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山西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西省太原市简介

不详  2022-10-29  太原市人民政府网

  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地理位置

  【位置 面积】 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7°27′~38°25′,东经111°30′~113°09′。北、东、西三面群山巍峙,北靠系舟山、云中山,东据太行,西依吕梁,南接晋中平原,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古昔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之称誉。太原市东、东北与榆次区、寿阳县、盂县为邻,南与交城县、文水县、祁县、太谷区接壤,西、西北与岚县、方山县毗连,北与静乐县、忻府区、定襄县交界。

  太原市轮廓呈簸箕形。最北端为阳曲县天翅垴,最南端为清徐县韩武堡,东端为阳曲县贾庄,西端为娄烦县大村沟。东西宽114.25千米,南北长107千米,周长约560千米。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4.50%。

  【地质 地貌】 地质。太原地处山西断隆中部,位于吕梁断拱、大宁台陷、五台台拱、沁水台陷的交汇处,新生代晋中断陷盆地的北端,包括西山凹陷的大部。区内构造较为简单,构造线大体呈北东—南西向,盖层向东或东南缓倾斜。其中西山凹陷赋存有西山煤田,是山西省六大煤田之一。境内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前五台系,上太古界五台系,中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岩浆岩有太古代、元古代及中生代三期。

  地貌。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中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谷地五种。山地45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4.79%;丘陵904平方千米,占12.94%;平原1093平方千米,占15.64%;盆地279平方千米,占3.99%;谷地184平方千米,占2.63%。境内地势起伏较大,高低悬殊,位于境西北娄烦县的赫赫岩山主峰,海拔2708米,为全市最高峰;位于清徐县西青堆的汾河漫滩,海拔760米,为全市最低处,高差1948米。

  【气候】 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每平方米4927.90兆焦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285~258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90~423毫米,气温8.10℃~11℃,积温2375℃~3121℃,地面温度10.50℃~13.40℃,风速为每秒1.40~2.20米,地面气压887.10~927.80百帕,相对湿度为54%~58.20%,蒸发量为1459~1991毫米。无霜期153~178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调查,太原市土地利用总面积为691246公顷。其中耕地116598公顷,占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6.90%;园地18101公顷,占2.60%;林地278073公顷,占40.20%;草地168062公顷,占24.3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4659公顷,占9.40%;交通运输用地13779公顷,占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467公顷,占2.40%;其他土地15507公顷,占2.20%。

  【矿产资源】 太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黄、石膏、钒、硝石、耐火黏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在矿物资源中以煤蕴藏最丰,铁矿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产煤而有“煤海”之称。太原处在“煤海”中部,地质上称太原的煤藏为“太原系煤”,基础储量居全省第四位,是山西煤炭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太原系煤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种齐全,焦煤、肥煤、瘦煤、贫煤、气煤、无烟煤应有尽有。市域含煤面积1368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58%。已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太原市东、西山及古交市、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境内。分属沁水、西山、宁武三大煤田,东山、阳曲、西山、古交、清交、龙泉六大矿区。据2008年年底《山西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太原市累计查明煤炭储量186.7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2.2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05.54亿吨,占全省的10.18%。太原煤炭资源具有含煤面积较广,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构造简单,倾角平缓;大部分地区瓦斯含量低,含煤地层及煤层稳定,埋藏较浅,利于开采等特点。

  【水资源】 汾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市,其间有大小几十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6331平方千米,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0.60%;依阳曲县轿顶山、文昌山、水头岭、两岭山一线以北温川河、乌河和泥屯镇岔上北部及高村乡西北部区域属海河水系滹沱河流域。流域面积657平方千米,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9.40%。太原市的水资源总量包括河川径流量3.09亿立方米和地下水资源量5.6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计算水量2.15亿立方米,共计水资源总量6.60亿立方米/年。

  【植物资源】 据调查,太原市有维管束高等植物140科、658属、1347种。其中,蕨类植物13科、15属、25种,种子植物127科、643属、1322种,具有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起源古老、单种属植物较多等特点。

  【动物资源】 据调查,太原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纲16目、37科、1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7种、中日保护候鸟80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8种;哺乳纲6目、17科、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3种;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5种;鱼纲2目、4科、21种;甲壳纲动物1目、2科、2种;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蛛形纲2目、3科、10种。

  行政区划

  【概况】 1972年,太原市辖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古交工矿区(1988年改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1997年,撤销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改设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截至2021年底,太原市辖10个县(市区),55个街道、46个乡镇、758个社区、634个行政村、1340个自然村。

  【界线与地名管理】 2021年,太原市民政局有序推进区划调整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提供助力。完成1条市界,4条县界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服务于平安省城建设;补齐道路命名滞后、地名路牌不足短板,全年命名(更名、起止点变更)道路108条,对太原古县城和钟楼街改造后街巷进行命名,对部分老地名进行恢复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18个。设置地名标志1376个,维护地名标志844个(次) 。

