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六盘山东麓,西连宁夏原州区,东、南、北分别环临甘肃省镇原县、平凉市和环县,1983年由原固原县分设建县,现辖4镇8乡,15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6.05万人;总土地面积2533.49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相对频繁,经济支柱以农业为主。
政区沿革彭阳历史悠久,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红河、茹河流域繁衍生息。夏朝开始,居住在漠北以戎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相继进入当地,与土著民族相融合,统称“西戎诸国”,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义渠戎统一了戎族各部落,建立义渠国并筑城自守。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灭义渠戎国后在今县境古城镇设立朝那县,秦汉魏晋一直相沿,十六国前秦在县境设平凉郡,北魏及北周设长城郡、黄石县、长城县、平凉县,隋唐设百泉县。唐贞观十年(636)在百泉县驻彭阳折冲都尉府,彭阳之名始于此。唐末五代陷于吐蕃,宋初设立彭阳县、咸平六年(1003)改为彭阳城,金置东山县,元设广安县又升州,明初撤广安州并入开城县,境内无县级以上建制,明清以后隶属固原州、固原直隶州、固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阳为固原县彭阳区、彭阳公社驻地,1983年10月设立彭阳县。
气候条件彭阳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248-2418米。中温带大陆性半阴湿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481.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空气质量优良,优良天数达标率90%以上。
建县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区、市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依法治县”的建县方针,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改土治水,治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符合彭阳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工作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等殊荣,2021年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其他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区市下达范围以内。
经济指标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16亿元,同比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8亿元,同比增长69.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9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2亿元,同比增长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万元,同比增长1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万元,同比增长7.3%。
2022年一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比重18.4%,增速分别高于全区、全市7.2和5.3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一;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9亿元,同比增长135.6%,增速居全区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亿元,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同比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5元,同比增长6.1%,增速位居全区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5元,同比增长7.6%,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 截至2022年3月底,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7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64.4%,同比增长107.9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963万元,同比增长55.6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1.44%;非税收收入完成4781万元,同比增长6.2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8.56%。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0079万元,同比增长4.86%。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农林水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农林水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96736万元,占支出总量的87.88%。全县各项贷款余额60.43亿元,存款余额75.76亿元,存贷比79.77%。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0.25亿元,其中小额信贷余额5.38亿元,当年新增小额信贷1245户6055.2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县任务2.8亿元的21.63%。
预计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5亿元,超收1.15亿元,可比增长30.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37亿元,同比增长2.27%。
脱贫巩固截至2020年底,122个贫困村、1.69万户6.09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8.8%下降至0,群众认可度达到97.1%。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为零;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健康扶贫政策惠及全县所有农户,安全住房保障率达到100%。2021年以来,全县全面开展多轮式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大排查工作,新识别“三类人口”146户55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6户253人,边缘易致贫户51户19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9户109人,已全部完成全国扶贫系统录入标注,纳入动态监测管理。目前,全县共有脱贫不稳定户383户1263人,已消除风险315户1006人,剩余68户257人;边缘易致贫户340户1190人,已消除风险288户991人,剩余52户19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9户109人。
