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 首页 > 招商站群 > 云南 > 招商载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简介

不详  2022-12-20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九叠联珠,流墨成江——墨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东接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红河县和绿春县,南临普洱市江城县,西与普洱市宁洱县隔把边江相望,北连普洱市镇沅县、玉溪市新平县,国土面积531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98%,是“一县连三州(市)”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辖12镇3乡、168个村(社区)、2401个村(居)民小组,常住人口27.66万,哈尼族占62.2%,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地形北部狭窄、南部较宽,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南段之哀牢山系,呈西北东南走向,最高海拔2278米、最低海拔440米,森林覆盖率达67.61%,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1322.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129小时,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降雨量充沛,自然生态禀赋优越,是“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县”之一。县人民政府驻地联珠镇距省会昆明市231公里、距市政府驻地思茅区126公里,处于“滇中2小时经济圈”和“思宁江墨”经济带黄金走廊,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大通道、墨临高速穿境而过,形成了公铁联运、“三横五纵”的立体交通网。墨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中饮马成炊的重要驿站,是普洱通往省会昆明、走向全国的“北大门”,是祖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全面开放的前沿阵地,“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是墨江最亮丽的地域名片。

  墨江是令人神往的“哈尼之乡”。墨江建制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墨江原名他郎,汉、三国、南北朝时为梁水郡、益州郡和兴古郡徼外地,唐南诏国和宋大理国时属银生节度地。元宪宗四年(1254年)内附,立他郎二千户,隶宁州万户府;明永乐四年(1405年),设立恭顺州;雍正十年(1732年),废恭顺州,设他郎抚彝厅,由元江府通判分驻,同年建他郎厅土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元江府降为直隶州,他郎厅改隶普洱府;1913年,废厅改县,改称他郎县;1915年改称墨江县,以纵贯县内阿墨江得名,寓意“流墨成江”;1979年7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在中华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进程中,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在墨江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哈尼文化,承载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墨江文庙、碧溪古镇就是最好例证。墨江是全省59个革命老区县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时,墨江碧溪人庾恩旸参与领导“重九起义”功勋卓著;1929年建立中共墨江地下党支部;1948年组建墨江反蒋自卫军,融入解放全中国洪流,书写了天君阁地下第一党支部、官厅战役、“五烈士”英勇就义等红色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墨江各族儿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忠爱桥领袖题词见证了滇南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战胜困难、建设祖国的光辉历程。墨江境内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回族等25个民族,哈尼族12个支系中,墨江境内就居住有卡多、碧约、毫尼、白宏、西摩洛、阿木、腊米、切弟、卡别、堕塔、爱尼11个支系,他们亲善相依、同心共进,共同绘就了五彩斑斓的哈尼文化,建造了错落有致的哈尼土掌房和蔚为壮观的哈尼梯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哈尼祭竜节、“十月年”、“苦扎扎”等哈尼民俗。哀绰悲壮的民族叙事史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经久流传,《巴哈雅咪》、《阿迷车》等歌曲广为传唱,取圣火祭太阳祈神佑仪式代代相传,绚丽多姿的哈尼文化生生不息,哈尼特色文化展示区的新时代内涵正在不断丰富。

  墨江是瑰丽神奇的“回归之城”。墨江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三江五河”(把边江、阿墨江、泗南江,他郎河、布竜河、坝干河、那卡河、坝栏河)纵横交错,境内水、光热和风能资源丰富,水资源蕴藏量124.24万千瓦,建有7座中型水电站,是“云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云南省乃至西部地区中型电站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墨江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金、银、镍等10个矿种。墨江县城是全球唯一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县级城市,县城三分之一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北温带,三分之二在北回归线以南、处于亚热带。县城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天文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夏至日,太阳在北回归线依依惜别、转身向南,墨江因此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环境,催生出一域两重天的动植物生长现象,滋养出营养丰富、口感优良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六大名米”之一的墨江紫米,被历代帝王列为“贡品”;“紫米封缸酒”、“紫米雄风酒”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国家商业部“银爵奖”,地道云南“46度清酒”、“紫米花雕”获国际葡萄酒大奖赛金奖,“52度品兼香精品”获国际烈酒大奖赛金奖,紫米鸡、紫五加、紫玉米、紫薯、紫花生、紫马铃薯等紫色食品为墨江特色地道食品。源远流长的普洱茶种茶、制茶、易茶等茶马文化历史,以及哀牢山西支山系特有的红土地资源和气候,积淀出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迷帝”、“须立”是清雍正年间进奉朝廷的贡茶,“凤凰窝”、“水之灵”等甘醇可口、韵味悠长的“凤凰山普洱茶”品牌享誉四方,绿色高端产业示范县在“回归之城”逐步建成。

  墨江是迷人神秘的“双胞之家”。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发现,墨江是被誉为地球的“金腰带”——北回归线穿过的少有绿洲,这条线也被墨江老百姓称为“阴阳线”。地球上这条地理标志线穿过的地方,大多为海洋、沙漠等无人地带,如著名的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遗址以及约旦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等,都在北回归线附近,这些地方历史上或产生过伟大文明,或发生过很多奇异事件和现象。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饮食习惯,加上哈尼族千百年来的遗传基因,造就了墨江繁衍双生的奇特现象。目前,墨江全县有1200多对双胞胎,双胞胎出生比例达8.7‰,是世界平均概率2‰的4.35倍。县城建有全球唯一的双胞文化主题公园,园内有被称为“天下第一井”的双胞井,县城内的紫金宾馆被北回归线一穿而过,宾客竞相入住,常常出现“一床难求”现象,“逛双胞园、喝双胞水、品双胞酒、睡双胞床、生双胞胎”是墨江秘境游的必选项目,双胞胎、双生花、双生水果、双生动物等双生奇异现象引人入胜。双胞大酒店、双子星大酒店、双胞大道等“双胞”元素处处彰显“双胞之家”独特魅力。2005年以来,成功举办十六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先后邀请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几十个国家上万对双胞胎参加活动,节庆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扩大,先后囊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品牌”、“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最具民族特色节庆殊荣”,被云南省列为重点打造的民族节庆之一。依托双胞胎节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墨江与多个国家城市建立了沟通交流渠道,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全市首家五星级高端国际酒店温德姆入驻墨江,“哈尼宴、回归宴、双胞宴”三大宴席声名鹊起,全域旅游加持下的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正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政府网站】http://www.mojiang.gov.cn/



文章地址:https://www.cnzsr.com/showinfo-290-1644-0.html  | | 招商人@ZSR - 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 致敬招商引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