  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为530406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201591人相比,十年间增加了1102470人,增长26.24%,年平均增长率2.3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总量及结构】 2019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3亿元,增长2.30%;第二产业增加值1518.64亿元,增长5.90%;第三产业增加值2467.42亿元,增长7.1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698元,比上年增长5.60%,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3147美元。

  【劳动就业状况】 2019年,太原市城镇新增就业9.93万人,其中创业带动就业2.60万人。4.2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7%。

  【农业与农村经济】 2019年,太原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粮食总产量22.42万吨,下降1.30%。全年油料产量0.24万吨,下降28.4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4.06万吨,增长4.10%;水果产量8.15万吨,增长18.50%。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22万吨、3.04万吨、7.24万吨。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1.55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62.92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06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62.8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56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05千公顷。年末大牲畜存栏3.85万头,猪出栏25.12万头。肉类产量3.93万吨,禽蛋产量3.41万吨,牛奶产量8.97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16千公顷,水产品产量2691吨。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9.10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3105吨。

  【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太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计79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50%。从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4.30%,地方企业增加值增长4.50%,其他企业增加值增长7.4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0.50%,集体企业增长13.50%,股份制企业增长4.20%,股份合作企业下降22.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30%,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38.40%;从生产性质看,轻工业增长5.40%,重工业增长4.40%。从前10大行业看:钢铁行业增长1.50%,通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长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40%,炼焦行业下降8.80%,烟草制品业增长7.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80%,燃气生产供应业增长3.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70%,汽车制造业增长58.60%,金属制品业增长3.50%。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1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3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40%。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7.1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9.90%。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2.1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产量3572.83万吨,增长6.80%;洗煤产量2611.95万吨,下降0.50%;发电量319.00亿千瓦小时,增长17.70%;焦炭产量1123.38万吨,下降2.40%;生铁产量1032.35万吨,增长26.50%;粗钢产量1307.56万吨,增长4.60%;水泥产量608.29万吨,增长2.50%;饮用酒产量142595.36千升,增长6.20%;食醋产量39.11万吨,下降6.10%;卷烟产量153亿支,增长2.7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47.83亿元,增长3.80%。利税总额182.68亿元,下降26.80%。利润总额59.72亿元,下降40.10%。

  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164.79亿元,增长15.10%。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839.8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16.09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20%。其中:中央投资增长54.80%,地方投资下降27.20%,其他投资增长52.3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1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9.4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2.5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3.10%;非国有投资增长27.9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20%。

  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5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71个,完成投资增长5.60%;10亿元以上项目93个,完成投资增长7.2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98.25亿元,增长31.30%。其中:住宅投资538.17亿元,增长34.8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7.56亿元,增长22.50%。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459.6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29.45亿元。

  【能源】 太原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552.07万吨,比上年增长6.80%;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107.64万吨,增长1%。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87.95亿千瓦时,下降1.20%。其中:农林牧渔业用电量2.32亿千瓦时,增长3.10%;工业用电量(含电厂自用电)174.89亿千瓦时,下降6%,其中:占工业用电量69.20%的煤炭、炼焦、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121.03亿千瓦时,下降9.10%;建筑业用电量6.22亿千瓦时,增长10.50%;第三产业用电量58.23亿千瓦时,增长9.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3.70亿千瓦时,增长8.40%。

  【国内贸易】 2019年,太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7.80%。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48亿元,增长7.10%;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3亿元,增长22.70%。

  【对外经济】 2019年,太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出口额651.72亿元,下降1.70%;进口额467.84亿元,增长10.60%。

  出口商品中,不锈钢材、机电产品分别为76.90亿元、525.84亿元,占出口额的92.50%。煤炭、焦炭、金属镁分别为0.87亿元、2.50亿元、4.01亿元,占出口额的1.10%。

  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65个。年进出口额在亿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46个,比上年增加4个。

  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0.97亿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9年,太原市公路线路里程累计达到762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87千米。公路密度109.10千米/百平方千米。太原地区铁路客运量3096.38万人次,增长5%;铁路货运量3886.57万吨,增长8.10%。航空客运量1400.26万人次,增长3%;航空货运量5.76万吨,增长7.90%。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68.3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40%,其中私人汽车149.04万辆,增长7.40%。年末轿车保有量102.89万辆,增长6.60%,其中私人轿车94.93万辆,增长5.80%。本年新注册汽车14.65万辆,增长0.10%,其中新注册轿车7.58万辆,下降1.70%。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0%;电信业务总量467.74亿元,增长62.30%。年末市话到达75.05万户。农话到达1.8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34.59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为687.94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204部,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8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221.85万户。

