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昭觉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纬27°45′-28°21′,东经102°22′-103°19′之间,东与美姑县、雷波县接壤,南与金阳县、布拖县、普格县连接,西与西昌市、喜德县相邻,北与越西县相连,辖区面积2557.21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03月15日,全县辖20个乡镇,163个行政村、10个社区,824个农村民小组、20个居民小组(普诗乡和玛增依乌乡因2017年托管未计入),户籍总人口32.26万人,由彝族、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纳西族、布依族、傈僳族、白族、满族、傣族、土家族、侗族、黎族、羌族、朝鲜族、瑶族、维吾尔族、仡族、摩梭人组成,其中彝族人口占98.53%。
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大凉山腹心地带,世居着彝族“什扎”“阿都”“所地”“依诺”四种方言的群众,享有“彝族文化走廊”“中国彝族服饰之乡”“骏马之乡”等美称。已建成全国半细毛羊商品羊生产基地、全国苦荞麦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生产基地、国家商品用材林基地、无公害肉牛和肉羊生产基地、有机乌金猪养殖基地,羊肉被确认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再生能源的开发正齐头并进。
【昭觉起源及地位】昭觉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山鹰的坝子”,1950年4月7日解放(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一些)至今为昭觉县人民政府驻地。1952年4月30日——1955年9月30日为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10月1日——1978年10月4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也是凉山彝族四种方言文化汇聚之地,故有“不到昭觉就相当于不到凉山”之说。
【建置】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司马相如通西夷邛、笮设邛都县后,昭觉地属邛都县。元鼎六年(前111年)昭觉地区西部地属邛都县、东部地属卑水县,东汉、蜀汉、两晋、刘宋朝属之。北周天和三年(568年)昭觉属越嶲县,隋唐属之。至唐咸通四年(863年)南诏置建昌府后,昭觉属建昌府。五代、前后蜀、宋,昭觉属大理国建昌府。元二十二年(1285年)昭觉东部地属中州(县)、北社县,隶罗罗斯宣慰司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昭觉属碧舍县,隶建昌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昭觉属西昌县,隶宁远府。
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丁亥西昌县分置昭觉县,县治昭觉之干海子。民国二年(1913年)废宁远府后,昭觉县属四川省建昌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昭觉县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一日,昭觉县划归西康省,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属县,不久即改为宁区属县。1950年7月,在西昌组建中国共产党昭觉县委员会,隶属中国共产党西昌地方委员会。同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昭觉县委员会进驻昭觉。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觉县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西康省西昌专区,驻地在昭觉。1952年4月30日,昭觉县从西康省西昌专区划归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1952年10月昭觉县彝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改称昭觉县人民政府。1955年10月1日,撤销西康省,昭觉县随凉山彝族自治区并入四川省。1955年11月,凉山彝族自治区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隶属关系不变。
【地质】昭觉县地处川滇南北地质构造带。县境西部为米市向斜东部边缘,包括若干较小向斜和背斜组成的次级褶皱。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较新的白垩系和侏罗系紫色岩,在烂坝向斜盆地和小烂坝向斜河谷等地有第四系沉积物。县境中部褶皱多而紧凑,断层特别发育,并形成了4个较大的断层(普雄河断裂、碧鸡山——木佛山断层、火足门——热口断层和竹核断层),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和灰岩、侏罗系紫色岩、三迭系灰岩和紫色岩以及白果湾组岩层。北部比尔——央摩租一带处于碧鸡村向斜南段的昂扬端,出露地层多为侏罗系紫色岩,同时有第四沉积物。县境东部褶皱较宽阔,断裂不甚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迭系玄武岩、三迭系石灰岩和紫色岩。
【地貌】县境大地构造属于康滇台背斜东冀,受金沙江水系强烈切割剥蚀,东部浸蚀基准面降低,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貌类型。全县地形按地表形态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山原、山间盆地、阶地和河漫滩地、洪积扇、坡积裙等类,其中海拔1000米以下为低山(占辖区面积的0.30%)、海拔1000—2500米为低中山(占辖区面积的36.26%)、海拔2500—3878米为中山(占辖区面积的43.17%),山原分布于低山、低中山和中山顶部低(占辖区面积的1.40%)。境内海拔最高3878米,最低520米。
【旅游资源】境内共有5处历史遗址、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什瓦黑岩画,已发现六种古墓、东汉石刻、清河东长官司石碑,建有昭觉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昭觉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四川首家)的汽车自驾游营地——大坪坝汽车自驾游营地、“谷克德”省级湿地公园、悬崖村——古里大峡谷的景区正加快建设。
【交通条件】昭觉县是金阳县、布拖县、美姑县、雷波县的公路交通节点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G245、G348、G356公路在境内交汇并横贯全境;正在建设的西乐高速公路,即将建设的西昭高速公路,以及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昭普铁路和西宜铁路,均设计在境内交汇并横贯全境。
【气候特点】2020年度平均气温为11.8℃,较历年值11.1℃偏高0.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2.3℃,较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3.1℃偏低0.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8℃,较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7℃偏高12.2℃;年总降水量为1117.5毫米,较历年总降水量1032.9毫米偏多84.6毫米,其距平百分率为8%。年日照总时数为1472.4小时,较历年日照总时数1885.1小时偏少412.7小时,其距平百分率为-22%。
