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中部,于1973年恢复建制,是贵阳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地处贵阳市中部,北接修文县,东与乌当区毗连,东南与云岩区相邻,西、南与观山湖区相连,西北一角与清镇市接壤,东西最长为28千米,南北最宽为20千米。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辖2乡3镇5街道(艳山红镇、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牛场乡、泉湖街道办、大山洞街道办、云城街道办、龚家寨街道办、都拉营街道办),全区常住人口达45万人。
白云区位于贵州省和贵阳市的几何中心,是几何地图上的“双心之区”,拥有贵阳高新区、贵阳综保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平台,处于贵州、贵阳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中心,区位优势明显。辖区交通便捷,全区通车里程约450公里,数博大道、同城大道两条产业主干道贯穿白云,有成贵高铁白云北站、贵阳市域快铁白云西站等铁路交通枢纽,距离贵阳龙洞堡国家机场仅30分钟车程,距离贵阳北站仅15分钟车程,辖区内贵阳地铁2号线、有轨电车T2线、地铁S2线等轨道建设有序推进。
白云区产业基础雄厚,作为曾经的高原铝城,白云有60余年的工业发展历史。近年来,白云区始终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贵阳市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制造核心承载区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中的“特长生”的定位,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产业新城 品质白云”。目前,白云区已初步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终端电子制造业、生态特色食品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健康医药产业、数字产业等七大新产业格局。
白云区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60余年的铝工业发展历史,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在白云区形成独特的城市工业文化。白云区区域内有各级文保单位9处、牛场蓬莱地戏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成功引进万达文华酒店、万达锦华酒店2个五星级酒店,开发出特色旅游商品5类20余种。350余年历史的百年古刹——西普陀寺、贵阳唯一的天然泉水公园——泉湖公园、贵州首个现代休闲农业旅游景区——蓬莱仙界、贵州设施最齐全的“动漫游乐城”——贵阳欢乐世界、贵州唯一的中心城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文化景点,编织出一幅如诗如歌的美丽画卷。
白云区发展环境优良,配套功能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优质高效,相继获全国政务服务“智慧赋能金数奖”“全省政府服务环境优良十佳县(市、区)”“全省经济社会环境优良十佳县(市、区)”“全省发展与效率优良十佳县(市、区)”等称号;生态文明建设良好,全区人均公共绿地15.9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6.32%,有泉湖、七彩湖、求雨坡、马鞍山等生态公园;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在全省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中国家督导评估验收,是全省首批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区县。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9.9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15.46%。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8所,汇集了华中师大第一附中贵阳学校、贵阳六中、上海尚阳外国语学校贵阳附属学校、白云一小、贵阳一中新世界学校等优质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尚阳外国语学校、贵阳一中新世界学校、中天中学、中天小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名校资源在白云区合作办学;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省医白云分院、贵医白云附院、省骨科医院等省内知名综合性医院落户白云,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医院等专科医院特色明显;白云区高度重视人才发展,辖区内有槟果社区、云祥高级人才公寓、云城人才公寓等各类人才公寓260余套,并在全力加快文创人才及工业创客两个“匠天下”特色人才小镇建设。
【政府网站】https://www.gzbaiyu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