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简介

不详  2023-10-05  晋城市城区人民政府网

  晋城市城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10″~112°55′08″,北纬35°24′55″~35°35′45″。地处晋城市中心,总面积142.59平方公里,南北长17.5公里,东西宽15.4公里,占晋城市国土总面积的1.55%。四周与泽州县的7个乡镇毗邻,分别是:东邻金村镇;西接东沟镇、川底乡;南连大箕镇;北接北石店镇、巴公镇、高都镇。城区是晋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为晋城市人民政府、城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地。市区距省城太原市350公里,距首都北京700公里。

  【建置沿革】 尧舜及禹时代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秦、汉属上党郡高都县。北魏罢建兴郡改置建州,属高都郡高都县。隋朝废郡设州,改为泽州,属泽州高都县;开皇十八年(598年),高都县改为丹川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属晋城县;武德六年(623年),属盖州晋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泽州晋城县,为泽州州治。北宋属河东路泽州晋城县,为泽州州治。元属平阳路泽州晋城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废晋城县,以所辖地为泽州,隶属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泽州改为直隶州,直属于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清世宗雍正六年(1728年),泽州升州为府,以其地置凤台县,属泽州府凤台县,为泽州府治。1914年,实行省、县两级制,改凤台县为晋城县,属晋城县。1937年属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城县。1939年属山西省长治专署西区办事处晋城县。1945年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四专署晋城县。1948年10月,晋城县城关区设置为晋城市,次年8月晋城市撤销,仍为晋城县城关区。1949年上半年,属太行第三专区晋城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西省长治专区晋城县管辖。1958年,属晋东南专区晋城县。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晋城县。1983年,属晋东南行署晋城市(县级)。1985年,撤销晋东南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设地级晋城市,原晋城市(县级)划分为城区和郊区(今泽州县)2个市辖区,城区辖城关办事处、北石店镇、钟家庄乡、西上庄乡。1986年1月,北石店镇改为乡,增设北石店矿区办事处;将城关办事处划为东、南、西、北4个街道办事处,城区时辖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79个村(居委)。2001年撤乡并镇,北石店乡复为北石店镇,钟家庄乡、西上庄乡分别改为钟家庄街道、西上庄街道,辖1镇7个街道,137个村(居委、社区)。2010年,钟家庄街道东谢匠等9个村(社区)划归开发区管辖。2017年9月,开发区扩区整合,剥离社会职能,将东谢匠等9个社区重新移交城区管辖,成立开发区街道办事处,撤销矿区街道办事处,原矿区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划归北石店镇管辖。目前,城区辖南村镇1个镇,西上庄、钟家庄、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开发区7个街道,共8个乡级政区,设58个行政村,89个社区。

  【人口民族】2022年末城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情况如下:常住人口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585097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582364人相比,增加2733人。性别构成 202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89520人,占总人口的49.48%;女性为295577人,占总人口的50.5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7.95。自然增长状况 2022年末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41‰,死亡率为4.83‰,自然增长率为3.5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黎族、白族、傣族、畲族、仡佬族、锡伯族、土族、撒拉族、羌族、拉祜族、哈尼族、水族、布朗族、瑶族、东乡族、阿昌族、德昂族等30个民族。

  【荣誉称号】 晋城市城区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山西省林业生态区、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区”、山西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示范区、山西省实施“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区、山西省老龄工作示范区、山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山西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山西省平安城区、山西省无邪教创建示范县区等荣誉称号。

  【地貌】 城区位于泽州盆地中心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和河谷。主要山峰有白马寺山、张村山、七岭山、五门山、方山、东武匠山、玉屏山等,境内最高伊侯山主峰位于城区西上庄办事处西掩村北,海拔1122.5米,最低点位于钟家庄办事处洞头村的白水河出境处,海拔586.3米。

  【气候】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略长于秋;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持久;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天气寒冷。多年平均气温11.5℃,平均气温年较差27.1℃,最大日较差28.5℃。生长期年平均200.7天,无霜期年平均198天,最长达232天(2006年),最短为138天(1959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319.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73.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3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010.4毫米(195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65.7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辖区均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白水河和北石店河,均由西北向东南流入丹河。白水河西部源于老猪山与长河分界,西北部源于伊侯山、白马寺山与巴公河、北石店河分界,途经白水村、河东村、寺底村、西武匠村和洞头村,于泽州县境内流入丹河。白水河总流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在城区境内主河长9.6公里。主要支流有东城河、西城河、花园头河、回军河、小西河。北石店河发源于白马寺山北坡,途经小车渠、大车渠、尧头、鸿春、刘家川等村,经太焦铁路、晋长二级公路,进入泽州县境内,流入丹河。总流域面积37.5平方公里,河长7.8公里。主要支流为司徒河。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雨涝、冰雹、霜冻等。暴雨灾害每年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  2010年8月19日,降雨量达到181.6毫米,北石店镇刘家川降雨量达到209.2毫米,强降雨造成大面积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640.3万元。霜冻灾害每年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1年3月26至30日,境内4.7万亩小麦和0.5万亩果树全部受冻,减产25%~30%;钟家庄街道的山门、茶元、二圣头,北石店镇的七岭店、大车渠、刘家川等村,受灾程度在50%以上。生物灾害主要有危害果树的食心虫、金龟子及苹果腐烂病、梨黑心病、葡萄霜霉病;危害粮食的锈病、白粉病、黄矮病及蝗虫、麦圆蜘蛛、小麦蚜虫。  地质灾害主要为煤矿采空区造成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煤层自燃、地层下沉、崩塌。

  【土壤】  境内土壤可分为2个土类,3个亚类,10个土属,29个土种。褐土类为主要土类,总面积16.66万亩,分布较广。红黏土面积较小,仅为8243亩,零星分布在丘陵沟壑的上中部。全区土壤的理化状况较好,土体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按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指标衡量,本区土壤养分属中等水平。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多属  2—4级;全氮、碱鲜氮多属3—4级;速效磷多属3—5级。有机质、速效钾含量较高,氮素较多,磷素较缺。

  【植被】 城区森林面积约2825公顷,森林覆盖率19.8%。市区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867.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天然植被主要分布在钟家庄街道办事处南部山区、丘陵区地带,以荆条、酸枣等灌木和白刺花、白羊草类草本植物为主。人工植被分布较广,主要植物有油松、雪松、柏树、杨树、柳树、榆树等。果树有苹果、桃、杏、梨等。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豆类等为主。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硫铁矿、石灰岩等。其中煤炭储量9亿吨,均为无烟煤。其他自然资源有狼、野猪、獾等野生动物18目、29科、40种;野生植物麻黄、紫苏、牵牛子、大黄等2000余种,其中药用野生植物230多种,可开发利用的500多种。

  【政府网站】http://www.jccq.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22-4252-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