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位于绵阳城市西区,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辖普明街道和永兴镇,共有16个社区和11个村,辖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5万,是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国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全国“十佳电子商务园区”。在科技部最新发布的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位中位列第44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被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评选为“2020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1年,全区GDP达到390.18亿元、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9亿元、增速1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4.57亿元,增速9.8%。
产业高端,特色突出。绵阳高新区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新材料等3大重点工业产业跨越发展,新型显示、5G、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等4大创新型产业蓬勃发展,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和商贸流通等6大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区现有“四上”企业315家,4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6家。长虹控股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7位,安和精密(居77位)、九洲线缆(居88位)、经纬达科技(居97位)3户企业成功入围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
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绵阳高新区地处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科技城新区核心区,正加快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高地,招商引资热潮持续兴起,先后成功签约引进了理想汽车、京东方模组、杉金光电偏光片、嘉力氮化镓晶圆等36个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超450亿元,其中5亿元及以上项目14个,30亿元及以上项目7个。全力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有绵阳综合保税区和绵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与重庆璧山高新区、新疆克拉玛依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创新驱动,活力迸发。全区拥有各类研发平台58家,孵化载体18家,孵化场地、标准厂房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全年企业研发投入达到30.7亿元,获授权专利1599件,有效发明专利2298件,R&D投入占GDP比重达8.8%。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2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18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3000㎡“融创绵阳”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绵阳高新区分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新型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绵阳分院加快筹建。成功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技术融合专题赛,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五届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分赛的园区。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绵阳高新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支点城市,地处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腹心地带,在全国全省中独特优势的区域位置,距绵阳机场8公里、绵阳火车站3公里、皂角铺火车站6公里,境内有成绵高速、成绵高速复线、国道108等主要交通道路,以及货运大道、飞云大道、绵兴路、普明北路等城市干道,正在规划建设成德绵快速道路、南北向2号干道,形成了内外畅联、通达四方的交通物流网络。
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全力打造“一心两带两片”城市发展新格局,不断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永兴片区会展综合体、会展中心产城融合、永兴旧城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黑家山火炬公园、双包山创新公园开工建设。全区教育资源平衡,“火炬”“创新”两大教育品牌已初步建成,火炬第一、第四、第六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新增学位2800余个。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5个,绵阳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高新区疾控中心、磨家卫生院新区医院开工建设,优质高效便民医疗服务格局正在形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推动,812项区级政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网址】http://gaoxinqu.m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