别都,时间较短)。鄂侯6年死,哀侯复都翼。

  公元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称继位,史称晋武公。武公即位后,厉兵秣马,整经略武,实力大大增强,于公元前679年代晋成功,定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聚邑曰绛”(此“绛”在原有“绛”的基础上扩大了范围,今天的曲沃约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内),次年迁都于此。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

  公元前636年,晋献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马东部),自此拉开了晋国称霸150余年的恢宏巨幕。

  公元前585年(简王元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亦称绛,后世称“新绛”(今曲沃西、侯马东)。历景、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

  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西汉,亦置绛县,属河东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改绛县为绛邑县,仍属河东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改绛邑县为曲沃县,属正平郡,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正平郡,曲沃县改属绛郡。十年后徙至今乐昌镇;唐朝时属绛州;宋朝时属绛州绛郡;金初属绛州,兴定初年属晋安府;元复属绛州,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改属平阳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属平阳府;清末属河东道;中华民国时期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11月,撤县并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址驻侯马镇,仍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

  1971年侯马市析出,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城关,自此曲沃无变更。

  ——地理环境

  曲沃县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南北长29.5千米,东西宽15.4千米。

  地形地貌

  曲沃县地处侯马断陷盆地东部,受地壳造山运动影响,北部塔儿山(崇山)、南部紫金山(绛山)隆起,形成两山夹一盆地的地形单元。盆地呈东西向展布,大部为冲积平原。地貌主要为平原和丘陵,类型包括:土石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黄土塬区、冲击平原区、现代河谷区。其中,平原区总面积达339.76平方公里,约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77.58%。

  地质

  曲沃县境内除南北两山出露基岩外,其余主要为黄土所覆盖。山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盆地中隐伏断裂、褶曲、火成岩体发育,并伴随有新构造运动发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各地隆起沉降不均匀,北、东、南部高,西部低。

  气候

  曲沃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2℃,冬夏温差28.8℃,全年大于10℃的积温达4395℃。降水主要集中于7—9月份,降水量按四季划分:夏季占44.5%,秋季占30.9%,春季占19.9%,冬季占4.7%,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初霜一般出现于10月中旬末下旬初,最早在9月下旬,终霜期出现于4月上旬。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7.8小时。

  土地构成和土壤

  曲沃县内山、水、岭、川相间,其土地构成为:平原、丘陵、山地、水域四类。全县土壤总面积64.07万亩,分粗骨土、褐土、潮土、盐土、沼泽土、新积土6大土类(包括10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

  植被

  曲沃县内自然植被主要有三大类型:林木—草灌植物群落,草灌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曲沃县辖5镇、2乡(即: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谈乡、北董乡)、114个行政村、8个社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曲沃县水资源丰富,地表、地下水可利用量达1亿立方,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滏河、黑河、天河、曲村河和排碱渠七条河流,泉水有沸泉、西海温泉、太子滩温泉。全县共有水库10座,总库容量17980万立方。地表水可利用量7812万立方米,工业水资源为4046万立方米。其中,浍河水库库容量达1亿立方,为晋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矿产资源

  曲沃境内矿产资源极其丰实,主要有铜、铁、金等金属矿产,石膏、石灰岩、片麻岩、石英岩、白云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以及煤炭和地热水。其中,铁矿石品位在50%左右,保有储量1430万吨;石灰岩矿储量11.7亿吨;石膏保有储量160万吨;煤炭探明储量5.7亿吨。

  生物资源

  曲沃县植物包括松科、云杉科、桦木科等在内的40余科约400种,常见有:杨、梧桐、松、刺柏、柳、香椿、苹果、葡萄、樱桃、莲藕、枣、草莓、海棠、冬青、牡丹、菊、玫瑰、月季等。目前尚存动物有:狼、赤狐、狍子、獾、黄鼬、松鼠、岩松鼠、鼹鼠、穿山甲、蝙蝠、刺猬、杜鹃、喜鹊、麻雀、乌鸦、燕、雁、鹌鹑、鹤、鹳、青蛙等。

