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兵团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简介

不详  2023-11-14  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人民政府网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地处天山北麓西段,位于伊犁河谷,东起天山那拉提,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总面积5765.43平方公里,下辖18个团,2个街道办事处、2个开发区管委会(代管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管委会),总人口25.74万人(截至2022年末),主要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组成。

  可克达拉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4月12日,正式挂牌成立,主要由63团、64团、66团、67团部分区域和68团全域组成,行政区划总面积979.71平方千米,下辖5个镇(63团榆树庄镇、64团苇湖镇、66团金梁镇、67团金屯镇、68团长丰镇),2个街道办事处(金山街道、花城街道),市域总人口9.4万人、核心区1.35万人(截至2022年末)。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是全国玉米制种大县、中国熏衣草之乡、中国香料之乡、中国冰葡萄酒之乡,是兵团最大的粮油生产基地。现拥有A股上市公司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国家驰名商标2个、新疆著名商标16个、新疆名牌10个,“伊力特”被誉为“新疆第一酒”,“伊香”有机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1团树上干杏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第四师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六军骑兵团、二军五师十三团、五军十四师四十团、四十一团、四十二团、陕西补训六团等部队进驻伊犁地区。1952年2月,西北军区转军委命令,抽调二军五师十三团(现七十二团)、新疆军区通讯团和六军骑兵团(现七十一团)整编组建步兵第十五师,隶属五军建制。3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正式成立。师司令部下设4个科、1个电台和1个通讯连,全师兵力不足4000人。师部驻巩留县。1952年春节前后,补训六团2800人自迪化(乌鲁木齐市)进发伊犁,所辖三个营分别编入十五师的三个团。

  1953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部队整编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生产部队仍沿用师、团、营、连、排、班建制。1954年10月,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改属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所辖十三团改为十团,通讯团改为十一团,骑兵团改为十二团。加上新组建的工程支队,总人口1.12万人。师部移防新源县肖尔布拉克。12月,十一团并入十团。1956年3月,师部迁驻巴彦岱,8月,迁入伊宁市西沙河子。

  1956年,农六师五十团农场(现六十六团)、兵团独立农场(现六十四团)和独立牧场划归四师。独立牧场撤销,所辖昭苏牧场命名为一牧场(现为七十七团)、尼勒克牧场命名为二牧场(现为七十九团)、温泉牧场命名为三牧场(1963年3月,移交农五师)。1958-1961年,相继成立清水河农场(现六十六团清水河社政办)、共青团农场(现六十九团)、谊群农场(现七十团)、拜石墩农场(现为七十团拜石墩社政办)、四牧场(现为七十八团)、红旗一场(现为七十五团)、高尔基农场(现为七十三团)、种马场、察一场(现为六十七团)、察二场、察三场。1962年,“5.29”事件发生后,师在霍城县边境地区新建十三团、十四团。在昭苏县边境地区新建红旗二场(现七十四团)、红旗三场(现七十六团)、红旗四场(1964年并入红旗三场)。1963年,察二场和察三场合并,称察二场(现为六十八团)。1965年,兵团撤销兵团机运处霍城总场,所辖东风农场(现为六十二团)和幸福农场(现六十三团)划归农四师。

  1969年4月,兵团授予农四师各团场番号从九十一团至一二○团。同年7月7日,兵团党委授予农四师所属农场新番号,六十一团起至七十七团。没有编入番号团场有四牧场(后改名一牧场,现为七十八团)、二牧场(现为七十九团)、工矿厂、工建团。各团场名称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字样。

  1975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改变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决定》,撤销农四师建制,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垦局。9月,更名为伊犁地区农垦局。1979年11月,更名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农垦局。伊犁农垦局隶属于新疆农垦总局和伊犁地区的双重领导。

  1982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以伊犁农垦局为基础,恢复农四师建制,启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名称,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农牧团场、企业事业单位复归师管理。1986年7月,师工建团所属农业连队、副业队、畜牧队等分离,组建拜什墩农场。工建团迁入伊宁市。1990年,皮革厂、运输公司、勘测设计院、师一中等营级单位升格为团级单位。1993年,一牧场改称七十八团,二牧场改称七十九团。2004年6月,拜什墩农场并入七十团(中心团场),六十五团、良繁场并入六十六团场(中心团场)

  2012年12月1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至此,四师名副其实地由为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农业、工业信息化共同发展的模式。

  【可克达拉市历史沿革】

  2012年6月26日,师调整筹建可克达拉市领导小组,组长由师政委、师长担任,副组长由师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师机关各部门领导及市域内团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年12月底,师完成拟设可克达拉市行政区划工作,确定将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八团全部区域和六十六团、六十七团部分区域共计979.71平方千米纳入拟设市范围,形成拟设可克达拉市市名论证、风险评估等配套文件。2014年2月,师印发《关于成立中共可克达拉市筹建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批复》,同意成立中共可克达拉市筹建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内设机构办公室、政权筹建科、财务招商科、规划建设科四个科室。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可克达拉市的批复》,可克达拉市正式获批成立。同年4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可克达拉市批复的通知》,明确管理方式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未尽事宜待可克达拉市挂牌后按有关法律程序研究办理。同年4月11日,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印发《关于同意成立中共可克达拉市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批复》,明确可克达拉市委和市纪委人员编制。同年4月12日,举行可克达拉市揭牌仪式。

  2015年9月14日,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可克达拉市党政机关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确定可克达拉市为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可克达拉市党委、纪委及工作机构与第四师党委、纪委及其工作机构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可克达拉市政府工作部门原则上与第四师行政工作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可克达拉市由四师的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八团全部区域和六十六团、六十七团部分区域组成,中心城区设于六十六团和六十八团,市政府驻六十六团。

  2019年7月23日,可克达拉市榆树庄镇、苇湖镇、长丰镇揭牌仪式分别在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八团举行,这三个镇是师市首批获得兵团批复同意设立的团场城镇,标志着四师可克达拉市团场建镇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团镇合一”管理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2020年,金梁镇、金屯镇在六十六团、六十七团揭牌成立。至2020年师市有18个团和5个镇。“师和市”、“团(场)和镇”党政机构设置均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政府网站】http://www.cocodala.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355-5101-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