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地处东经100°;06′~100°;41′、北纬24°;32′~25°;10′之间,与大理、临沧、普洱3州市和巍山、弥渡、景东、云县、凤庆5县山水相连。县城所在地南涧镇。县域东西横距59千米,南北纵距55千米,国土总面积1738.82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99.3%、坝区面积0.7%。行政区划5镇3乡,81个村(居)委会,1133个自然村。2021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26767人,其中:男115986人,女110781人。少数民族人口124102万人,占总人口的54.73%,其中:彝族人口114098人,占总人口的50.32%。
南涧历史悠久。南涧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汉代属邪龙县(今巍山县),唐宋时期属南诏国、大理国,元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定边县,清雍正七年划归蒙化府,民国时期属蒙化县,1965年11月27日成立自治县。唐朝时期因地处蒙舍诏南部,夹涧水之间形似大涧槽,故名“南涧”。
南涧民族风情浓郁。南涧多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多民族文化特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享誉中外的“南涧跳菜”,是南涧一张响亮的国家级名片。2003年南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跳菜艺术之乡”,2008年“南涧彝族跳菜”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10月,南涧跳菜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英国,跳进英伦王宫,走向世界。南涧自古就是滇缅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在古驿栈虎街发现的母虎日历碑是最早反映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古代文化遗存,加之十二兽神舞、母虎舞蹈等文化现象,形成了独特的母虎文化。
南涧生态环境良好。地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带,云岭余脉的无量山、哀牢山结合部,森林覆盖率达66.7%,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20.1℃,总降雨量483.3毫米,气候宜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南涧区位优势明显。南涧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桥头堡战略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国家重点交通项目大临铁路、南景高速、大南高速、宾南高速、南云高速等建成后,南涧将成为云南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境内有215国道、祥临二级公路、巍南公路、小湾电站建设专用公路等主干线,形成了连接重点产业、贯通四面八方的交通格局,对集聚生产要素,带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涧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水锦绣壮美,孕育了“两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两水”(澜沧江水、红河水)、“三谷”(无量山樱花谷、无量药谷、无量藏茶谷)、“四园”(西山土林园、孔雀渡野钓园、凤凰山观鸟园、小湾水电园)等风景名胜。无量山樱花谷被评为中国冬日最美风景线,小湾电站“高峡出平湖”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无量药谷“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养生休闲和康体运动度假胜地”已具雏形。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多处描述了“无量玉璧”“无量石洞玉像”“无量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无量山中可以尽情体验武侠小说中的奇幻风光、万般风情。
【政府网站】http://www.zgnj.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