  ——人口民族

  截止2022年底,曲沃县常住总人口为211501人,其中男性108429人,女性103072人,性别比例为1.052:1。市镇常住人口99345人,占比重46.97%,比上年末提高0.69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112156人,占比重53.03%。全年出生率为7.90%,死亡率为9.72%,自然增长率为-1.83%。全县共有回、满、蒙、壮、傣、藏、黎、侗8个少数民族,共1480余人。其中,以回族为主,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关、西南街和北关。

  ——县域发展概况

  曲沃,区位、地理、气候、资源等方面优势突出,自黄帝至尧舜时期始,便为宜农宜林宜居之地,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封建社会、甚至是资本主义时期,都以物阜民丰而著称。这里的山河、平原、风物宜人的自然环境,也成为了2800多年前晋国建都的先决条件,在晋武公、晋文公等几代晋国公侯主政称霸时期,出现了“晋国天下莫强焉”的升平景象,当时已有颇具规模的冶炼、铸造、纺织印染、制革制陶等手工业,商业出现了“金玉其车、文错其服”的富商巨贾。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逐现巅峰,呈现出“富甲北地、黎庶安居”的繁盛景象。特别是烟草业的发展,曾在山西乃至中国北方独领风骚数百年,明万历年间,县人张士英从福建引进烟草种子及栽培技术,经逐步种植推广,全县植烟面积最多时达17万余亩,约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7%,年产烟叶7000余吨。旱烟随即应运而生,烟草作坊鼎盛时达百余家,年产烟丝5000余吨,其质甲于三晋,驰名中外,曾远销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一业兴而百业荣。清代中叶,县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座商几近千家,其中票号、钱庄云云,同与旱烟共兴衰。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9.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8.9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0:65.6:21.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668元,按2022年平均汇率(1:6.4512)计算为12737美元。 

  ——历史文化

  曲沃历史悠久,是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素有“地下博物馆”和“三晋文化源头”之称。

  境内有里村西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属丁村文化范畴;浍河南岸的安鹄、望绛为仰韶文化遗址;滏河两岸的方城、下坞为龙山文化遗址,这些都说明中华文明始祖早在十多万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因两周时期曲沃乃晋国都城所在地,所以又有众多的古晋遗址。如,曲村—天马古晋遗址、羊舍墓地、东韩古晋国遗址、晋诸陵、晋世子墓、齐姜墓、荀息墓、里克墓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九代十九座西周时期晋国诸侯和夫人墓葬,其它墓葬一千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并探明有十座陪葬车马坑,其中一号车马坑陪葬战马百余匹、战车24辆,是目前全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真车真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佣早606年(公元前812年)。它为人们了解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工业科技以及葬俗礼仪提供了实证,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提供了年代标尺。该遗址的发掘曾被列为1992年、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被《考古》杂志评为“二十世纪中国100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外,县境内还有宋代大悲院、元代龙泉寺、感应寺砖塔、周秦遗物千年银杏树、三清庙献殿、明代四牌楼、清代薛家大院以及桥山黄帝庙、义城黄帝庙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全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2处,文物馆藏量达到45844件,百年以上古建筑260余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曲沃碗碗腔、曲沃琴书、任庄扇鼓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曲沃“花葫芦”、晋都文锣鼓、四牌楼传统古会、曲沃小米陈醋、晋国青铜铸造技艺等)。特色小吃主要有羊汤、饸烙面、油煿凉粉等。

  曲沃在尧、夏到两周的这段时间里,特别是从叔虞封唐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600多年时间里,有近400年的时间都处于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此间集中出现了《周易》《左传》《国语》《史书》《诗经》等众多传世文化典籍。其中,《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年纪事的编年体史书,仅记晋事的篇幅就占到了四分之一;《国语》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国纪事的国别史,是《左传》的姊妹篇,全书二十一篇,其中晋语就占了九篇,几近全书的一半,故有人将“国语”称为“晋语”;《诗经》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与曲沃相关。可以说,曲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正是这种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既而为中国成语文化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养分。据统计,《汉语成语词典》现收录的5500多条词目中,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条,与曲沃有关联的成语更是多达1500条以上,诸如饮水思源、从善如流、公而忘私、居安思危、秦晋之好、志在四方、取信于民、政平民阜、退避三舍、表里山河、汗马功劳、休戚相关、君无戏言、宾至如归、识多才广、除旧布新、唇亡齿寒、楚才晋用、犄角之势、痛心疾首、礼贤远佞、鞭长莫及、知难而退、退避三舍、甘拜下风、多难兴邦等。时至今日这些成语典故已是尽人皆知、人皆能详,由此而引申演变而来的成语更是达到了数千条之多。2016年2月,中国民协命名曲沃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暨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目前,曲沃县把弘扬和传承成语文化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设“全国最大的成语产业开发基地、成语文化教育基地、成语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成语文化旅游胜地”的思路,通过大力度、全方位、高平台招商引资,着力打造中国成语文化城。

