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北部,全县幅员面积7303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21个乡镇,194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26万人,有藏、汉、回等13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5%以上。全县呈现“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红色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厚重”的区域特点。
一是区位优势突出。甘孜县历史上素有“商品集散腹地、兵家常争要地、康区稳定重地”之称,国道317线横贯全境,格萨尔机场顺利通航,是川西北交通枢纽,是康北旅游集散中心、康北商贸物流中心,也是甘孜州“十四五”规划打造的川青藏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二是资源禀赋独特。现有耕地24万亩,常年粮食播面占全州十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州七分之一,素有“康北粮仓”的美誉;有天然草地723.89万亩,各类牲畜存栏13万头,是甘孜州农牧大县。全县平均日照时间2542.7小时,为全省之冠,光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6.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70万千瓦。有各类矿产地70处、矿种15种,石灰矿蕴藏量达15.78亿吨,钙含量56.4%,品位居亚洲第二。位于“格萨尔王文化旅游区”的中心部位、也是“香格里拉旅游区”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资源门类齐全,综合性互补性强,国家4A级景区“格萨尔王城”已成为四川藏区火爆的旅游胜地。
三是红色底蕴深厚。红四方面军、六军团会师之地,留下了红军长征时的光辉足迹,谱写了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之间藏汉团结的动人篇章。十八军抢修云巅机场时修建的部队驻地——十八军窑洞群旧址,是目前川西北独有的“延安式”窑洞群旧址。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2007年被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四是民族文化厚重。甘孜藏戏、格达弦子、甘孜踢踏等民间歌舞历史悠久,特别是“甘孜踢踏”享誉全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康巴文化的重要代表。走马资源丰富,走马活动颇具特色,素有“中国藏区走马之乡”之美誉。“红色藏乡·炫舞甘孜”已成为甘孜县最鲜明的“符号”、最响亮的“名片”。
【政府网站】http://www.ganz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