特色产业将调结构、延链条、强品牌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确定“农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思路,配套产业扶持政策方案。草畜产业,今年计划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7万亩,总产量达到22万吨以上。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63.2万亩,其中:饲草玉米20万亩,留床紫花苜蓿23万亩。巩固培育“2652”“5350”肉牛养殖示范村70个,建立“5个1”推进机制,建设饲草料配送中心6个,标准化养殖暖棚85.97万平方米,全县肉牛饲养总量稳定达到25万头,农牧业产值达到33.2亿元,支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7元。截至目前,全县牛存栏11.7万头,出栏1.48万头;羊存栏26.3万只,出栏7.77万只;猪存栏2.37万头,出栏1.91万头;鸡存栏63.89万只,出栏20.58万只。林草产业,大力推进“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引进新品种147个,示范推广适宜品种40种100万亩,打造示范园34个,示范点35个。其他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种植中药材15万亩(其中大田药材4万亩、林下药材11万亩),蔬菜8.5万亩、小麦12.8万亩、马铃薯7.9万亩,小秋杂粮8万亩,生态鸡饲养量达92.5万只,养殖中华蜂2万群。做大做强彭阳辣椒、红梅杏、朝那鸡等区域特色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3个、有机农产品2个,拥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农业农村部登记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
二三产业目前已探明煤炭地质储量35.05亿吨,远景储量达140亿吨以上,在全区仅次于宁东煤矿,有王洼、草庙两个储煤区,由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王洼煤业有限公司开采经营,3个生产矿井原煤年生产能力达到750万吨,技改后达到(去掉)1200万吨。探明石油可控制地质储量超过5000万吨,开工建设井场192个,打井362口,其中投产运行274口(正常生产运行180口,停用水井94口),日产原油300吨左右,县内现有1个采油作业区、2个拉油脱水注水站,投入支持地方发展资金5858万元、收缴各种规费2400万元,征收县级税金2亿多元。截至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共7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规下样本工业企业16家、自治区科技型企业29家,培育自治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2021年,二产完成增加值28.21亿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95亿元,同比增长6.8%;兑现非公奖补资金649万元,涉及企业20家,项目24个。全县共有限上企业9家,其中批发企业2家、零售企业4家、住餐企业3家;线下样本监测企业24家;电商标杆企业15家,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6个,农村物流站点100个。2022年一季度,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0.2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44亿元,增长0.1%。
项目建设2021年建设项目94个,当年计划投资46.2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8个,当年计划投资29.79亿元;新建项目76个,当年计划投资16.45亿元;拟建项目51个。按项目类型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系17个,当年计划投资2.76亿元;城乡融合发展体系14个,当年计划投资5.24亿元;社会治理工程红点项目1个,当年计划投资2600万元;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体系14个,当年计划投资2.47亿元;文化事业体系项目7个,当年计划投资5100万元;现代产业体系项目14个,当年计划投资5.28亿元;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项目27个,当年计划投资29.72亿元。截至2021年底,开(复)工92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5.07亿元。今年共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5个,概算总投资68.38亿元,到位资金9.0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2个,概算总投资54.68亿元,到位资金5.14亿元。新建项目13个,概算总投资13.7亿元,到位资金3.9亿元。
谋划编制2022年全县建设项目122个,总投资185.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1.46亿元。按性质分,续建项目24个,当年计划投资27.03亿元;新建项目84个,当年计划投资24.43亿元;拟建项目14个,总投资22.38亿元。按类型分,现代农业项目12个,当年计划投资8.63亿元;生态友好型工业项目10个,当年计划投资3.14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当年计划投资0.59亿元;基础设施项目42个,当年计划投资31.21亿元;生态环保项目12个,当年计划投资3.3亿元;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2.73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其他项目3个,年度计划投资0.26亿元。
初步谋划编制“十四五”项目404个,总投资653.94亿元,按类型分,农业产业化项目57个,总投资121.65亿元;工业转型升级项目33个,总投资100.77亿元;服务业提档升级项目58个,总投资19.7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18.51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23个,总投资26.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0个,总投资233.83亿元;农林水利基础设施项目29个,总投资31.32亿元;社会民生公共服务项目77个,总投资19.99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42个,总投资56.14亿元;生态环保项目25个,总投资24.71亿元;政法基础设施项目2个,总投资0.16亿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0.65亿元。
产业园区彭阳县王洼产业园区是2012年8月8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的自治区级产业园区,园区就业总人数为4833人,其中王洼煤业有限公司就业4314人,其他非煤矿业生产企业从业人数为519人。园区布局为“一园三区块”,规划面积451.01公顷,其中区块1、区块2位于王洼镇北洼村一矿区域、姚岔村二矿区域,规划面积298.46公顷,建成区面积151.7公顷,主导产业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现有入园企业3家;区块3位于县城南门,规划面积152.55公顷,建成区面积65.3公顷,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区块3入园企业45家,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1家,纺织服饰加工5家,服务业7家,酒类酿造3家,电商销售2家,轻工制造4家,建材行业3家。202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2.5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44%,煤炭产业实现产值30.6亿元,煤炭增加值年均超过50%,农副产品加工及轻工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63亿元。园区三区块固定资产投资强度85万元/亩,工业用地产出强度41万元/亩,地均税收4万元/亩。
