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新疆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简介

不详  2022-11-04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官网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接壤,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毗连,西南越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毗邻。总面积24.7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全地区辖7县1市,91个乡镇。

  【行政区划】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7县1市,91个乡镇。

  【地 貌】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山财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列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

  【气 候】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特点是: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 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浓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浮尘天气日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无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28天,五类天气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尘量124吨/平方千米。

  由于全区范围大,面积广,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物、气候差异极大,大致可分为南部地区,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

  南部山区:包括海拔高度1800~3000米的前山河谷地带,属于温带或寒温带气候带,根据策勒县境的奴尔兰干(海拔1970米)和西部黑山(海拔1800米),气象资料分析,全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4.0℃~30.4℃,极端最低气温-25℃,全年降水量127.5~201.2毫米,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3400℃以下,夏季短促,冬季漫长,部分地区逆温层比较明显,冬季气温比平原区高1-2℃.

  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属寒带气候,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于暖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 ,0℃以上的生长期有120~150天,海拔5500米以上为终年低于摄氏零度的永久积雪带。

  【历史沿革】

  和田地区古代有皮山、于阗、扜弥、渠勒、精绝、戎卢诸国。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始,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在西域都护府统辖之下,至此和田正式归属中国版图,成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前后,汉朝向于阗、扜弥、精绝、皮山、渠勒、戎卢诸国国王、将佐按汉制封官、授汉印。汉代还在精绝设立禾府,管理屯垦事务。公元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到魏晋时期,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精绝等城邦国被于阗兼并,这时的于阗就相当于现在和田地区的范围。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封王设官,进行有效管理。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封于阗王为“晋守侍中”。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在和田设毗沙都督府,置十州。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辽设于阗王府,宋嘉礻右 八年(1063年)册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石后 鳞黑韩王”。元代为蒙古王封地。公元1279~1289年设宣慰使元帅府,元称于阗为斡端或忽炭。清设置于阗于今之克里雅,遂有于阗(克里雅)与和田之称。1759年清设和阗办事大臣,受叶尔羌办事大臣节制。1865年阿古柏侵占和阗,1878年清军刘锦棠部收复和阗,光绪九年(1883年)设和阗直隶州。民国9年(公元1920年)设和阗道,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改为和阗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民国32年(公元1943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改称和阗专区,1959年改和阗为和田,1971年改专区为地区,1979年建立和田行政公署。和田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之重镇,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交流的枢纽。

  和田古称“于阗”,是玉石之路的起点、佛教东传的第一站、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历史积淀,荟萃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田各民族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创造了融汇东西的多元文化。在这块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和田各族人民始终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灿烂的绿洲文化。和田各民族参与了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国大历史的书写,展现了无限的始终不变的赤子情怀。和田各族民众用智慧和勤劳书写了自己的历史,最终汇入中国历史的长河。2000多年来,和田民众与中原你来我往、频繁互动,与其他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辽阔疆域。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338-768-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