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地处贵州省北部,是2016年3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县、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新区。全区国土面积2490.94平方公里,辖17个镇、5个街道、2个民族乡,总人口89.78万人。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是彪炳史册的红色圣地、绿色发展的旅居福地、投资兴业的开放高地,是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找到乡愁的地方”。
播州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土著民族便在这里建立鳖国。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始设播州府,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三进三出播州区,在这里建立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召开了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军事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由此从转折走向辉煌。境内文化源远流长,古播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三线文化、乡愁文化交相辉映。
播州区气候宜人,风光秀美。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海拔在850—11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91天、降雨量1035毫米,森林覆盖率达5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生态良好。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乌江百里画廊、枫香温泉、播雅湿地、洪关太阳坪是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红色苟坝令人神往,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播州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北离重庆260公里,南距贵阳110公里,属于国家战略下的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核心区域,系贵州“金三角”战略腹地,是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渝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是打造“遵义都市圈”的主战场之一。渝贵快铁、川黔铁路穿境而过,兰海、杭瑞、贵遵复线、遵义一环高速公路及210国道、326国道交汇互通,乌江航道直达长江,与遵义机场和茅台机场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是名副其实的黔北交通枢纽。
播州区资源富集,物华天宝。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镁、硅、锰、铁、钼、镍、钒、镓等26种,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完备。电及电循环,水资源总量14.36亿立方米,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完善的供电网络覆盖全区,是西南能源和贵州“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辖区省级经开区获批国家第二批增量配电试点园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酒及酒配套方面,鸭溪酒业、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配套包装产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20多万人,每年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近万人。境内耕地94.39万亩,农业主导产业的辣椒种植面积、生猪出栏量、生态渔业产量排全省第一,享有“黔北粮仓”美誉,是中国辣椒之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1年,播州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8.33亿元,同比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4.4%。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1%、41.0%和41.9%。全区财政总收入41.93亿元,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2亿元,增长4.9%。
【政府网站】http://www.zybz.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