  曲沃历代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或以文治武功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或以科技和文化成果造福于民,影响较深的不乏其人,世人有口皆碑。

  ——主要旅游景点

  晋国博物馆景区:位于曲村镇北赵村,核心景点为晋国博物馆,是依托“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2.4万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米,绿化面积2.7万平米,展厅总面积近9000平米。分为晋国历史文化展厅、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厅和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厅等三大展厅。集中展示了西周时期晋国9代晋侯和夫人墓葬以及出土的一万两千余件各类珍贵文物,其中陪葬车马坑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是研究西周军事装备、制车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早606年。自2014年开馆以来,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推介活动优胜奖”“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巾帼文明岗”“山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山西省品质旅游景区”“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

  诗经山水景区位于曲沃县北董乡,为国家AAA级景区,总占地面积7000亩,建筑面积380亩。由景明、诗经故里、晋殿悬冰等景区组成。景区以水系为脉,诗经文化为魂,地处中条山余脉,即绛山。绛山山势险峻,绝壁如削,绛山北麓与浍河南岸之间,文化遗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展开,构成一副风光旖旎的山水画卷。

  景区内有沃源小镇、龙岩山寺、忠义园林、水打石磨、烈士陵园、牡丹游园、水上乐园、花溪龙潭、沸泉碧波、青玉高峡、绛山晚照、龙泉山庄、世外莲园、诗经故里、千年银杏、银杏广场、廊桥遗梦、宋城遗迹、林下浅滩、千亩莲池、林溪叠水、演艺舞台、观景台、诗经文化展示馆、曹端纪念馆、乡村文化记忆馆、扇鼓傩戏展示馆、荷塘土屋、绛山书院、诗经山水、无邪园、德孝园、荷花仙子、唐风广场、古堡探幽、天河湖畔等,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古刹、两千七百多年的银杏树、曲沃古十景之沃泉飞瀑、晋殿悬冰等景观景点。

  诗经山水(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位于北董乡的南林交村、明德村一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共12篇,都是在这一带创作的。该景区以反映“诗经文化”为主题,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巧妙结合、融为一体,还原了《诗经•唐风》里的风土人情,再现了晋国围场御苑的山水景色。景区内不仅有千年古银杏、元代龙泉寺等历史遗存,同时还有诗经广场、诗经亭、诗经园、银杏广场、银杏大道、世外莲园、荷塘栈桥、林溪叠水、林下广场、观景楼、仿古村落、仿古商业街、元代古城门和城墙等人文景观。

      诗经山水(景明)景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的北董乡景明村,地处曲沃、闻喜、绛县三县交汇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称“沃泉”,又名“绛水”、“白水”,泉水常年不断,清澈可饮,为曲沃古十景之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相当的篇幅,即描写此处或与此处有关,《诗经•唐风•扬之水》有云:“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形容其“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这里还有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曾旅居于此的瀑布游园,以及沃源小镇、龙岩苑、牡丹园、水上乐园等特色景点,是集游诗经山水、品国色牡丹、寻沃国之源、享绿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诗经山水(晋殿悬冰)景区:位于北董乡窑院村。该景区以曲沃古十景之一的“晋殿悬冰”景观开发为核心,规划建设药用观赏经济林区、有机农业采摘区、晋文化园区、宗教文化区、现代阳光农业科技园、游乐园、文化影视古街、藏文化基地等“四区两园一街一地”,是涵盖晋文化、宗教文化、藏文化三大元素,集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春秋晋国城景区:位于山西曲沃晋国故地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景区。景区突出彰显晋国历史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晋南民俗文化、浍河精神文化等“四种文化”,建有明清四合院群落、大型古装电视剧《重耳传》拍摄基地、晋水阁、浍河精神长廊浮雕塑、仿晋水街、晋国水城、拓展训练中心、水上娱乐、大型游乐场等景点。同时,景区内晋都民俗风情园作为晋南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旅游景点,目前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是集浍河精神弘扬、晋国文化展示、晋南民俗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来到这里,既可欣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又能探访厚重深远的晋国文化,更可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2021年12月22日,“山西春秋晋国影视城”被省广播电视局命名为山西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示范基地。