县城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建筑物总面积33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总长54条65.19公里,排水管网209.75公里;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5963套;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49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8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绿地率42.5%;建成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70吨垃圾填埋场各1座,城市污水处理率97.52%、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6.2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9%。
农田水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448.5毫米,境内有红河、茹河、安家川三条河流,水资源总量为892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920万立方米,地下水2950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830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为6026万立方米;农村人饮210.84万立方米、城市供水231.86万立方米、工业144.99万立方米、农业1943万立方米。“互联网+人饮”建管模式在全国推广,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目前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4.55万亩,发展农田灌溉22.4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16.46万亩。
交通道路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3204.96公里,等级公路密度126.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5公里,国道125.9公里,省道85.7公里,农村公路2958.86公里,其中县道47.7公里,乡道475.7公里,村道2435.46公里。全县156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现有道路运输企业5家,跨县客运班线运营车辆40辆,出租车辆213辆,公交车辆86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75辆,燃油公交车11辆),农村班线车28辆,定制客运10辆,专用包车3辆,乡镇通公交率50%,727个自然村实现道路硬化或砂化目标,通硬化路自然村701个,其中20户以上未通硬化路自然村18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6.42%。G85银昆高速公路宁夏段项目设计路线全长236公里,估算投资约270亿元,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彭阳过境段项目全长67.48公里,设王洼镇(矿区)和彭阳县城两个枢纽出口,途径白阳镇、王洼镇、红河镇、城阳乡、交岔乡5个乡镇14个行政村,项目概算总投资90.9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6亿元。
生态建设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02.52万亩,林地面积180.16万亩,其中退耕面积77万亩,经果林面积54万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68.32万亩,幼林面积101.03万亩,经果林总收入2.88亿元,人均年收入1100元。森林覆盖率由建县初的3%提高到32.2%,彭阳生态建设得到全国“三北”地区生态扶贫现场会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治理小流域90条1879平方公里,流域综合治理程度由建县初的11.1%提高到80.58%。2021年完成营造林共完成营造林15.63万亩,其中新造林6.27万亩,未成林补植补造和退化林分改造9.3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31%。
文化旅游全县共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挂牌成立县美术馆)各1所;建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分馆2所;乡镇综合文化站12个;162个村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其中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5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县共有31处旅游资源,其中,以战国秦长城、姚河塬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遗迹7处,以金鸡坪、茹河瀑布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15处,以乔家渠毛泽东长征宿营地、任山河战斗旧址为代表的红色资源9处。县博物馆、金鸡坪梯田公园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姚河塬西周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项目。农家乐经营户61家,其中三星级农家乐20家,四星级农家乐4家,五星级3家。今年以来,来彭游客32万人次,实现社会综合收入1.4亿元,文化旅游商品线上销售380万元,线下销售35万元,星级农家乐接待2.8万人次,收入128万元。全县红色景点资源丰富,是全国革命老区一类县。有宁夏最早的地下党支部—虎家小园子地下党支部。同时还有峁堡地下交通站旧址、红河地下党支部旧址、鹦哥嘴战斗遗址等。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过境,毛泽东夜宿小岔沟、乔家渠,写下了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初稿。1949年8月,解放宁夏的第一仗在境内任山河打响,拉开了解放宁夏的序幕,任山河烈士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教育体育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8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74所,教学点97个,幼儿园46所,撤并小校额95所后现剩余133所;在校学生31855人,其中普通高中生4645人,职业高中生1260人,初中生7009人,小学生13542人,学前幼儿5399人。城区学生19843人,农村学生12012人;有教职工3156人,其中专任教师268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1%,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95.62%,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3.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50%。