【灾害天气】2020年内共出现寒潮降温天气5次,其中1月出现1次,过程降温分别为9.0℃;2月出现1次,过程降温分别为9.4℃;3月出现1次,过程降温为12.4℃;4月出现1次,过程降温为9.2℃;12月出现1次,过程降温为9.2℃。年内共出现11次大雨及1次暴雨天气过程,6月18日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降水量分别为80.6毫米
【脱贫攻坚建设】我县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按照贫困村“一低七有”、贫困户“一超六有”标准,全力推进23个扶贫专项,全年减贫20776人,退出贫困村38个,贫困发生率降至11.3%。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获得“好”的等次。
【民生建设】全年民生支出3.7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84%。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省州安排的3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3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4%。建成达标乡卫生院43个、便民服务中心47个、村卫生室38个、村文化室75个,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6282户、广播“村村响”38个。社会保障提标扩面。继续深入推进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的基金征收、管理和待遇发放各项工作,参保14.64万人,征缴基金1.2亿元,支出8310.16万元。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都提高了档次,按户分档施保、分类救助,发放各类补助救助资金2.04亿元,惠及城乡低保59423人、城乡特困人员1002人、残疾人4180人,临时救助722人次、城乡医疗救助35718人;为1475名孤儿、3293名特殊困难儿童和1873名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为1000户低收入困难群众发放住房租赁补助;落实432名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续建2018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城乡学校建设项目71个,投资1.34亿元,建设面积5.97万平方米。投资2.54亿元,新建教育工程项目63个,建设面积9.98万平方米;社会各界援助学校建设项目3个,建设面积4550平方米,教育惠民政策惠及学生9.1万人。新建中彝医院门诊住院楼、疾控中心业务楼,建设面积1.38万平方米;县妇计中心通过省级评审二乙创建达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达到国家消除标准。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艺演出380场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昭觉分会场等10余场大型文艺演出;成功举办2019昭觉谷克德彝族传统火把节,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彝语栏目《一周要闻》和《视界昭觉》共播出51期,用彝语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
【产业发展】投入涉农整合资金8.44亿元,开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72个项目。加快发展“果薯蔬草药”等特色种养殖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脱贫。建成种薯生产基地1.25万亩,优质马铃薯青薯9号基地12万亩;实施荞麦、燕麦栽培技术示范新品种1200亩,开工建设高山农业苦荞仓储加工项目;发展高山避雨、大棚蔬菜7100亩;进一步发展种植玫瑰、金银花、羊肚菌等新兴产业7000亩。续建核桃示范基地7000亩,补植补造核桃基地3.72万亩,核桃高枝嫁接6万亩;新建花椒基地14万亩。建成牛羊规模养殖场4个;采购发放西门塔尔种公牛20头,改良配种母牛9000头,西门塔尔牛存栏达2.45万头,出栏6100头。
【生态建设】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对照中央、省州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清单,完成整改12项33条,垃圾填埋场已整改完成,污水处理厂建成调试运行;鼎星矿业非法开采磷矿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督促14家医疗机构、8家砂石厂和12家污染企业对存在的环保问题限期整改。全面履行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及“四乱”整治行动,水环境质量河流断面水质和4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365天。
【风电建设】投资10亿元的华能风电龙恩一期工程项目已获核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前期工作,斯穆补约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发电,20年内每年可获利360万元,覆盖71个深度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的村级光伏扶贫项目获准实施,引进液化石油气储备充装站及新型能源开发利用项目。
【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速9%,完成省级平台签约10.48亿元;建成1个县级电商服务体验中心、7个乡级电商服务站和1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打造益农信息社69个,依托电商扶贫实现昭觉土豆全国销售,建立“互联网+农特产品”销售模式;洒拉地坡玫瑰谷园种植面积达4125.6亩,实现采收并营销玫瑰酒、玫瑰纯露等成品。按照“一核、两翼、双线、多点”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和昭觉发展需求,有序推进谷克德、悬崖村4A景区争创工作;重点打造洼里洛、谷莫等高原风情民俗新村,有效带动火普、三河等村发展红色旅游;成功举办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吸引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余万元。
【社会事业】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29.84亿元,增速6%(其中:一产增加值11.19亿元,增速4.3%;二产增加值6.07亿元,增速2.6%;三产增加值12.58亿元,增速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37.82亿元,增速8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8.98亿元,增速9.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为25430元和9129元,分别增速7.9%和11.37%。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1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9%以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55亿元、贷款余额9.22亿元。
【政府网站】http://www.zhaoju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