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全县设6镇4乡(龙川镇、沙桥镇、雨露乡、五街镇、一街乡、罗武庄乡、红土坡镇、五顶山乡、马街镇、兔街镇),12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1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
【人口民族】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0.15万人。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2021年末全县总人口241517人,比上年末减少978人。其中:乡村人口152026人,城镇人口89491人。在总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8412人,占总人口的44.89%,其中:彝族95312人,占总人口的39.46%;白族9630人,占总人口的3.99%;回族2103人,占总人口的0.87%。全年出生人口1707人,死亡人口2187人。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1.9(以女性为100计算)。
【发展优势】南华县地跨金沙江、元江、红河三大水系,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楚大高铁、320国道和217省道穿城而过,是滇东与滇西之间的交通要冲,素有“九府通衢”之称,交通区位优越。南华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彝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有290余种,是全国最重要的野生菌产地和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拥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生态美食城”“云南优质烟基地”“国际鸟道”等多张驰名中外的靓丽名片。
【地理位置】南华县位于楚雄州西部,地跨东经100º44′~101°22′,北纬24°44′~25°21′,县域东西最大横距64.6千米,南北最大纵距71.7千米,国土面积2343平方公里,东北促狭,西南辽远,略呈“厂”形。南华县东接牟定县,东南连楚雄市,南连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与姚安县,是川、滇、黔通往滇西和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滇中迤西开放节点城,古有“九府通衢”之称,今有“滇中西大门”的美誉。县城距州府楚雄市33公里,距省会昆明市192公里,距大理市175公里。
【自然概貌】南华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山地为主,西南部群山纵横,东北部丘陵起伏,间有少量平坝。境内最高山峰为红土坡镇龙潭山的烧香寺山,海拔2861.1米,最低点位于马街镇威车村委会倒座窑,海拔963米。
【水系】南华县地跨长江、红河两大流域,跨金沙江、元江、红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龙川江、渔泡江、礼社江、马龙河、兔街河(湾河)。龙川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是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南华县境内河长58.7公里,流域面积682.1平方公里。渔泡江又名泡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为金沙江右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沙桥镇,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界河,南华县境内河长9.02公里,流域面积135.9平方公里。礼社江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是国际过境河流,蜿流于五顶山乡、红土坡镇、马街镇三个乡镇边界山谷,南华县境内河长49.41公里,流域面积860.24平方公里。马龙河属红河流域元江水系,是礼社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五街镇,流经沙桥镇、龙川镇、雨露乡,南华县境内河长67.89公里,流域面积399.3平方公里。兔街河属红河流域红河水系,是李仙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又名湾河,流经兔街镇,南华县境内河长25.9公里,流域面积170.3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南华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因地貌错综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大,境内亚热带至中温带的气候兼有,形成“一山分四季,谷坡两重天”的多层次立体气候。全县总的气候特征是春季回暖早、升温快;夏季多雨,日照充足;秋季湿润,降温明显;冬暖干燥,易有霜冻。2021年全县年平均气温为15.5℃,较上一年偏高0.1℃,较多年平均值偏高0.7℃;全县年降水量为893.8毫米,较上年偏多94.3毫米,较历年平均值偏多50.6毫米;全县日照时数为2039.2小时,比上年偏少499.7小时,较多年平均值偏少362.9小时。
【自然资源】南华县境内分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藏储量为:煤1.3亿吨,石膏1.2亿吨、锌1.3万吨、砷6.9万吨、黄金20吨、砷6.9万吨,铂钯矿在全国同类矿藏中储量位居第二、开采价值在100亿元以上。砷、铊、石膏3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位居楚雄州十县市首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排在第四位。2021年,全县有大中小型水库80座,总库容7238.31万立方米。境内森林面积16.2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80.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77%,有蓖齿苏铁、伯乐树、水青树、香果树、翠柏、红椿、红花木莲等多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境内记录到的哺乳动物有121种,鸟类有475种,两栖爬行动物有114种。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三峰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原始森林外貌壮观,珍稀生物资源众多,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长臂猿、灰叶猴、林麝、云豹、黑颈长尾雉、绿孔雀等,还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云南特有动物13种、哀牢山特有动物5种。
【历史文化】南华历史悠久,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龙川江流域的“元谋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此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部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属哀牢国领土;秦朝前后归附古滇国,西汉入中央版图,唐初设邱州,南诏国割据时设欠舍川,大理国时期置俗富郡,元朝设镇南州,明清沿袭。1913年4月,镇南州改设镇南县;1954年6月30日,更名为南华县,意为祖国西南美丽的地方。
【旅游资源】南华县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县。县内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节日、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绚丽多彩风韵独特,传统的民族节日和集会达20多个,影响深远广泛的有“火把节”“野生菌美食文化节”、雨露白族“金花节”“正月灯会”、沙桥天申堂“萝卜节”“洋芋节”、兔街“采茶节”等。县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民族风情浓郁的咪依噜风情谷,有享誉世界的“鸟道雄关”大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历史文化厚重、生态环境清幽的鹦鹉山公园,还有黑泥温泉、凤山湖等一批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目前,县内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云南省旅游名村”2个。
【综合实力】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14.3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1.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2712元和14047元,分别增长10.2%和11.8%;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3%。
【社会事业】2021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77所,在校生29449人,教职工2466人。其中,幼儿园94所,(民办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5537人;小学(含教学点)68所,在校学生14101人;初中13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7042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372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397人。全县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89.65%,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2.18%,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8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21 %,残疾儿童入学率100 %。
2021年,全县新增各类专家工作站2个(包括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科技专家服务站),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7户、州级星创天地1个,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户。
2021年,南华县共有专利授权44件,发明专利授权23件,万人发明专利达1.2件,有效注册商标达766件。南华县工业园区被确定为楚雄州第三个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楚雄州恒麟建材有限公司已启动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
南华县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2017年5月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1年12月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4年9月,龙川镇岔河村委会小岔河村被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3月,雨露白族乡袁家丫口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12月,五顶山乡牛丛村委会渔坝塘村、南华县兔街镇兔街村委会兔街老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全县共有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19个村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2016年,南华县被命名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截至2021年,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万册,文化馆1个,文管所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全县10个乡镇已全部铺设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已完成网络升级改造并新架设部分乡镇环网,宽带开通率达72%,广电网络信号覆盖79个行政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1586户,地方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覆盖率达80%。
2021年末,有医疗卫生健康单位162个,其中:县级卫生健康单位5个,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村卫生室128个,民营医院3个,个体诊所13个。全县卫生健康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552人,乡村医生237人,医疗机构实际开放病床983张。
2021年末,全县60岁及以上人口34660人,占总人口的17.01%。全县已建成投入使用及在建养老服务机构及服务设施共29个,已建成及在建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床位共943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22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设施床位27.97张;建有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的城市社区3个、覆盖率50%;建有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的农村村委会(社区)14个、覆盖率13.28%。
【政府网站】http://www.ynn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