  磨盘岭休闲农业观光区:因状若磨盘而得名,依托国家4A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园区、山西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西海村开发兴建,是国家级AAA级景区。该景区以磨盘岭为核心,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春秋晋国历史文化、晋南民俗文化、地理生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介子推忠孝文化等人文资源,积极整合村周边七星海、八角海、龙王庙、玉泉院和童儿庙等旅游资源,以晋国民居民俗区为核心,重点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环节上做文章,复原了陈赓将军故居,建设有忠节文化园、竹林苑、月亮湾、星海宾馆、仿晋商业街等一批特色景点和服务设施,现已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曲村古镇:位于曲村镇。该镇元初建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特色小镇。该景区目前有两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一条是由大悲院、靳家祠堂、商贸古街、文公广场、义城黄帝庙、方城黄帝庙、生态休闲园、采摘园、元義坊醋坊组成的历史文化生态风情游线路;另一条是由白中村、上陈村、下陈村、上营村、下营村、上院村、下院村、北白集村、西白集村、问卦村、鬼谷子洞等历史遗迹组成的春秋战国军事体验探秘游线路。景区核心区域曲村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金建筑大悲院和供奉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重臣信武侯靳龢与汾阳侯靳强父子(司马迁《史记》、《汉书》均有记载)的靳家祠堂。进入小镇,街道绿树成荫,晋风韵味悠长,店铺井然有序。晋式青铜礼器、陶艺体验、葫芦工艺、民间剪纸、传统面塑、手工布艺、古法酿醋技艺、地方特色美食更让人流连忘返。

  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位于杨谈乡。《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据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教授研究证实,曲沃桥山最有可能是黄帝的埋骨所在。因桥山山势巍峨、翠柏环绕,雨霁初晴、青碧岚光,故称“桥岳晴岚”,乃曲沃古十景之一。景区以弘扬“根祖文化”为核心,以“追寻黄帝足迹、传承历史文明”为理念,凭借桥山特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在修复山顶黄帝庙、建设山顶广场的同时,于山下建设了集桥山驿休闲食宿区、游客接待服务区、黄帝文化展示区、乡村旅游体验区于一体的“黄帝部落”民俗村。该景区作为传说中黄帝的东陵,已成为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西陵遥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又一华夏儿女祭祀先祖的圣地。

  石桥堡红色文化景区:位于该县革命老区杨谈乡石桥堡村,是国家级AAA级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景区依托中共曲沃县委旧址和革命纪念馆而兴建。景区占地100亩,分为“一核四区”。“一核”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老县委旧址、革命纪念馆、窑洞宾馆、会议厅、抗日情景剧等。“四区”包括休闲垂钓区、地道体验区、特种养殖区和拓展训练区。景区建设有人工湖、铁索桥、停车场、战备工事、演艺场、地道和窑洞宾馆等景点和服务设施。该景区是以红色旅游为主要支撑,兼具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景区。

  朝阳沟景区:位于里村镇朝阳村,是国家级AAA级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内地势蜿蜒,水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因有与旧石器时代遗迹丁村文化相近的西沟遗址而闻名遐迩。景区突出“明清古驿道、远古部落群”文化主题,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古代驿站、西沟遗址、明清古街、日月潭等文化旅游景点,初步形成了“四区二十景”的景区布局。

  四区:指远古群落区、农耕体验区、明清古建区、现代休闲区;“二十景”:指西沟遗址、农耕体验园、古县衙、古驿站、石牌坊、观景亭、竹林迷宫、石桥景观、窑洞康养中心、休闲垂钓园、福泽瀑布、朝阳古街、百果园、张坊纪念馆、荷塘红莲、日月潭、驿站历史博物馆、美食古街、沃国春光园、采摘园。

