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崖蒙古语意为“额头”,地处青海省西北边陲,距省会西宁1230公里,距离州府所在地德令哈710公里,东连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南接格尔木市,西邻新疆若羌县,北濒新疆若羌县罗布泊镇,是古代丝绸南路羌中道的咽喉重地,是通甘进藏入疆的咽喉要道,是青新维稳大前沿,承担着守卫青海“西大门”的重要职责。行政区域面积4.9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3000米,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水少、蒸发量大、干燥、寒冷、缺氧、风大、沙尘天气较多、冬长夏短、太阳辐射强、四季不分明、昼夜温差大。灾害性天气频发,尤以大风、沙尘暴为甚。全年平均气温4.0℃,年降水量47.8mm以上。年平均大风日数可达36天,多为西北风。年日照时数为3128.3小时。
资源富集是茫崖市突出的区域特征,初步探明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石棉、天青石、芒硝等27种,产地224余处,大型矿床12处。非油气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占海西州保有资源储量的第一位的矿产有锡矿(伴生矿)、锶矿(天青石)、芒硝、化肥用蛇纹岩、盐矿、镁盐、钾盐、滑石、石棉;第二位的矿产有银矿(非伴生矿)、铜矿、镁盐;第三位的矿产有硼矿、铅矿;第四位的矿产有锌矿固体、氯化镁、煤炭。其中石棉储量2154万吨,居全国之首;天青石储量1500万余吨,占全国储量88%;累计探明石油储量6.7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4025亿立方米。共生芒硝资源储量达53.41亿吨,占全省61.27%;辖区内有翡翠湖、千佛崖、尕斯湖、丹霞地貌英雄岭、阿拉尔湿地以及入选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序列的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群等景点。野生动物有100余种,其中国家级一类保护动物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24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棕熊、黑颈鹤等珍禽稀兽在尕斯湖畔、昆仑山腹地繁衍生息。
市辖花土沟镇、冷湖镇、茫崖镇,共有3个牧业村和9个社区,总人口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5.4万人,流动人口1.4万人,有汉、蒙、藏、回、撒拉、土、满、东乡、维吾尔等17个民族,绝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和矿区职工,牧民107户308人。市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中学校1所,综合性医院3所,规上企业12家。格茫高速公路已于2020年3月开工建设,花土沟机场已开通航线为有西宁—花土沟—敦煌往返航线,西宁市至茫崖市列车运行车次全线贯通,实现了省会城市与西部门户城市列车直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2021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2.76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17亿元,同比增速4.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1.11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83元,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亿元,同比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同比增长9.8%。
2022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5%,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速相适应。各项约束性指标和专项考核指标控制在州定目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