医疗卫生 目前全县现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2个,医疗机构设置床位数842张,每千人拥有病床数5.25张,共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96人,其中在编在岗人员631人,高级职称人员184人(正高34人,副高150人),中级职称152人,初级及以下职称295人;村卫生室156所,乡村医生179人。现有15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城区医疗资源整合项目,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都有标准卫生室、乡乡都有门诊楼、住院部,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民生保障 目前,全县共有民政定期保障对象2.04万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4379人,城市低保对象2523人,城市高龄对象105名,农村高龄对象2375名,集中供养特困人员41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374名,儿童福利院供养孤儿21名,社会散居孤儿240名,困难残疾人3613人,重度残疾5765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照料护理月标准保持自治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120元不变。完成108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建成儿童之家162个;建成公建公营养老服务机构8所,入住床位数727张,服务管理人员120人;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共托养残疾人27名;农村老饭桌43个,农村互助院2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建成区级残疾人扶贫基地3个,辐射带动1090名残疾人增加家庭收入。现有退役军人2800人,1978年以来符合政策政府安置工作566人,重点优抚对象(参战、涉核、因公致残退役军人)110人,参加抗美援朝9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1人,参加青海、西藏剿匪战斗2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伍3人。
就业创业2022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共50561人,“铁杆庄稼保”参保6103人,实现工资性收入4.86亿元,其中政府“点对点”集中输送267人。开展各类培训1147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147人;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5万元,培育创业实体212个,创造新岗位256个。全县扶贫车间运行21个,吸纳就近就业245人。全县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8%,城乡居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是12.68万人、1.53万人、0.77万人。纳入全县劳动用工管理的监察对象共计9185个,其中全县现有新建续建工程项目69个,市场用工主体9000余家,劳动用工11500余人,其中企业用工5400余人,建筑领域劳务用工6100余人,在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备案的企业49家,签订劳动合同10400余人,全年未发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企业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名单管理的情形。
市场监管 目前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31万户,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1506家,企业年报公示率达96.2%,位列全市第一。全县109家冷链食品经营户纳入“宁夏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102所学校(幼儿园)餐厅、56家餐饮企业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系统,71家零售药店安装“阳光药店”系统,特种设备维保率达100%。持续推进质量强县建设,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6.2%以上,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100%。
政务服务县政务大厅进驻行政审批部门(单位)21个,进驻企业7家,全县政务服务事项1364项,进驻大厅事项1216项。整合设置64个服务窗口,进驻工作人员92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承办审批服务事项123项。162个村(社区)“家门口”服务站全覆盖。
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紧盯农村环境整治、农院“五土”共改、农户厕所改造、农民习惯养成,制定“三方案一办法”,全域推广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累计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36个,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38个,落实农村改厕21710户,年回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9500吨,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综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大预警、“1+1+N”大调解、大联防、城乡一体大交管“四种模式”,彭阳县创建“枫桥式派出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经验得到公安部和区、市党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委政法委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2020)先进集体。全县2022年第一季度信访总量115件135人次,按期办结率100%,回访属实率100%。
党的建设彭阳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彭阳是党在宁夏南部山区最早点燃革命星火的地方,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夏3个革命老区一类县之一,革命旧址遗址多达48处。1939年成立了宁夏最早且坚持到解放的中共红河地下党支部。2003年,彭阳县被确定为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农村党建联系点,“四个新”农村党建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县现有基层党组织424个,其中基层党(工)委22个(乡镇党委12个,机关党委4个),党总支24个(社区党总支5个),党支部378个(社区党支部1个,村党支部156个);全县党员总数为10598人,其中农民党员5690人,占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