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云南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介

不详  2022-12-2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自然概况】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处东经99°55′~100°25′、 北纬24°56'~25°32′之间,东西跨经30′,南北跨纬36′。县境东与弥渡毗邻,南面与南涧、凤庆县相邻,西面与漾濞、昌宁县以漾濞江为界,北与大理市相连。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和降低,西部为高山峡谷,东部为高山,中间为巍山盆地。最高海拔3037米,最低海拔1146米,县城海拔1725米,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巍山县城在南诏镇辖区内,常住人口2万多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理州乃至云南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距州政府驻地大理市51千米,距省政府驻地昆明市371千米。

  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西河、漾濞江和乐秋河,西河为红河上游元江的主源流,位于巍山盆地西侧,发源于县境永建镇大花盘和大理市者么山相接的西北山箐,流经县境约69千米,河宽20米至100米,年产水量2.11亿立方米。境内从东山、西山汇入西河的较大河流有40条,这些河流多为季节河,冬春水少或断流,夏秋暴涨,水量丰富,是巍山坝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漾濞江为澜沧江的主要支流,流经县境西部的江段称为黑惠江,是巍山与西面邻县的天然界河,境内全长约119千米,江宽50米至100米,年出入水量6亿多立方米,水量比较充足,但是河床深切,利用率低。乐秋河发源于青华乡民强村委会小鸡足山,自西北向东弯曲而下,境内河长约40千米,河宽5米至10米,是青华乡的主要灌溉河道。巍山地下水较为丰富,据调查资料显示,全县较大的地表水有204股,分布在大仓、庙街、巍宝山、马鞍山、青华、牛街、五印等乡(镇)。地表水中有牛街阿许地(因小湾水电站蓄水已淹没)、巍宝山洗澡塘(史称“南诏汤池”)、小桥河等温泉7处,多数为碳酸盐温泉。

  巍山气候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全县除少部分高山冷凉地区及河谷低热地区外,大部分都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越冬条件较好。历年平均气温15.6℃,年较差13.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5℃,极端最高气温34.8℃(1958年)。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232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平均5892兆焦耳,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风向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每秒20米。

  2021年全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时数1970.5小时,湿度69%,总降雨量612.1毫米,冬季极端最低气温-0.1℃,夏季极端最高气温为32.9℃。

  由于海拔的高低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全县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盆地、山地、河谷的气候又各有差异。巍山气候特点决定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全县山地宽广,林木繁茂,野生植物有214种,其中果之属29种、花之属53种、药之属79种、竹之属13种、木之属24种、草之属16种。根据2015年的调查数据,县境内中草药有965种232科644属。县内古树名木54株,其中树龄在千年的高山栲1株、树龄在400~499年以上的13株、树龄在100~300年40株。境内山区常见野生兽类、禽类、爬行动物、两栖类等动物约有近百种,水生动物以漾濞江青鱼和歪角河白条鱼为鱼类上品。全县有省、州、县三级自然保护区(点)4处:青华绿孔雀省级自然保护区在青华乡背阴箐、黄家坡两地约10平方千米范围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栖息繁衍,区域内绿孔雀数为60只左右;巍宝山州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0公顷,保护区保存着古老的亚热带与寒温带混交的植物群落,保护区中各类高等植物300多种、菌类20多种,较为珍贵的动物有花面狸、玉面狸、穿山甲、飞鼠等10多种;鸟道雄关州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2公顷,森林覆盖率80%,主要保护对象是迁徙候鸟;马鞍山猕猴保护点在密支箐、甘家坪子、歪角河一带,有3~4个猕猴群(20多只)活动。巍山境内经云南省地质局探明的金属种类有铜、铅、银、金、铁、汞、铜铅、铜钼等;非金属种类有煤、砷、碳酸钠、盐泉等。2020年末全县森林面积13.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4.07%。

  【历史沿革】巍山建置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巍山属滇国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设邪龙县。唐初,六诏兴起,巍山为蒙舍诏,是南诏国发详地,从南诏奇嘉王细奴逻到四代王皮逻阁,先后建都于㟌于图城、蒙舍城,历时89年。宋大理国前期设开南县,后期改设蒙舍镇。蒙古宪宗七年(1257),设蒙舍千户所,至元十一年(1274)后,先后设立蒙化府、蒙化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沿袭元制为蒙化州。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蒙化府,清雍正七年(1729),把原属楚雄府定边县(今南涧)归蒙化府,在南涧设置南涧巡检司,隶蒙化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蒙化府为直隶厅。民国元年,新成立漾濞、弥渡两县,划出蒙化直隶厅所属漾濞巡检司地等归漾濞县,划出白川(今红岩)、马街(属今祥云县)两地归弥渡县,划出上述区域后,蒙化辖区总面积4208平方千米;同时,改蒙化直隶厅为蒙化府,辖漾濞、弥渡两县。民国3年(1914)裁全国府、厅、州为县,改蒙化府为蒙化县(二等县),分设浪沧、南涧两县。民国23年(1934),裁浪沧、南涧县佐。民国25年(1936)升蒙化县为一等县。民国31年(1942)10月,云南省政府在蒙化设置云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址在县城东北隅文华书院(今文华中学),辖蒙化、顺宁(今凤庆)、昌宁、缅宁(今临沧)、景东、云县、镇康、双江8县和耿马设治局。民国37年(1948)12月,撤销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大理合并建立云南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随之移驻大理。

  1950年1月10日,蒙化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3月,中共滇西地委为了加强对滇西各县的领导,设置中共蒙化地区工作委员会和滇西人民行政专员分署蒙化办事处,辖蒙化、顺宁、云县、缅宁、景东等县。同年4月,和大理合并成立中共大理地委和大理专员公署,治所设在大理。1954年6月,报中央内务部批准,蒙化县改名为巍山县。1956年11月,撤销巍山县,县境中部和南部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北部成立永建回族自治县;1958年10月,巍山、永建两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61年10月,划出县境南片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县境总面积降至2200平方千米。从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至2020年,巍山建置共有2130年。

  【民族宗教】巍山境内居住着彝、回、汉、白、苗、傈僳6个世居民族,彝族为土著民族,共有23种民族成份,占全省民族种类的88.5%。2021年末有汉族173274人,彝族114172人,回族24336人,白族8198人,苗族1849人,傈僳族732人,其他少数民族1039人。

  全县依法登记的佛教场所16所,道教场所27所,伊斯兰教清真寺22所、国定活动场所礼拜点2个、基督教有固定处所1个。有小寺、小庙、民族民间信仰活动场所600多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439个,依法登记并对外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8个,民间信仰场所371个。全县有宗教界教职人员650多人,登记备案宗教教职人员260人。全县信教群众10万多人,其中道教4万多人、佛教4万多人、伊斯兰教2.3万多人、基督教300多人。

  【经济发展】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01.78亿元,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以下简称同比)增长9.4%。第一产业增加值34.31亿元,同比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24.12亿元,同比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24:4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53.80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2.9%。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完成64.6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不含房地产项目)完成59.77亿元,同比增长25.6%;房地产投资完成4.87亿元,同比下降1.7%。非电力工业投资完成3146万元,同比下降60.4%。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共有施工项目89个,比上年增加14个,其中2021年新开工项目46个,比上年增加8个;续建项目31个,比上年增加7个。

  【政府网站】http://www.dlweishan.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90-1657-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