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百科 > 视界深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什么?十个方面为您全解析

不详  2024-02-26  微信公众号(领导数智报告)

  9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此期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其有何特征?如何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本文从十个方面为您解析。

图片

  一、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马克思把发达的生产力写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旗帜上,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完成这一“中心任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生产力实践。新质生产力理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和时代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新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结晶、政策宣示、理论升华,更是中国矢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的理论引导。

  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 “以新促质”,创新驱动是关键引擎

  顾名思义,“新质”即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创新驱动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则是“质”的锚点。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能够更大程度地释放创新动能,谁就能够更快地促使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引领世界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厚植新质生产力的生长土壤。

  三、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新质生产力是当今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中的“质”,指的是物质、质量、本质、品质;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要把推进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务之急是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及早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重点方向是瞄准产业升级。坚持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发挥数字技术的高链接性和强渗透性,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领域是战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发展的具体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靠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产业。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其蕴含的科技创新特征扎根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之中,以新产业的壮大升级实现生产力跃升。

  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夯实新质生产力实践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创造孵化新技术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障,须健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对技术路线、商业模式、新产品形成导向作用,引导各类科技创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使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多种合作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效率及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企业牵头联合各类研究机构构建科研平台,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进行攻关。三是塑造大中小科技企业梯度布局的创新格局。发挥大型龙头公司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战略引领带头突破作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灵活性优点,增强市场活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六、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团队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第一资源

  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当代科技应用,推动生产形态向信息化数智化转变,只有拥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智能水平,具备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结构,才能熟练掌握各种新质生产工具,构建信息化数智化条件下的新质生产体系。掌握新质生产工具的人才,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推手。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要聚焦国家的技术战略需求,促进人才结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努力培养造就从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的各类互补性人才,实现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链接。

  七、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从发展经济学视角看,一个经济体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提高和经济结构转变的经济增长过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就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可以说,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以数实融合和绿色智造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则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应以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动数实融合与绿色发展,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与此同时,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激发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机。

  八、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要加快生产力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的生产力,意味着我们对生产力的理解要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跳出主体客体二分法的对立思维框架,进入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境界。坚持绿色发展,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短视做法。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处理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时,要统筹谋划,在降碳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要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支持制造业绿色改造,引导实体经济向更加绿色清洁的方向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九、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航标

  若说“经济新常态”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语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塑造中国未来前途的大逻辑,那么“新质生产力”则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历史性战略机遇不容错过,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点,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十、深化改革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倒逼加快生产关系的靶向变革,优化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配的新质生产关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科研投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努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果,继续发挥还存在的后发优势、尽可能引进国外高新科学技术、创造更好条件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必须下决心改革完善科研项目申报和结项成果的审核、科研奖励的评审标准和方法,重点考核创新性和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资助、鼓励科研人员研究真问题、做实学问、多出创新性成果。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81-6208-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