  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965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0%。其中:国内游客9629.59万人次,增长18.90%;海外游客25.80万人次,增长8%。海外游客中:外国人18.01万人次,香港同胞4.40万人次,澳门同胞1.02万人次,台湾同胞2.3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171.83亿元,增长17.7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63.41亿元,增长18.10%;旅游外汇收入1.19亿美元,增长11.40%。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9年,太原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60%,其中:税收收入301.77亿元,增长1.60%。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0%。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486.27亿元,增长12.1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117.20亿元,比年初增长6.5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063.12亿元,增长10.60%。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663.72亿元,增长5.3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252.08亿元,增长10.1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707.47亿元,增长9.50%。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920.16亿元,增长8.80%;短期贷款余额2880.22亿元,增长7.10%。

  年末上市公司达到18家,其中:主板15家,中小板2家,创业板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4家。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47.47亿元,增长10.9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37.30亿元,增长8.70%;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33.76亿元,增长37%;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6.94亿元,增长7.5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9.47亿元,增长5.80%。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9.36亿元,增长9%。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4.38亿元,下降12%;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9.25亿元,增长61.30%;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1.82亿元,增长18.80%;财产险业务赔款33.90亿元,增长18.30%。

  【城市建设和绿化】 2019年,太原市通达桥、晋阳桥、迎宾桥以及滨河东路南延工程、晋阳大道、天龙山旅游通道、火车站东广场及配套路网等27项工程建成通车,镇城大街、中北东街等10条新开工道路和19座人行天桥的建设竣工交付。“二青会”11个场馆建设、赛事期间的各项保障任务顺利完成,汾河三期建设工程按期完成并投入使用;5个学校、医院代建项目相继交付;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轨通”“电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节能标准设计施工民用建筑569个,共计970.37万平方米;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面积52.80平方千米,出台了国内首批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年末全市城镇燃气供应量11.70亿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扩网825万平方米。城市公交运营车辆保有量3533辆。公交运营线路长度3658千米,年客运量3.45亿人次。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285个,累计投放自行车4.10万辆。

  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晋阳湖景区一期、晋阳湖水上文旅项目、滨河体育公园、明太原县城护城河公园建成向社会开放。太山景区综合服务区、天龙山景区、牛驼寨烈士陵园景观工程基本完成,太原植物园、摄乐公园、狄仁杰文化公园等公园建设全力推进。完成天龙山山体修复128公顷,西山旅游、公路自行车赛道配套绿化136千米。全市共有综合性公园52个,专类公园11个,带状公园6个,街头游园269个,社区游园55个,街旁绿地214块。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5617公顷,园林绿地1378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460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8%,绿地率38.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8平方米。

  【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9年,太原市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209项,成交金额252.72亿元。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6家,省级技术中心107家。截至年末,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8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8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123家,拥有院士工作站54个。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16家。1项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太钢“手撕钢”获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山西电机“YE4系列超高效电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5293件、授权量175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438件。

  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5所(其中高职院校22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8所,普通高中91所,普通初中136所,小学448所,幼儿园728所。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90%;小学、初中巩固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80%。2019年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和录取率在全省稳居前列。

  【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9年,太原市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太原解放70周年等重大活动。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院团及具备规模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21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7个。公共图书馆12个,馆藏图书811.2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新创排演青春版晋剧《起凤街》、现实题材都市话剧《我们城里的年轻人》、儿童剧《疯狂的布鲁斯》、歌舞杂技剧《换了人间》等各类作品50余部。新创作晋剧电影《于成龙》、晋剧《圪梁梁上》、话剧《晋文公》及电影、小戏、小品等各类剧本16部,获得国家级荣誉19项、省级荣誉26项、市级荣誉97项。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亮相法国,率先走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太原模式。年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省级保护项目83项、市级保护项目195项。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949个(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床位3935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8.8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2575人,其中:执业(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4178人,注册护士29968人。每千人拥有医生5.40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建设,阳曲县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分获国家和省级试点。

  全年太原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241枚金牌、171枚银牌、167枚铜牌,368个第四至第八名。完成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参赛办赛任务,金牌数和奖牌数在全国参赛城市中均排名第一。成功举办2019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中国太原国际自行车周;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升级为田联金标赛事,迈入象征中国马拉松赛事最高等级的“双金俱乐部”;2019汾河龙舟公开赛暨二青会龙舟测试赛决赛在新建成的水上运动中心举行。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8.09亿元,居全省第一。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太原市区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200天,全年PM2.5达标28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3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55.60%。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5.10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8.70分贝。

  全年平均气温10.60℃,降水量386.10毫米。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0.04米。全社会用水量8.2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96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1.70亿立方米,工业生产用水2.87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71亿立方米。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26.30%。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122-324-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