  景区深度挖掘和打造“驿站”文化,共打造了霍州县霍山驿、赵城县赵城驿、洪洞县普润驿、临汾县的建雄驿、辽宁沈阳的盛京驿、河北的井径驿、甘肃兰州的沙井驿、贵州贵阳的龙场驿、云南大理的大理驿、广西桂林的古圩驿、江苏高邮市的盂城驿等11个代表性驿站和一座占地800余平米的驿站历史文化博物馆。驿站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临汾市乃至山西省的首个驿站历史文化博物馆。

  太子滩温泉度假区:位于乐昌镇,是以温泉为核心开发打造的集温泉养生、餐饮娱乐、文化展示、农业观光、商务交流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旅游景区,由万憬国际休闲广场(包括生态酒店、温泉洗浴、室内国标游泳馆、室内水上乐园)和太浒公园(包括御汤庭院、太浒游园)以及太子滩休闲度假庄园三大板块构成。万憬国际休闲广场内的温泉流量每小时303立方米,水温46.5摄氏度,泉水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达到医疗热矿水标准,在全国屈指可数。太浒公园内的御汤庭院以家庭式度假酒店为特色,北方院落为主体,融入“晋文化”元素和江南园林风格。景区还专门配置了休闲农场,使每个前来度假的游人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还能享受耕种乐趣。太子滩休闲度假庄园,是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泛舟救弟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坐落于庄园内莲花岛环岛的晋国历史文化展示馆—“申园”是其核心景点。走进太子滩温泉度假区,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与历史交织、都市与田园共融、人与水相近相亲的都市“桃花源”。在太子滩头听晋史,住御汤庭院泡温泉,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假日休闲放松的不二去处。

  晋园景区(公园):晋园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城新区中心,占地318亩,其中绿化面积195亩,水景面积70亩, 仿古景观建筑3500平米。整体设计鸟瞰效果立意于春秋中晚期文物——错黄铜宝壶造型。由北区万人广场、中区晋都文化会展中心(“五馆一场一堂”:文化馆、图书馆、城展馆、档案馆、老年活动馆、晋都剧场、晋都会堂)和南区如意湖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及景观以晋文化为主线,全面融入成语文化和楹联文化元素,可概括为“一心一湖两带十大景观三十处景点”。园内设有晋国成语典故浮雕19幅,青铜群雕6组,晋文化楹联39副。

  2014年开园至今,先后被评为“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文旅系统省级先进单位”“山西省五星级县城公园”“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临汾市文明景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处全面彰显晋文化特色的古典园林景区。

  绛园:位于县城北部原曲沃烟厂旧址,因曲沃是晋国早期都城故绛所在地而命名,占地60亩,布局有滨水、古建、园林等三大景区。其中,滨水景区以浍水湖为中心,湖畔有桃花岛、紫竹园、六合亭等景点;古建景区主要有明堂和烟草馆;园林景区以假山为依托,建造有文公阁、践土台、晋文公人物群雕等,是一处以反映“晋文化”为核、完善城市功能为基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顾园:位于县城东城新区中心地带,占地约40亩,园内建筑全部为仿明清式古建,具有江南风格、兼顾南北特色,分东、西和主题景观区三个单元。东景观区由桃园、李园和翠竹园组成,寓意顾炎武先生桃李满天下的成就和坚韧不屈的气节;西景观区由杏树林、柿子树以及银杏、红枫等灌木组成;主题景观区由一湖一山(摇篮湖、白石山)、一轩一榭(光明轩、四方榭)、一台一桥(读书台、石桥)组成,是为弘扬和传承明末清初,寓居曲沃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而规划建设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公园。

  申园:位于太子滩温泉度假区内的太子湖湖心岛上,因晋国太子申生舍身救弟的传说而得名,外观采用仿古四合院形式布局,设有两进院落,内部主要由晋文化展厅、休息区和商务接待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文化展厅以太子湖传说和晋国文化为题材;休息区和商务接待区包括会客、会议、餐饮、休息等场所,是一个集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商务接待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

  【政府网站】http://www.quwo.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22-4259-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