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位于长江、乌江交汇之处,全区幅员面积2942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7%,以“榨菜之乡”、水下碑林“白鹤梁”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而闻名。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402.74亿元、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444.45亿元、增长7.5%,社零总额576.06亿元、增长2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94亿元、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9元、19463元,分别增长8.7%、10.9%。
——涪陵生态人文好。涪陵依山傍水、江峡相拥,是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涪陵人文底蕴深厚,白鹤梁题刻文化、榨菜文化、易理文化、三线文化等资源荟萃,拥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白鹤梁”,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816工程”等。涪陵是重庆7个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刘伯承等曾战斗于此。
——涪陵区位优势好。涪陵是重庆主城都市区连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枢纽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涪陵对渝东北、渝东南的带动功能”,体现了涪陵使命担当。涪陵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中转站,5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达的长江最上游港口,是重庆构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三大枢纽港之一。涪陵也是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两大辅枢纽之一,建成长涪、石渝等5条高速,渝怀、渝利等3条铁路,基本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格局。
——涪陵产业基础好。涪陵是工业强区,拥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食品)、国家火炬重庆涪陵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构建形成了以材料、清洁能源、消费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255.95亿元、增长26.2%;实现规上工业利润总额201.4亿元、总量居全市区县第一;园区规模工业集中度达到93.3%。涪陵是农业大区,以榨菜、中药材为主导的“2+X”现代农业产业稳步壮大,榨菜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30亿元,“涪陵榨菜”“涪陵青菜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涪陵营商环境好。涪陵是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287户,亿元级企业达到133户,其中10亿级企业40户、百亿级4户,在沪深上市公司5户,29户企业上榜重庆“双百”企业名单、数量位居全市区县首位。形成了“双电网”“多气源”能源保障格局,正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叫响做亮涪陵“服到位、零距离”营商环境品牌。
——涪陵干部状态好。涪陵历来有“团结求实、文明诚信、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精神品质,呈现出了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涪陵未来前景好。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市委、市政府赋予涪陵“彰显‘三个重要’的百万人口战略支点城市”定位,为涪陵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