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和努力
安徽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芜湖具备挺起半壁江山的实力和潜力。据报道,2022年,全市汽车产量111.1万辆、占全省63.6%;新能源汽车产量21.5万辆、占全省40%;汽车销售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芜湖市首位产业产值增长28.6%,增速提升6.7个百分点;汽车产量近45万辆;营业收入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27.5%。
作为芜湖首位产业的领军企业,奇瑞集团今年以来的表现可圈可点。根据销量快报,1-7月,奇瑞集团销售汽车89.2万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4亿元,分别增长47%、49%,创历史新高。
8月9日,乘联会发布7月份销量排名快报。在车企批发销量排名中,奇瑞汽车位居全国第二。依照既定目标,奇瑞集团全年销量将突破180万辆,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冲击世界500强。
实力源于努力。芜湖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现有成绩是长期以来持续努力的结果。近年来,芜湖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首位谋划、首位支持。目前,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家,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0多家,培育出上市企业4家。
今年以来,芜湖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首位产业意识,把首位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全生态来考量,向首位产业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要素资源。例如,芜湖制定《聚焦首位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出台《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芜湖市对照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监测指标,分解任务清单75项,按月对集群建设情况监测评估,形成“战略规划—支持政策—行动计划—项目清单—闭环落实”的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芜湖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芜湖市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统筹推进集群建设重大规划、政策、工程、项目、资金及其他重要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支持奇瑞汽车整车制造扩大规模,鼓励产品结构向新能源车转型。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核心零部件配套。2022年,芜湖市新招引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项目127个,总投资额1078亿元。今年前五个月,签约、开工、投产项目53个,总投资额接近400亿元;在谈储备项目135个,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
围绕奇瑞汽车产业链布局,对接意向到芜湖投资奇瑞市外配套企业12家,签约奇瑞供应链重大项目3个。上半年,无为比亚迪弗迪电池产值超过突破百亿,同比增长473.7%。
实施后市场培育计划,精选一批企业重点支持。开思时代工业互联网项目即将投运。大力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制定货币政策综合服务方案。
动力和压力
安徽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芜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多重利好政策叠加。从国家层面看,近期中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这些利好政策的叠加,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难得一遇的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形成全球竞争优势。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
从省级层面看,安徽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强力推进,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并将汽车产业明确定位成为全省首位产业。过去三年间,安徽汽车产量增速连续超过20%。2022年,全省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74.7万辆和52.7万辆,均位居全国第七。
今年6月,安徽省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会议提出新目标:全省汽车产业迈上万亿级新台阶,从汽车大省向新能源汽车强省迈进。这意味着,安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今后将是安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生机之下,草木蔓发。国内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战场上竞相排兵布阵。在安徽,除了奇瑞,还有比亚迪、大众、蔚来、江淮、长安、汉马等6家整车企业,另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100余家。
除了芜湖,合肥、滁州、阜阳、马鞍山等城市亦纷纷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其中,合肥出台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行动计划,整合总规模超千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等多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 集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配套企业500余家。
2022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5万辆,同比增长133%。今年1至5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倍,相当于平均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整车产能规模将超过300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聚力和发力
由此看来,芜湖汽车产业发展的成绩尽管值得肯定,却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裹足不前。相反,要坚守信念,坚定方向,坚持创新,努力为全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更多芜湖力量。
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芜湖分会场,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聚力首位产业,打造全球领先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围绕上述目标,芜湖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对标对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二是坚持系统思维,加快形成整车、零部件和后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布局;三是坚持生态理念,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赋能首位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这“三个坚持”给芜湖首位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方法路径。其中,关于打造产业生态,芜湖锁定7个关键词,包括创新、智造、服务、人才、文化、资本与开放。
为此,芜湖大动作不断。例如,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湾谷科技园、凤鸣湖研创中心等整车集成应用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主题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将全部建成投用。
开放5条双向143.6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公开测试道路。在机关办公区、居民生活区、旅游景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等核心区,分批规划开放示范场景应用。与皖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等领域深化合作。
升级紫云英人才计划,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以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导入机制。加大对奇瑞汽车等龙头企业外贸支持力度,引导奇瑞开展出口信保业务,降低外贸风险。1-7月,奇瑞汽车出口48.5万辆、增长106%。这表明,全国每出口5辆汽车就有1辆奇瑞造。
造势而起,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安徽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的版图,让人心潮澎湃。芜湖努力挺起半壁江山的未来,令人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